楼下大妈经常蹭我的快递柜取件码,我改成全部寄到朋友家收,14天后,快递站打来电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16:38 1

摘要:我拿着手机,看着快递柜显示屏上刚刚被取走的记录,气得声音都在发抖。

"张阿姨,这是我的快递!"

我拿着手机,看着快递柜显示屏上刚刚被取走的记录,气得声音都在发抖。

张阿姨抱着我的快递盒子,脸上没有一丝尴尬,反而理直气壮地说:"小陈啊,我就是帮你拿一下,反正你上班也不在家,放在柜子里也是放着。"

"可是您没有我的同意啊!而且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指着她手里的包裹,那是我昨天下单的书籍。

"哎呀,这有什么大不了的,邻里邻居的,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小气。"张阿姨摆摆手,转身就要走。

我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拳头握得紧紧的。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家的门锁被人配了钥匙,随时有人能进来拿走你的东西,还要被说成小气。

从今天开始,我绝对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发生。

01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那天下班回到小区,我照例去快递柜取包裹。输入取件码后,柜门打开了,但里面是空的。

我愣了一下,以为输错了号码,重新输入一遍,系统显示"此快递已被取走"。

这怎么可能?我明明没有取过。

我找到快递柜的管理员询问,调出记录一看,显示两个小时前就被人取走了,而那个时候我还在公司加班。

"会不会是您家人代取的?"管理员问。

我摇摇头,我一个人住,没有告诉任何人取件码。

管理员调出了监控录像,画面中一个穿着深蓝色外套的中年女人,熟练地在快递柜前操作,然后取走了我的包裹。

我仔细一看,认出来了,那是住在我楼下的张阿姨。

"这个人我认识,她住在我楼下,但是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她取件码。"我指着屏幕说。

管理员也觉得奇怪:"那她是怎么知道密码的?"

我想起前几天在电梯里的一幕,张阿姨问我:"小陈,你经常网购吗?那个快递柜怎么用啊?"

当时我以为她是真的不会用,还热心地给她演示了一遍,包括怎么输入取件码。

现在想来,她当时站在我身边,完全可以看到我输入的数字。

我立刻给快递公司打电话说明情况,对方表示会联系张阿姨处理。

一个小时后,张阿姨敲响了我的门。

"小陈啊,真不好意思,我以为那个快递是我的呢。"她笑眯眯地把包裹递给我,"你看,我这就给你送回来了。"

我接过包裹,看着她的表情,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张阿姨,这个取件码是快递公司发给我的,您是怎么知道的?"

"哎呀,可能是我记混了吧,我也经常收快递,号码什么的容易搞错。"张阿姨依然笑着,但眼神有些闪躲。

我没有再追问,毕竟快递拿回来了,而且她态度还算不错。

但是我心里已经起了警觉,决定以后取快递时要多注意周围的人。

没想到,这只是开始。

02

第二次发生在一周后。

这次我学聪明了,收到取件短信后立刻下楼去取,结果发现又被人先取走了。

我直接找到张阿姨家按门铃。

"哎呀,小陈,你来得正好,我正准备给你送过去呢。"张阿姨打开门,我的快递盒子就摆在她家门口的鞋柜上。

"张阿姨,您又拿错了?"我努力保持平静的语气。

"是啊,这快递柜的号码真容易搞混,我这老人家眼神也不好。"她一边说着,一边把快递递给我。

我接过包裹,看着包装上清楚地写着我的姓名和电话,再看看张阿姨一脸无辜的表情。

"张阿姨,这上面写的是我的名字,您应该能看清吧?"

"哎呀,我这老花眼,有时候看不太清楚。"她摆摆手,"下次我会注意的。"

我拿着快递回到家,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第一次可以说是巧合,第二次说眼神不好,那取件码呢?快递公司的短信是发到我手机上的,她是怎么知道密码的?

