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兵善战:一战德军眼中的英法军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5:33 1

摘要:1917年末、1918年初,德军在调兵遣将,计划于西线发起皇帝攻势之际,也着手对当面的英法军队做了细化到各个师的评估。

1917年末、1918年初,德军在调兵遣将,计划于西线发起皇帝攻势之际,也着手对当面的英法军队做了细化到各个师的评估。

17年9月5日,德军发布了针对西线的116个法军步兵师的评估,虽然此时的法军已经经历了令人失望的1917年春季攻势和随后的大兵变,但整体而言,在德军眼中“仍然必须被视作第一级别的对手”(noch als erstklassige[r] Gegner zu gelten)。

据其估计,43个步兵师为“攻击师”(Angriffsdivisionen),46个为“普通师”(Durchschnittsdivisionen),剩余27个为“阵地师”(Stellungsdivisionen)也就是填线师。

18年1月1日,德军也对西线的75个英军步兵师给出了类似的评级,不过将其划分为五档而非三档。

按照英国前驻德武官杰克·谢尔登在一战论坛提供的材料,这75个师自高到低的评级依次为15个“优秀攻击师”(besonders gute Angriffsdivision)、13个“良好攻击师”(gute Angriffsdivision)、11个“良好普通师”(gute Durchschnittsdivision)、26个“普通师”(Durchschnittsdivision)和10个“一般师”(mittelmäßig Division)。

△左为谢尔登

两相比较,西线法、英两军质量大体相当,但英军数量明显较少且因国内因素补充受限,难怪德军会在随后的“皇帝攻势”里选择英军防御地段作为突破口了……

此外,德军评级也反映出随着本土兵源的劣化,英法军队越发倚重海外兵源。

按照德军的评价,法军的摩洛哥师(摩洛哥师虽然有很多北非人,但并不是摩洛哥人组成的师,而是原本计划在摩洛哥保护国作战的师)以及有色人种师大多被列入“攻击师”,本土部队——尤其是一贯受鄙视的南方部队——总体评价相对较低。

至于英军,其中的15个“优秀攻击师”分别是:

近卫师

第7、9、29、33、51、56、63师

第1、2、3、4加拿大师

第1、2澳大利亚师

新西兰师

由此可见,总体评级最高并非本土部队,而是加拿大军队(以及仅有1个师投入西线的新西兰军队)。

第51师作为苏格兰高地师,其表现也获得了德军认可。

总而言之,4个加拿大师和1个新西兰师全都被列为“优秀攻击师”,5个澳大利亚师里则有2个“优秀攻击师”和2个“良好攻击师”,整体上看都优于已经严重失血的本土部队。也就难怪有本写加拿大军队1917~1918年战况的书会将其誉为协约国的“突击队”了。

来源:古斯塔夫rea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