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学科上】胸痛中心党支部:红色引擎驱动,用“心”护航生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16:44 1

摘要: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医院不断探索“支部建在学科上”,旨在通过将党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力度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医

序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医院不断探索“支部建在学科上”,旨在通过将党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力度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支部建在学科上”之各党支部风采展播,首期为胸痛中心党支部。

胸痛中心党支部介绍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党支部,是建在心血管内科上的党支部。该支部共有中共党员14人,其中硕士11人,高级职称5人。党支部书记陆阳为心血管内科主任,支部委员3人均为高级职称、科室核心管理小组成员。正是这样一支凝聚了科室骨干的“红色引擎”,带领科室团队铸魂强基、守正创新,以“心”驱动生命护航。

陆阳

胸痛中心党支部书记

心血管内科主任

以思想之旗校准学科建设“定盘星”

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让思想建设成为学科建设的“导航仪”。每月固定“主题党日+”模式,将“学思想”与“解难题”相结合。组织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学习讨论”,结合实际医疗工作,聚焦“党建如何引领学科高质量发展”,最终形成“技术攻坚、服务提质、公益先行”三大行动方案。陆阳主任作为支部、学科的“双带头人”,牢牢把握支部及科室建设方向,明确党建不是“软任务”,而是学科发展的“硬支撑”,思想统一激发了行动的力量。

以特色诊疗打造“心”生命防线

党支部坚持“党建+业务”双轮驱动,聚焦心血管疾病救治的“卡脖子”环节,培育出三大特色诊疗品牌,为患者筑牢“心”防线。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发挥定海神针作用,24小时绿色通道“一键启动”心梗救治黄金时间,近三年成功救治急性心梗患者超过600例,极危重症超过60例;复杂冠脉介入“精准战”,特别是在慢性闭塞病变开通技术达到国家级前列;在结构性心脏病方面实现“微创突破”。

支部党员带头与科室成员一起攻关室缺、房缺、卵圆孔未闭、冠状动脉瘘等微创手术封堵治疗,成功治疗多例18岁以下的患者;对于老年、高龄的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成为了预防房颤引发的左心耳血栓导致脑中风的新方案;攻克各种疾病导致的难治性心衰,开设国医大师严世芸传承工作室,运用中药经典方、协定方、中医外治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不断解决技术难题。

以人才之梯托举“心”事业未来

党支部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双带”机制,为学科发展储备“源头活水”。党员骨干当“导师”,科主任牵头成立“党员导师团”,一对一带教,通过“跟台手术+病例研讨+科研指导”定制培养计划,仅用2年就培育了新的手术骨干6人,充实了科室的手术团队。急难险重炼“尖兵”。支部设立“党员攻坚岗”,在胸痛中心复评审、新技术申报等关键任务中压担子,养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急救队伍,仅2年,全科手术例数提升100%,外地来院手术人数提升200%,区、院级人才培养10余人,科研项目提升10余项。

以责任之光照亮“心”服务边界

党支部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对内服务患者、对外普及健康知识作为“必修课”。聚焦患者“急难愁盼”推出“暖心工程”,帮助及教导外地患者办理异地就医,让患者安心诊治疾病,党员率先推出“术后随访党员责任区”,通过微信患者随时能联系到主治医生,出院后更安心。支部组建“红色健康宣讲团”,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医疗咨询等活动,近一年累计举办活动超过50场,做老百姓身边的“心”卫士。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