我开始怀疑她是故意的。

为了验证我的猜测,我特意观察了几天张阿姨的行为。

我发现她经常在快递柜附近转悠,特别是下午快递集中投递的时间段。有时候她会主动和取快递的邻居搭话,询问怎么使用快递柜。

更让我惊讶的是,我发现她居然在偷看别人输入取件码。

那天我躲在小区绿化带后面观察,看到一个年轻女孩在快递柜前取包裹,张阿姨就站在旁边假装等待,实际上眼睛一直盯着女孩按数字的手指。

女孩取完快递离开后,张阿姨立刻走到快递柜前,按照刚才记住的数字试了几次。

虽然没有成功(可能是因为那个快递已经被取走了),但她的行为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我意识到,张阿姨不是无意间拿错快递,而是在故意偷看取件码,然后抢在别人前面把快递取走。

这已经不是邻里之间的小误会,而是一种偷窃行为。

我决定和她当面对质。

03

第三次confrontation就是开篇的那一幕。

我故意在收到取件短信后等了半小时才下楼,果然又被张阿姨抢先取走了。

这次我没有去敲她家门,而是直接在快递柜旁边等着,我知道她肯定会出现。

果然,十分钟后她抱着我的快递盒子出现了,准备悄悄放到我家门口。

我直接拦住了她,于是就有了开篇的那场对话。

面对我的质疑,张阿姨依然坚持说自己是好心帮忙,只是邻里互助而已。

"小陈啊,你一个年轻人,天天上班那么忙,我帮你收一下快递有什么不对吗?"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

"但是您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啊,而且您是怎么知道我的取件码的?"我直截了当地问。

"我...我可能是在电梯里听到你打电话说过吧。"张阿姨的回答明显有些磕磕绊绊。

"我从来不在电梯里说取件码,这种隐私信息我不会随便说出来。"

面对我的追问,张阿姨的表情有些尴尬,但很快又恢复了理直气壮的样子。

"哎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较真呢?我一个老人家,又不会拿你的东西不还,就是帮你收一下而已。"

"问题是我不需要您帮忙收快递,我自己能处理。"

"那万一你的快递丢了怎么办?现在小偷多得很,我帮你收起来多安全。"

我听到这里,简直哭笑不得。她自己偷看别人的取件码,抢在别人前面取走快递,现在居然说是为了防小偷?

"张阿姨,如果您真的是好心,完全可以提前和我打个招呼,问问我需不需要帮忙。而不是偷偷记住我的取件码,然后抢在我前面把快递取走。"

张阿姨的脸色有些发红,但嘴上还是不承认:"我哪有偷偷记什么取件码,你不要胡说。"

我决定不再和她争论,直接说出我的决定。

"不管您是出于什么目的,我希望以后您不要再动我的快递了。我有自己的安排。"

张阿姨听了,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小陈,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我一个老人家,好心好意帮你,你不感谢也就算了,还怀疑我有什么坏心眼。"

"我们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这样搞得大家都不好看。"

我看着她的表情,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有意义。这种人已经把偷窥别人隐私、私自取走别人物品的行为合理化了,在她的逻辑里,自己永远是对的。

"张阿姨,我只是希望您以后不要再拿我的快递。这不过分吧?"

"行行行,我以后不管了,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张阿姨把快递塞到我手里,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

看着她转身离开的背影,我知道这事没完。

果然,从第二天开始,张阿姨见到我就装作没看见,在电梯里碰到也不打招呼。

更过分的是,她开始在小区里和其他邻居说我的坏话,说我这个年轻人不懂事,不尊重老人,连帮忙收个快递都要斤斤计较。

我听到这些传言,心里更加确定了一个想法:我必须采取行动,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04

我想过很多解决方案。

第一个想法是投诉她,但是想想算了,毕竟她每次都会把快递还给我,从法律角度来说很难定性为偷窃。

第二个想法是换一个快递柜,但是我们小区就这一排快递柜,没有选择。

第三个想法是直接和她家人沟通,但我发现张阿姨是独居,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也见不到几次。

最后我想到了一个最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让她再也无法拿到我的快递。

既然她是通过偷看取件码来获取我的快递,那我就让快递不再送到小区的快递柜,而是直接寄到其他地方。

我的同事王磊住在公司附近,他们小区的快递柜管理很严格,而且他平时在家的时间比较多,可以帮我代收。

我给王磊打电话说明了情况。

"你们小区还有这种事?这不就是偷窃吗?"王磊听了也很愤怒。

"法律上可能定不了罪,但行为确实很恶劣。我现在想把快递都寄到你那里,等周末的时候去你那里取。"

"没问题,我那里随时可以收。不过你确定这样做有效果吗?"

