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功能性文盲比例近三成 凸显教育不平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17:57 1

摘要: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根据巴西功能性文盲指标(Inaf)数据,每10名15至64岁的巴西人中,就有大约3人无法流畅地阅读或书写。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9月9日报道】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根据巴西功能性文盲指标(Inaf)数据,每10名15至64岁的巴西人中,就有大约3人无法流畅地阅读或书写。

巴西“G1”网站报道,功能性文盲是指具有阅读、书写或计算能力,但是却缺乏利用这些能力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或应聘的能力。这类人通常只能读出孤立的单词、短句,或者仅能识别一些熟悉的数字,如电话号码、地址或商品价格等。

另一方面,2024年,巴西公立学校中仅有59.2%的儿童识字率达标。这一比例虽然在持续增长,但距离理想状态仍有差距。巴西公共教育改进研究中心(Cenpec)董事会主席安娜·海莲娜·阿尔滕费尔德(Anna Helena Altenfelder)指出,识字延迟或长期停留在功能性文盲水平,会剥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助长社会排斥和教育不平等现象,尤其影响老年人、非裔、原住民和亚裔群体。

阿尔滕费尔德解释:“成为公民意味着要参与不同层面的社会生活和活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掌握阅读和写作技能,以此获取基础信息、参与集体生活,并融入职场。因此,阅读和写作是理解现实、批判性地应对现实、认知归属与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

神经教育研究所(Instituto NeuroSaber)首席执行官卢西安娜·布里特斯(Luciana Brites)指出,儿童的理想识字年龄应在8岁之前,因为此时神经回路正处于发育高峰。如果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后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她强调,尽管识字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过晚会带来诸如动作协调障碍等困难。

阿尔滕费尔德则提到,识字过晚还会造成情感上的损害,如失去动力、倦怠、认知扭曲以及对学习能力的怀疑,从而影响个人的学习和发展。

关于功能性文盲比例,巴西目前仍与2018年持平,达到29%。其中,50岁及以上人群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这表明,过去20年间巴西实施的教育普及与学校扩招政策确实带来了积极效果。

然而,这一指标在种族层面依旧呈现明显差异。2024年,在自称白人的群体中,有41%的识字水平被认定为中级或熟练;在混血与非裔群体中,这一比例低至31%;而亚裔和原住民群体中的比例仅为19%。

阿尔滕费尔德指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在早期的巴西,文盲主要集中在非裔、原住民和女性群体中,读写的“特权”大多掌握在白人男性手中。在她看来,这种逻辑在今天依然存在,并加剧了教育不平等。

阿尔滕费尔德强调,必须保障全民识字,才能遏制持续存在、对相当一部分巴西人口产生影响的社会排斥现象。“确保所有儿童在规定年龄内识字,是应对巴西巨大教育不平等的关键一步。”

来源:南美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