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晟新能源”)近日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在2024年年底,金晟新能源就已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后因申请满6个月有效期而失效。更早之前,2022年12月,金晟新能源曾首次计划冲击深交
据港交所网站消息,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晟新能源”)近日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在2024年年底,金晟新能源就已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后因申请满6个月有效期而失效。更早之前,2022年12月,金晟新能源曾首次计划冲击深交所IPO。
仅2022-2025三年内,金晟新能源已经三次冲击IPO。
广东五兄弟创立,两年半累亏近10亿
公开资料显示,金晟新能源由李森、李鑫、李尧、李炎及李汪五兄弟联合创立,五人为一致行动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55.69%投票权。金晟新能源原名“肇庆市金晟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最初主要从事硫酸镍生产及销售。后金晟新能源北上“亚洲锂都”江西宜春,豪掷6亿元押注有色金属资源,最终确立锂电池再生业务的发展方向。
目前,金晟新能源主要提供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决方案,以及一系列再生利用产品,主要包括碳酸锂、硫酸镍及硫酸钴,其产品在下游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锂电池主流应用场景,形成了全面且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产业链条完整的产业闭环。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金晟新能源是全球第二大的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大的第三方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
不过相比之下,金晟新能源的业绩却难说乐观。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收入分别约为28.92亿元、21.57亿元、9.37亿元,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同比减少5.83%;同期,对应净利润分别约为-4.71亿元、-3.44亿元、-1.44亿元,累计亏损9.59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同比轻微扩大。
对此,金晟新能源表示,公司产品现行价格下降或会对公司收入及毛利率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与2022年相比,尽管碳酸锂、硫酸镍及硫酸钴产品的销量有所增长,但受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降拖累,2023年公司经营出现亏损。
三年三谋上市,18亿债务难题待解
2022年12月,金晟新能源已首次启动A股上市辅导程序,与中金公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约定中金公司担任金晟新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交所上市的辅导机构。不过,基于市场原因及自身战略考量,金晟新能源在去年8月与中金公司解除了该协议。然而,受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公司于2024年8月终止了A股上市辅导。
随后,金晟新能源转战港股,于2024年12月20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由于申请超过6个月有效期,该申请于2025年6月失效。此次9月3日再度递表,是金晟新能源第二次冲击港交所,也是其第三次尝试登陆资本市场。分析师认为,金晟新能源三年没三谋上市,显示出其对融资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今年5月份,金晟新能源刚刚与湖北黄冈高新区签约,计划总投资超百亿元建设年处理40万吨退役电池的综合利用项目。这一大手笔投资,在公司面临亏损和短期偿债压力的背景下,引发了市场对其资金链的担忧。
截至2025年6月末,金晟新能源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及其他贷款高达18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0.37亿元。
2021年7月-2022年12月,金晟新能源共进行了四轮融资,合计融资额超13亿元,吸引了复星锐正、国调战新基金、达晨资本、基石资本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C轮融资后,金晟新能源的估值一度达到约123.2亿元人民币,成为锂电回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现在,距离金晟新能源最近一次融资,已过去两年半的时间。
申报书显示,金晟新能源主要营收来自“锂再生利用产品”和“镍再生利用产品”,近半年,来自这两项业务的营收占比近80%。且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度较高,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52.7%、41.3%、53.9%及67.3%。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环保在线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