"至少能让她再也拿不到我的快递,眼不见心不烦。"

挂了电话后,我立刻开始行动。

我把所有常用购物网站的收货地址都改成了王磊家的地址,包括淘宝、京东、拼多多,还有一些其他的购物平台。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还给那些经常购买的商家发私信,要求他们以后把快递直接寄到新地址。

这个过程花了我整整一个晚上,但我觉得很值得。

第二天,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张阿姨的行为。

她依然在快递投递的时间段在快递柜附近转悠,还是会偷看别人输入取件码。

但是我知道,她再也不会拿到我的快递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虽然对方还不知道,但胜负已经在我的掌握之中。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经过快递柜时都会故意看一眼,我的快递柜格子一直是空的。

而王磊那边,每天都会收到我的各种快递,书籍、衣服、电子产品、日用品等等。

"你平时买这么多东西啊?"王磊开玩笑说,"我感觉我家快成你的仓库了。"

"没办法,为了避开那个大妈,只能麻烦你了。"

"无所谓,反正我在家也没事,帮你签收快递还挺有意思的,就像拆盲盒一样。"

就这样,我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不用再担心快递被人抢先取走,不用再和张阿姨发生不愉快的对话,不用再听她在小区里传播关于我的负面言论。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道真正的高潮还在后面。

05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两周。

这两周里,我完全适应了新的快递接收模式。每到周末,我就去王磊家里取快递,通常会积累五六个包裹,一次性搬回来。

王磊也很享受这个过程,他说帮别人收快递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且每次看到我拆包裹时兴奋的表情,他也会跟着开心。

我以为张阿姨应该已经发现我不再使用小区的快递柜了,但她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应。

我们偶尔在电梯里碰到,她依然保持着冷淡的态度,既不主动打招呼,也不再提起快递的事情。

我觉得这样挺好,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扰。

但是就在今天早上,我正在家里处理工作邮件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归属地显示是本地。

我通常不接陌生电话,担心是推销或者诈骗,但这个号码看起来很正常,不像是那种虚拟号码。

犹豫了一下,我还是接了。

电话刚一接通,对方就说:"请问是陈晓陈先生吗?"

声音是一个中年男人,语气很正式,听起来像是某种官方机构的工作人员。

"是的,请问您是?"

"我是快递集散站的李师傅,有一些关于您快递配送的事情想和您沟通一下。"

快递集散站?我愣了一下。我知道小区的快递都是从附近的集散站发出来的,但从来没有接到过他们的电话。

"什么事情?"我问。

"是这样的,我们发现最近两周您的快递配送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想向您核实一下。"

异常情况?我更加疑惑了。我的快递都正常寄到王磊家了,能有什么异常?

"具体是什么异常?"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李师傅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犹豫。

"陈先生,您方便的话,我们能见面详细聊聊吗?这个事情在电话里不太好说清楚。"

我心里开始紧张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快递站的人专门找我面谈?

"是很严重的问题吗?"

"嗯...确实比较复杂,涉及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

李师傅的话让我更加不安,我的脑海中闪过各种可能性:是不是我的快递在运输过程中出了问题?还是王磊那边的地址有什么问题?

"那我们什么时候见面?"

"如果您方便的话,今天下午可以吗?我们在快递站等您。"

我看了看时间,下午我没有重要的会议。

"好的,几点?"

"下午三点吧,您知道我们站点的位置吗?就在您小区东门外200米的地方。"

"知道,那我下午三点到。"

"好的,到时候我会详细和您说明情况。"

挂了电话后,我坐在椅子上,心里七上八下的。

快递站主动联系我,说有异常情况,还要当面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想不出任何可能的问题,我的快递配送很正常,王磊那边也没有反映过任何问题。

会不会是张阿姨搞的鬼?她发现我不再使用小区快递柜后,去快递站投诉了我?

但是她投诉什么呢?我改变收货地址是我的自由,完全合法合理。

或者是快递公司发现了什么问题?比如我频繁更改收货地址被系统标记为异常?

我越想越焦虑,完全无法集中精神工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一直在等待着下午三点的到来。

我有种预感,这个电话将会揭开一些我完全没有想到的真相。

下午两点五十分,我提前到达了快递集散站。

这是一个不大的门面房,里面堆满了各种快递包裹,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分拣和装车。

我刚走到门口,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就迎了上来。

"您是陈先生吧?我是李师傅,刚才给您打电话的。"

他的表情很严肃,眼神中带着一种我无法解读的复杂情绪。

"李师傅,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我直接问道。

李师傅看了看周围,示意我跟他到角落里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

"陈先生,我要告诉您的事情可能会让您很震惊。"他压低了声音,"关于您楼下的那位张阿姨..."

我的心跳立刻加快了,果然和张阿姨有关。

李师傅深吸了一口气,正准备说出那个让我震惊的真相。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他抱歉地说:"稍等一下。"

我站在那里,心跳如鼓,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真相。

李师傅接完电话回来,看着我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

他缓缓开口说道:"陈先生,您坐下,我要告诉您的事情是..."

