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收到公司邮件时,我以为系统出错了。”在一家跨国药企工作了12年的张林,在6月的某个清晨发现自己被列入了裁员名单。他所在的部门整体裁撤,40多名同事一夜间失去工作。
一句大实话:2025年,能不裁员、不降薪,已经是“顶配人生”了。
“刚收到公司邮件时,我以为系统出错了。”在一家跨国药企工作了12年的张林,在6月的某个清晨发现自己被列入了裁员名单。他所在的部门整体裁撤,40多名同事一夜间失去工作。
这一幕正在全球多个行业重复上演。2025年的就业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
01 餐饮行业:从“遍地开花”到“天天关门”
2024年,餐饮行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洗牌。全国新开318万家餐饮店,同时却倒闭了135万家!平均每天有3700家餐饮店关门歇业。
这场倒闭潮背后是三个残酷的现实:外卖热度退烧,更多人选择自己做饭;行业价格战激烈,利润被压缩到极致;房租、人力、原材料成本全面上涨。
一位从业二十年的餐饮老板感叹:“会做饭≠能开店。现在干餐饮,九成老板撑不过两年。”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行业底层逻辑已经彻底改变。
02 汽车行业:新能源爆火,但更卷了
汽车行业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新能源车企扎堆,华为、小米、小鹏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另一方面传统燃油车库存爆炸,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许多汽车销售顾问被迫转行送外卖,这已经不是段子而是现实。消费降级导致中产家庭搁置换车计划,继续使用旧车成为普遍现象。
后台岗位同样逃不过“减人提效”的命运。车市进入淘汰赛:没资源、没流量的品牌,只能等待出局。
03 婴幼儿产业:市场还在,但“娃没了”
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直接击垮了整个婴幼儿产业链。奶粉销量腰斩,库存积压严重;婴童服饰厂停产,母婴门店冷清不堪。
投资人纷纷撤资,员工大批转行。一位从业者直言:“没有娃,就没有市场,‘人口红利思维’必须断舍离。”
04 光伏产业:超15万人失业,50多名高管离职
光伏行业正经历“兵荒马乱”的时期。据统计,在行业寒冬的冲击下,有超过15万光伏人失业,降薪、裁员、停工已成为常态。
即使是拿着高薪的高管们也难以幸免。今年以来,光伏行业有超过50名高管辞职或离职,涉及33家光伏上市公司,其中董事长、总经理级别的辞职人数就达到31人。
龙头企业同样陷入困境。通威、TCL中环、天合、晶科、隆基、晶澳六大龙头企业上半年亏损了201.73亿元,行业寒冬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
05 房地产行业:彻底没救了?
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2025年一季度,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滑47.5%。土地没人要,楼盘没人买,资金链普遍告急。
销售人员转行做短视频,设计师下岗,工程师去做家装。一位房产中介坦言:“这是过去10年最难的时候。”
未来只有“存量改造、城市更新”,房地产暴涨的神话已经彻底破灭。
06 生物制药:128轮裁员,32%的飙升幅度
2025年上半年生物制药行业交出了一份残酷的成绩单。仅5月份就有29轮裁员,创下四年来月度最高纪录。
企业倒闭潮持续蔓延。第二季度,Vincerix Pharma、Third Harmonic Bio等四家生物技术公司接连关门。
巨头们同样未能幸免。BMS上半年至少裁减863个职位;德国拜尔累计已裁掉1.1万人;以色列梯瓦制药一次性裁员2893人。
就业市场整体困境:招聘倍数创历史新低
求职者的人均工作岗位数每月都在刷新纪录。2025年8月招聘倍数为0.44,意味着每个求职者只有0.44个工作岗位可选,这是自1998年外汇危机以后27年来的最低水平。
制造业和建设业的雇佣不景气尤为突出。制造业连续3个月雇用保险加入者人数在减少,建设业也减少了1万8000名,连续25个月呈下降趋势。
人工智能的冲击:20-30岁科技工作者失业率上升3个百分点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一场静悄悄的就业结构调整。最直观的变化出现在营销咨询、呼叫中心、平面设计、网络搜索和软件开发等行业,“就业增长已远低于趋势水平”。
2025年,科技行业掀起一场由AI驱动的裁员海啸。截至7月,全球已有超过94,000名科技工作者因AI失业,这个数字仍在持续攀升。
微软成为这场风暴的中心。继1月、4月裁员后,7月再次宣布裁员9000人,全年裁员总数突破15000人。
突围之道:寒冬也是最好的播种季节
面对行业寒冬,等待被动失业不如提前转身。给你三点实用建议:
提升抗风险力:学会用AI和数字化工具,锻炼内容力、分析力、统筹力。
副业先跑起来:做内容、做咨询、做知识变现,小副业先测抗风险能力。
盯准新风口:银发经济、心理健康、数字营销、新能源,这些看似冷门,其实是未来红利地带。
一位劳务市场观察者指出:“现在没有一份工作能‘做到老’,2025年,唯一可靠的是让自己‘一直有选择’”。
光伏行业的人事变动并非个例。据统计,在行业寒冬的冲击下,有超过15万光伏人失业,降薪、裁员、停工……司空见惯到让人麻木。
即使是那些拿着高薪的高管们,主动辞职或是被动离职的也屡见不鲜。
寒冬期及时的瘦身,要远比大家一起饿死要好。对企业来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活下去才会有明天。
冬天是最好的播种季节,善于耕耘、精于育苗的企业必将收获最美的春天。
来源:小谈食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