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4日上午,《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概论》新书首发式在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交流中心举行。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宣部副部长于丽颖、苏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陈兴昌,第六期省、市级红十字会新任职领导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及该书编辑人员参加首发式。首发式由学
9月4日上午,《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概论》新书首发式在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交流中心举行。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宣部副部长于丽颖、苏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陈兴昌,第六期省、市级红十字会新任职领导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及该书编辑人员参加首发式。首发式由学院副院长刘选国主持。
刘选国介绍了《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概论》的编写过程。《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概论》是红十字国际学院教材编写规划中排在首位的一本书,也是“红十字交叉学科基础研究丛书”中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一本书。自2019年12月学院召开第一次教材编写座谈会启动该书编写工作,先后有30多位总会和地方红十字会在职和退休的资深人道工作者参与写作和审核修改,召开过三次专题编审会议,数易其稿。2022年6月,曾以《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讲义》的形式内部刊印,供学院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等培训课程试用。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改后,今年9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前后历时六年。该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原会长彭珮云同志先后两次出席会议,指导该书的编写工作,还亲自动笔修改大纲,审读全书并修改部分章节文字内容。总会原副会长孙硕鹏亲自撰写了第一、二章,总会所有业务部门和直属单位都安排人员参与该书的写作或修改审核。
曾参与写作审稿的于丽颖在首发式上表示,作为一名红十字会的实务工作者,一直希望有一本关于红十字工作方面的理论指导用书,《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概论》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从客观实际出发,介绍了许多红十字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可以为红十字工作者答疑解惑,也将有力支撑红十字的理论研究工作,助推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苏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陈兴昌在致辞中说,从出版角度,《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概论》有三个突出价值。第一,它是一部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的作品,首次全面、系统地构建了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理论框架;第二,它是一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匠心之作,必将为红十字领域的工作者、研究者以及广大志愿者提供权威的理论指导和实用的行动参考;第三,它是一部承载“人文精神”与“时代价值”的精品力作,该书的出版,本身就是一次大规模、深层次的人道主义精神传播。
随后,王汝鹏、陈兴昌为新书揭幕。
总会代表接受赠书
学员代表接受赠书
王汝鹏在首发式上分别向总会和培训班学员赠书。于丽颖代表总会,湖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冷晓君代表培训班学员接受了赠书。
《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概论》系红十字国际学院组织编写(译)的“红十字交叉学科基础研究丛书”之一。该套丛书既是百年红十字运动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成果总结,也是红十字人道事业在实践和红十字交叉学科创建上的探索成果展现;既为红十字运动研究者、人道教育工作者和红十字组织实务工作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为红十字国际学院开展教学提供教学参考书。迄今,该套丛书累计出版了《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概论》《中国红十字运动简史》《国际红十字运动讲义》《人道经济学》《人道伦理学》《亨利·波默罗伊·戴维逊》《中国红十字救援队水上救援培训》及《中国红十字评论》集刊等。
本文转自“红十字国际学院IARC”微信公众号来源:中国红十字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