06

"陈先生,张阿姨已经去世了,就在三天前。"

李师傅的话如晴天霹雳,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什么?去世了?怎么可能,我前几天还在电梯里见到她..."

"是的,她突发心脏病,在家里去世的。是她在外地的女儿赶回来处理后事时发现的。"李师傅的表情很沉重,"但这不是我要告诉您的重点。"

我脑子里一片混乱,完全无法理解李师傅话里的含义。

"重点是什么?"

李师傅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给我看。

"这是张阿姨女儿在整理她遗物时发现的,她觉得应该让您知道。"

我低头看去,那是张阿姨手写的笔记,字迹有些颤抖,但内容清晰可见:

"小陈这孩子太瘦了,每天加班到那么晚才回来,肯定没时间好好吃饭。我看他老是点外卖,那些食品不健康。我帮他收快递的时候发现他买了很多营养品和保健食品,说明他也知道自己身体不好。我要多关心关心他,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今天又很晚才回来,估计又是加班了。我帮他把快递收好放在门口,这样他回来就能直接拿到,不用再跑一趟楼下。年轻人工作不容易,能帮一点是一点。"

"小陈好像对我帮他收快递有意见,可能觉得我多管闲事。但是我看他那么辛苦,真的很心疼。我以前的儿子如果还活着,现在也是他这个年纪了。"

看到这里,我的手开始颤抖。

李师傅继续翻页,给我看后面的内容:

"小陈今天和我说了,不让我再帮他收快递了。我知道他可能误解了我的好意,以为我有什么坏心思。其实我就是单纯想帮帮他,就像帮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决定以后不再主动帮他收快递了,免得让他为难。但是如果他的快递丢了或者出现什么问题,我还是会提醒他的。毕竟都是邻居,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最近发现小陈的快递都不往小区送了,可能是改了地址。这样也好,他觉得这样方便就行。我就不用再操心了。"

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是张阿姨去世前一天写的:

"今天听说快递站的李师傅在找小陈的联系方式,好像是他改地址的事情有什么问题。我把小陈的电话给了李师傅,希望不会给他添麻烦。小陈是个好孩子,只是可能误解了我的意思。希望他以后能过得好好的,工作不要太辛苦,要注意身体。"

我看完这些文字,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原来张阿姨真的是出于好心,她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

而我,却一直以为她是在偷我的快递,恶意揣测她的动机。

"她...她怎么知道我的取件码的?"我哽咽着问。

李师傅又翻了几页,指着其中一段文字:

"我发现小陈经常忘记及时取快递,有时候快递在柜子里放好几天。我担心快递丢失,就记住了他常用的几个取件码的规律。他喜欢用生日和门牌号组合,很容易猜到。我帮他取快递后都会第一时间送到他门口,从来没有动过里面的东西。"

原来如此,她是通过观察我输入密码的习惯,猜到了我的常用数字组合。

而她记住这些,不是为了占便宜,而是为了帮我保管快递。

"李师傅,那您找我是为了什么?"我擦了擦眼泪问道。

"张阿姨的女儿委托我们,希望您能知道真相。她说她妈妈生前经常提起您,很担心您误解了她的好意。"李师傅的声音也有些哽咽,"她还让我转达一句话给您。"

"什么话?"

"她说:'请告诉小陈,妈妈从来没有怪过他,希望他以后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总是熬夜加班。'"

听到这句话,我彻底崩溃了,眼泪如决堤般涌出。

07

从快递站出来后,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张阿姨笔记本上的那些文字。

我想起了这两周来的种种细节,现在重新审视,一切都有了不同的含义。

张阿姨在电梯里的冷淡,不是因为愤怒或怨恨,而是因为她意识到我误解了她,所以主动保持距离,不想让我感到压力。

她在小区里和邻居聊天时提到我,也不是在说我坏话,而是在表达对我的关心和担忧。

我想起有一次深夜加班回来,发现我家门口放着一袋苹果,当时我以为是快递员放错了地方,现在想来,那应该是张阿姨放的。

还有一次我感冒了,在家休息,门口莫名其妙出现了一盒感冒药,我以为是哪个邻居放错了,也没有深究。

所有这些看似偶然的善意,原来都来自于张阿姨。

而我,却因为偏见和误解,拒绝了她的关心,甚至采取了"报复"行动。

我拿出手机,给王磊打电话。

"王磊,我想把快递地址改回来,还是寄到我们小区。"

"怎么了?那个大妈不再搞事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她...她去世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几秒。

"什么时候的事?"

