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者如灯,照亮学子前行路。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聚焦身边的优秀教师群体。他们中,有扎根一线深耕教学的“引路人”,有暖心守护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也有勇于创新探索教育的“开拓者”。接下来,请跟随小编,聆听他们的教育故事,向每一份坚守与奉献致敬!
师者如灯,照亮学子前行路。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聚焦身边的优秀教师群体。他们中,有扎根一线深耕教学的“引路人”,有暖心守护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也有勇于创新探索教育的“开拓者”。接下来,请跟随小编,聆听他们的教育故事,向每一份坚守与奉献致敬!
绵阳育才学校初2025届教师团队
该年级是一个熠熠生辉、团结奋进、敢拼敬业、关爱满溢、勇于创新的团队,坚守教书育人初心,用爱与智慧书写教育华章。课前,加强教研交流、共享经验、优化方案;课上,创新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与互动游戏让知识鲜活起来,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课后,老师们主动一对一辅导学生,耐心答疑、暖心鼓励;课余,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组织趣味运动会、心理团辅等活动舒缓压力。在他们悉心培育下,学生不仅成绩优异,更懂得感恩与担当。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级教师团队
南实2022级团队,在校党委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创新举措、大胆尝试、持续落实。勤奋笃实,陪伴守护。重激励唤醒,以精深学识启迪点拨,以精湛教艺循循而诱,以耐心细致辅差培优。为凝聚共识,与班科团队常态沟通,同思良策;为唤醒内驱力,与学生亦师亦友,置腹推心。优化管理,推行“双导师制度”;学科培优,尝试“多师培养举措”;补缮短板,采用“一生一策”的个性化辅导策略;多元育才,将文化拔尖、强基培训、清美攻坚多措并举。竭尽心力,收获累累。“丹心”作墨、“担当”为笔,创育人新高度、写育人新篇章。
李海燕 绵阳高新区火炬实验小学
李海燕,正高级教师,绵阳高新区火炬实验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四川省骨干教师,四川省李海燕卓越校长工作室领衔人,绵阳市李海燕名校长鼎兴工作室领衔人。她提出了“三三育人”体系,致力于做“三度”(专业有高度、才艺有广度、生活有温度)师培的践行者,“三化”(德育“可视化”、课堂“理想化”、课程“多彩化”)学生成长的引领者,“三爱”(爱孩子、爱家庭、爱学校)家长的倡导者。
正心诚意,温暖喜悦。从教三十余载,李海燕校长最让人动容的,就是那份对教育纯粹到骨子里的爱。这份爱不是轰轰烈烈的烈火,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无声无息地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里:是她弯腰倾听学生心事时的耐心,是她和教师探讨教学时的专注,是她走过校园角落时对一草一木的牵挂。这份爱浸润着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也温暖着身边每一个和教育有关的人。
罗佳慧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启航小学
罗佳慧,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启航小学数学教师,她始终以“让育人有温度,让成长有方向”为教育坐标,用实干与创新诠释新时代教师风采。在班级管理中,践行“管育并重”理念,推动民主建班,让每位学生成为班级管理者,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创新设计班委体验卡、免做体验卡等非物质奖励,以正向激励唤醒学生自我价值感,严慈相济的个性化关怀,更让教育既有原则力度,又有情感温度。在教学领域,她以“终身学习”赋能专业成长,精读专业著作更新知识体系,深耕教材、积极参与公开课与学科研讨,用趣味化设计点燃学生数学兴趣,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先后斩获两次市级一等奖、一次省级一等奖。
许锐 仙海区中心学校
许锐老师投身教育事业二十四载,既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也担任了十余年班主任工作。他始终以体育人特有的热情与韧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其间,他曾两次主动请缨,前往阿坝州红原县参与援藏支教,在那里默默奉献整整四年,用实际行动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作为课余体育训练的指导教师,许锐老师注重因材施教,针对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并悉心指导他们的升学规划。在日常训练中,他不仅严格带队,更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及时关怀与鼓励。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成功向绵阳多所高中输送了二十余名体育特长生,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诠释了一名教师的教育使命与责任担当。
胡小萍 四川省科学城第一中学
胡小萍,中共党员,高中物理教师,首届科创院士班班主任以及教研室副主任。作为由范国滨院士担任首席班主任的科创院士班带头人, 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带班级取得斐然成果。其中,18名学生斩获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国家奖,4 人入选四川省天府中学生英才计划,还有学生获两项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并在权威核心期刊《电子技术》发表论文。
教学中,她注重实践与创新,获得四川省作业设计高中物理一等奖、四川省物理论文一等奖、绵阳市微课一等奖等,获评“绵阳市优秀骨干教师”“绵阳市德育先进个人”“科学城优秀党员”“科学城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她以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专业素养,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科创育人与立德树人的有机融合与责任担当。
