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元起,苹果手表、耳机大更新:加量不加价成最大惊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17:46 2

摘要:凌晨三点零四分,朋友圈还在刷“熬夜看完苹果的没几个正常人”,我却盯着手里的249美元账单叹气——AirPods Pro 3依旧这个价,苹果把它叫“升级不加价”,可我耳机仓里那副Pro 2才刚满一岁,像被提前判了缓刑。

凌晨三点零四分,朋友圈还在刷“熬夜看完苹果的没几个正常人”,我却盯着手里的249美元账单叹气——AirPods Pro 3依旧这个价,苹果把它叫“升级不加价”,可我耳机仓里那副Pro 2才刚满一岁,像被提前判了缓刑。

真要说升级,降噪翻倍、续航蹦到8小时、塞了个心率传感器,看着像模像样,却忘了最关键的一句:国内用户依旧用不上实时翻译。

苹果把AI当招牌,可在中国家门口把招牌翻了面,留下一行小字“敬请期待”,像极了隔壁装修三年没开业的理发店。

耳机之外,手表更热闹。

Series 11薄到能塞名片夹,Ion-X玻璃抗刮能力是上一代的两倍——听起来厉害,可谁没事拿表盘当砂纸?

真正戳到痒点的是24小时续航和快充,终于不用每天睁眼就盯20%的红色警戒线。

SE 3第一次上了全天候显示,算是苹果对“低端线”最慷慨的一次施舍。

Ultra 3把卫星通讯信号翻倍,42小时续航依旧吊打同行,可99%的人一辈子用不上“在雪山顶发求救短信”的戏码,这功能更像给户外博主拍的宣传片埋梗。

整场发布会像一顿精致却寡淡的深夜食堂:每一道菜都摆盘考究,味道却似曾相识。

没有跳脱的惊喜,只有按部就班的完善。

苹果把牙膏挤得均匀又优雅,连环保材料都能讲出情怀——铝壳子再省几克,好像就能为地球续一秒。

只是当竞争对手已经把AI语音助手塞进三百块的红米耳机时,苹果仍坚持让中国用户守着半吊子的Siri,这份固执到底是傲慢还是无奈,真说不清楚。

有人嫌没突破,我倒觉得苹果这次学会了“怂得刚刚好”。

安卓阵营卷折叠屏、卷卫星通讯、卷万瓦快充时,苹果没跟牌,反而回到自己的节奏:把120Hz屏幕普及到全家桶,让手表全系支持5G蜂窝,用细节补全体验的裂缝。

像班里那个从不争第一的老同学,突然把铅笔削到最尖,默默告诉你:我不抄答案,但我能把会的全写对。

当然,遗憾也是真遗憾。

实时翻译在海外发布会上演示得热闹,一句英文秒变中文的字幕浮在iPhone屏幕上,主持人甚至开玩笑说“再也不用怕丈母娘的方言”。

转场到中国官网,这功能像被橡皮擦抹掉,只剩一句“后续推送”。

AI团队的人事动荡、自研模型的卡壳、合规审查的关卡,层层绊马索勒住了苹果这条大象的舞步。

或许再过半年,国内版Apple Intelligence会姗姗来迟,但第一批用户的热乎劲儿早被时间熬成凉白开。

说到底,这场发布会让不同人摸到不同的情绪开关。

极客在数参数,果粉在猜配色,黄牛在算差价,而更多普通人只关心两句话:旧设备还能撑多久?

新功能值不值得掏腰包?

苹果没给直白答案,只是把选择题抛回来——要么继续做钉子户,要么为“更圆的边角”买单。

至于我,决定把Pro 2再用一年,毕竟耳机里的鼓膜还没磨破,生活里的翻译场景也只剩“老板,微辣多加香菜”。

苹果可以慢慢等AI落地,我等得起夜宵摊的烤鱿鱼,却等不起一场永远缺席的更新。

来源:霸菱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