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风采 | 优秀教师风采展:坚守初心育桃李,巾帼力量绽芳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18:00 1

摘要: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女教师。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凡的教育故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她们的教育世界,感受她

优秀教师风采展

TEACHERS' DAY

坚守初心孕桃李,巾帼力量绽芳华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女教师。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凡的教育故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她们的教育世界,感受她们的初心与坚守、智慧与情怀。

殷祖镇小学 王雅雪

扎根乡村十二载,以爱与创新守护童心

“看到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我就知道,这里就是我要扎根的地方。”这是中共党员、大冶市殷祖镇小学教师王雅雪的心声。2013年从湖北经济学院毕业后,她毅然来到大冶市最偏远的殷祖镇花市小学任教。从城市女孩到乡村教师,再到花市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年轻女校长,她用12年坚守。

初心如磐,在艰苦中坚守

初到花市小学时,学校条件的艰苦让她曾产生心理落差,但每当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踮着脚盼她上课、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时,她便暗下决心:“一定要留下来,给孩子们带去更好的教育。”

工作中,王雅雪从不叫苦喊累。为了让课堂更生动,她努力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利用课后时间免费辅导基础薄弱的学生,逐个批改作业、讲解难点。为了赢得家长信任,她定期家访,步行穿梭在乡村小道上,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成长细节……凭借优异的教学成果,她不仅成为学生最爱的“雅雪老师”,更收获了家长们的一致信赖。

2017年,因工作突出,王雅雪被提拔校长。但她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主动参加省、市教育培训,钻研教育管理知识,多次在教学比赛中斩获佳绩。从“优秀教师”到“黄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黄石最美乡村教师”到入选“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她对乡村教育的执着坚守。

创新赋能,让乡村教育“亮”起来

2020年调入殷祖镇小学后,王雅雪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开始着手打造属于农村孩子的“特色课堂”。作为北方人,她将家乡的腰鼓文化引入校园,创设“腰鼓社团”。她亲自示范、耐心指导,带领学生反复排练。在校园开放日活动中,她主教的腰鼓表演《中国范》,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活力,更让乡村校园多了一抹“文化亮色”,赢得群众与领导的一致好评。

2025年,她又有了新想法 —— 传承非遗文化。经过调研,她自主设计并带领教师团队创建“殷祖镇小学非遗印子粑工作坊”,构建“分学段育人”模式。低段学生通过图片、故事了解印子粑的非遗历史;中段学生动手实践,学习揉面、压模、蒸制,掌握传统制作工艺;高段学生则发挥创意,设计印子粑的包装、文创产品,让非遗与现代审美结合。如今,工作坊已成为学校的“明星社团”,孩子们在揉面、塑形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非遗技艺也在校园里实现了“活态传承”。

“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努力,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跃上新台阶。”12年乡村岁月,王雅雪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她辅导的学生在黄石市、大冶市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她打造的特色课程成为农村学校的“品牌名片”,而她自己,也从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乡村教育的“领头雁”。

大冶师范附属小学 石青苹

以语文为灯,照亮学生心灵成长路

“让语文课堂滋养心灵、让文字力量点亮成长”,这是中共党员、大冶市大冶师范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兼办公室主任石青苹的教育初心。1993年出生的她,虽年轻却早已成为同事眼中的“教研先锋”、学生心中的“语文引路人”,先后获得“大冶市优秀班主任”“大冶市教坛新秀”“大冶市教学能手”等多项荣誉,用专业与热情诠释着青年教师的担当。

深耕课堂,让语文“活”起来

在石青苹的课堂上,语文从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生动世界。她善用形象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词语,引导代入角色体悟情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执教《夏天里的成长》这一课时,她紧扣“读写结合、情境育人”理念,以文本为依托带学生“走进”夏日田间,从“瓜藤攀架”感受生机,从“稻穗拔节”体悟成长,既落实了字词积累与阅读理解的基础目标,更让学生在文字中读懂“向上生长”的力量。这堂课不仅荣获大冶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黄石市阅读评比一等奖,更成为她“让语文滋养心灵”理念的生动实践。

深知乡村孩子对优质语文教育的渴望,她主动加入柯晓萍名师工作室,多次承担市级公开课,并积极参与“送教下乡”活动。带着精心设计的课件与课堂活动,她走进乡村学校,让农村孩子也能在诗词中感受韵律之美,在故事中体会情感之真,用行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教研创新,破解教学 “难点”

“教研相长,才能让课堂更有深度。”石青苹始终聚焦小学语文教学痛点,探索创新路径。针对古诗词教学中“理解难、兴趣淡”的问题,她耗时半年研究“微课与古诗词教学融合”,将实践经验撰写成论文《微微一课,诗词邂逅 —— 微课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结合10余个教学案例提出“微课破难点、情境激兴趣”策略,最终荣获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论文活动国家级一等奖。

此外,她还深度参与省级课题《雅文化融入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雅文化”与语文德育的结合点。通过诗词诵读、美文赏析,让学生在“腹有诗书气自华”中涵养品德;其教研案例《梦回古诗词 吟诵雅文化》记录校本课程开发全过程,获黄石市一等奖并收录教育杂志,为同行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我愿意做那个永不放弃的跑者。”如今,石青苹仍在“教语文、育新人”的路上稳步前行 —— 她用专业打磨每一堂课,用耐心陪伴每一位学生,让语文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助力他们成长为有温度、有学识的“追光者”。

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市妇联向王雅雪、石青苹等这样扎根一线的优秀女教师致敬,更向所有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祝福。愿更多“她”力量加入教育行列,以爱育爱、以智启智,为孩子们的成长点亮星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动能!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