马林 绵阳外国语学校
在绵阳外国语学校,马林老师是师生公认的“教育明灯”。每日清晨,他总是早早伏案工作,潜心钻研将抽象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让枯燥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夜幕降临,其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电脑屏幕始终停留在45万余字地方化学教程修订页,逐字打磨助力区域教育发展的教学资源。
14年教坛深耕,马林创新推行问题化教学,以巧妙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让化学课堂充满乐趣。他以区域教研为纽带,将个人经验转化为集体智慧,不仅主研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还助力推动数字化协同教研成果在全市落地。
凭借深耕与创新,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绵阳市最美教师团队负责人”等荣誉,用坚守与热爱书写着教育担当。
黄薛婷 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黄薛婷,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南大学,现任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初中数学教师、年级德育主任。从教七年,她在教学中巧融学科思维与品格培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在管理上以读书育人为基、爱国精神为魂,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学生求真务实的行动自觉。在南山双语这片教育沃土上潜心钻研,她从青年教师稳步成长为教学骨干,先后获评“2025年绵阳市师德先进个人”“绵阳市优秀班主任”“绵阳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所带班级荣获“绵阳市先进班集体”,并多次斩获校级“师德标兵”“十佳班主任”等荣誉。她将始终怀揣对教育的赤诚之心,扎根教学一线,以更坚定的步伐砥砺前行,用专业与爱心助力每一位学生追逐梦想、奔向灿烂明天。
刘连萍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刘连萍从教十五年来,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爱育人、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善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有效激发学生潜能,其精湛的教学技艺曾荣获四川省青年教师大赛一等奖。
她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用真情呵护每一颗心灵。曾经一名学生因家庭原因产生心理障碍,出现厌学情绪,她连续两个月每日陪伴谈心、辅导功课,并常带其进行体育活动,最终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重拾学习信心,实现成绩显著提升。
作为班主任,她尤为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通过“心灵驿站”“成长日记”等方式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并积极组织开展“班级之星”评选、“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活动,营造出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级氛围。
刘丽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教育,在她看来,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她认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从教以来,她关爱学生,秉持“不以学生现状来推测未来”的教育理念。她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能力,更着力于塑造学生面向未来的自我规划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从未来看现在,从现在奔未来”。
周末,她和情绪敏感的学生一同吃饭,耐心开导,给予鼓励。下晚自习的深夜,她与刚上大学的学生通电话,倾听学生遇到新挑战的困惑,为她们出谋划策,默默陪伴。在担任班主任的日子里,她特别关注那些付出了努力却收获有限的孩子,那些送出的贺卡、笔记本、书籍等,都是她微薄而厚重的心意,她希望能带给学生持续前进的力量。她始终坚信,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因为教师面对的是生命,耕耘的是心灵。
鄢玉勇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
鄢玉勇,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物理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四川省骨干教师赛课一等奖、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思想引领教学。他立足教育本质,结合学生认知设计方案,将抽象物理概念化为生活实例,课上启发思考、鼓励质疑,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助力学生成长。
创新班级管理。他打造“自觉自愿”模式,借活动增强学生归属感,形成“互助互爱、共同进步”的优良班风。他创新班会形式,通过“情境式”“体验式”“辩论式”班会,如针对“攀比心理”“手机沉迷”等设计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养成良好习惯。
多年来,他以责任与担当践行教育使命,未来也将继续以满腔的教育热情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锦绣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