"三天前。我今天才知道真相,她不是在偷我的快递,她是在帮我保管快递。"

我把今天在快递站了解到的情况详细告诉了王磊。

王磊听完后,也沉默了很久。

"兄弟,这事谁都没想到。你也不要太自责,从表面看,她的行为确实容易让人误解。"

"但是我应该给她一个解释的机会,应该心平气和地和她沟通,而不是一开始就认定她有恶意。"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重要的是你要从中学到什么。"

挂了电话后,我决定去张阿姨家看看。

我知道她的女儿这几天在处理后事,我想当面道歉,虽然张阿姨已经听不到了。

到了张阿姨家门口,我犹豫了很久才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眼睛有些红肿,显然刚哭过。

"您是?"她问。

"我是楼上的陈晓,张阿姨的邻居。"

她的表情立刻变得复杂起来:"哦,您就是小陈,我妈妈经常提起您。"

"我很抱歉,刚才在快递站了解了情况,我想向您和张阿姨道歉。"

她摆摆手:"您进来坐吧,有些事我也想和您说说。"

走进张阿姨的家,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生活环境。

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客厅里放着很多照片,其中有一张年轻男人的照片特别醒目,照片前摆着一束鲜花。

"那是我哥哥,五年前因为工作意外去世了。"张阿姨的女儿注意到我的目光,"我妈妈一直没有走出来,她说您很像我哥哥,所以对您特别关心。"

我看着照片,确实能看出一些相似之处,同样的年龄,同样瘦弱的身材。

"我妈妈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但她不愿意和我们住在一起,说不想拖累我们。"她的声音哽咽了,"她把对我哥哥的思念都投射到您身上了,她真的把您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关心。"

"我知道我妈妈的行为可能让您觉得困扰,但她真的没有恶意。她就是太孤独了,需要有个人让她去关心。"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是我误解了她,我应该早点和她好好沟通的。"

"她不会怪您的,她临走前还在担心您,问我要不要给您打个电话,提醒您注意身体。"

我们聊了很久,她告诉我更多关于张阿姨的故事。

张阿姨年轻时是个护士,一生都在照顾别人。退休后失去了儿子,老伴也早逝,一个人住在这个房子里,很少有人来看她。

她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观察楼上楼下邻居们的生活,在她能力范围内提供一些帮助。

帮我收快递,只是她众多善举中的一个。

08

张阿姨的葬礼那天,我作为邻居代表参加了。

在追思会上,很多人都讲述了她生前的善举:帮邻居买菜、照顾生病的老人、给加班晚归的年轻人留门灯...

我才意识到,我对张阿姨的了解是多么片面和肤浅。

她不是一个爱占便宜的大妈,而是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善良老人。

葬礼结束后,我做了几个决定。

首先,我把快递地址改回了小区,继续使用快递柜。每次取快递时,我都会想起张阿姨,提醒自己要对他人的善意保持开放和感恩的心态。

其次,我开始主动关心小区里的其他老人,特别是那些独居的老人。我意识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老人都像张阿姨一样孤独,他们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关心和陪伴。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换位思考。

当遇到让我困惑或愤怒的行为时,我会先问自己:对方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是否存在我没有考虑到的善意可能?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张阿姨女儿寄来的一个包裹。

里面是张阿姨生前为我准备的一些营养品和保健食品,还有一张她亲手写的纸条:

"小陈,这些东西对身体好,你工作这么辛苦,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总是熬夜,要按时吃饭,就像妈妈在身边提醒你一样。"

看到这张纸条,我又一次流下了眼泪。

这次不是因为悔恨,而是因为感动。

我明白了,张阿姨的爱并没有因为她的离世而消失,它会一直在我心中,提醒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对他人的善意保持敏感和感恩。

现在,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都会想起张阿姨,想起她那双充满关爱的眼睛。

我学会了在判断他人之前,先考虑善意的可能性。

我学会了在面对困惑时,选择沟通而不是对抗。

我学会了珍惜身边每一个关心我的人,即使他们表达关心的方式可能有些笨拙。

张阿姨用她的生命和爱,教会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善意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珍惜。

而误解一旦形成,可能就永远没有澄清的机会了。

现在,我每次路过张阿姨曾经住过的房子时,都会停下脚步,在心里对她说一声:"张阿姨,谢谢您,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我相信,在某个地方,她能听到我的话,并且会欣慰地笑起来。

就像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终于长大了一样。

来源:搞笑达人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