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新店镇紧紧围绕提升组织力这一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排队抓尾”工作视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通过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形成“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今年以来,新店镇紧紧围绕提升组织力这一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排队抓尾”工作视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通过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形成“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精准施策破难题,后进村庄焕新机。面对后进问题,大麻窝村和风字岩村“不甘人后”,积极寻求突破提升。大麻窝村党群服务中心此前功能弱化、环境不佳,驻村工作队统筹利用工作经费、组织部下拨党费及社工支持资金,对其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使其形象与功能焕然一新,赢得群众赞誉。风字岩村则着力破解产业空白困境,此前因肉鸡养殖项目落地受阻而延期整改。今年以来,该村积极加强与上级部门及第三方公司的沟通协调,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目前,投入资金220万元、占地4000平方米的养殖场已进入紧张施工阶段,有望早日投产。投产后将以“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经营养殖场,村集体经济收益由租金和分红组成,预计每年收益13万元,将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关键支撑。
风字岩村养鸡场正在建设。
探索结对共建新模式,激活“飞地经济”新动能。在清镇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安排下,新店镇与青龙山街道共同探讨城中村与乡镇村结对共建的发展模式,发挥“飞地经济”发展优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两地产业互动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6月正值蜂糖寨村麻叶菜丰收时节,通过结对共建机制将50吨白菜销往清镇城区,为当地群众增收2.5万元;同时将滑翔伞、露营基地等娱乐项目的代金券和农产品作为清镇市青龙山街道篮球比赛的奖励,促进两地发展的纽带关系。下一步,新店镇与青龙山街道两地将持续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好“潮起东门·红色鸭池”的招牌。
蜂糖寨村民沉浸于丰收的喜悦中。
培育乡村新业态,“一村一品一主播”赋能发展。为借力互联网拓宽旅游宣传和农产品销售渠道,新店镇开创性开展“一村一品一主播”培训班,邀请专业师资围绕“村播”理论薄弱、视频剪辑技术匮乏、运营理念不清等痛点进行针对性授课,着力培育一支扎根乡村的本土主播队伍,让“家乡人讲家乡事”,不断激活乡村产业活力,拓宽销售路径,助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目前已成功举办两期,培训学员30余人次。
深化环境综合治理,共建美丽宜居乡村。新店镇通过“观摩会+培训会+坝坝会”三会联动,示范带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一村一月一亮相”,定期组织党政班子成员、村支书、站所负责人开展实地观摩,通过“镇内找差距+镇外学经验”机制,展示成果、发现问题、交流经验、共同提升。截至目前,已组织镇内观摩4次,并赴王庄乡小坡村学习取经1次。特邀贵阳市农业实验中心主任张林俊开展专题培训,为全镇21个村及相关站所120余名人员详解“两清两改两治理”及卫生家庭建设标准与路径。同时,广泛发动群众,累计召开坝坝会265次,开展线上转发与入户宣传4798次,发放倡议书6669份,营造了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新店镇中坝村“两清两改两治理”成效。
下一步,新店镇将持续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和扩大既有成果,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