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了解,今天是4月3日寒食节,明天正好就是4月4日清明节,而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寒食这天起,家家户户就要开始上坟祭祖了。因为老话说“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祖坟要添土”,说的就是寒食节是民间上坟添土的好时节。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由于放假时间原因,上坟
导读:老话“最怕清明雨不停”,明日清明,下雨有何预兆?老祖宗咋说。
“东风催下清明雨,莺老花残又一春”。随着春天的深入,清明节也就到来了。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人们上坟祭祖的日子。
据了解,今天是4月3日寒食节,明天正好就是4月4日清明节,而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寒食这天起,家家户户就要开始上坟祭祖了。因为老话说“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祖坟要添土”,说的就是寒食节是民间上坟添土的好时节。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由于放假时间原因,上坟时间往往都会在清明节当天,但不管哪一天,清明上坟添土的习俗不能丢,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的是孝道精神。
当然,对于清明节而言,民间还一直有“最怕清明雨不停”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明日清明,下雨有何预兆?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清明节期间如果持续下雨,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清明节是春季耕种的重要时期,适量的雨水对农作物生长有益,但过多的雨水会导致土地湿润,影响播种和作物生长。具体来说:
影响播种和作物生长:清明时节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此时如果出现降雨,就会导致春播出现延迟,这样就会导致耽误农时,庄稼作物生长就会延后,很可能会出现收成不佳的情况。
可能导致干旱:清明节下雨可能会预示着后续雨水稀少,导致土壤干旱,影响春播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因为民间有农谚“清明太阳笑,三月草不生”就说明了这一点。
容易引发倒春寒的风险:清明时节虽然天气逐渐变暖,但仍然存在倒春寒的可能性。如果清明节下雨,就可能会加剧低温天气,导致出现倒春寒,这样就会影响庄稼生长和收成。
此外,清明节是个上坟祭祖的大日子,而这天下雨就容易导致上坟出现阻碍,甚至还会导致无法进行烧纸仪式,这样就会对先人产生不敬。因此,清明节这天人们就希望天晴而不是下雨。
其次,对于这一说法而言,民间还有很多的农谚,都能解释这一点,具体如下:
清明天晴不下雨,石头缝里都结谷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清明节这一天不下雨,而且天气晴朗无云,那么就预示着接下来的一年将会风调雨顺,农作物生长条件非常好,甚至连石头缝里都能长出谷物,预示着丰收的年景。
据悉,清明节是春耕的好时机,如果清明节天气晴朗,没有降雨,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将会适宜农作物生长,特别是小麦等作物在清明节期间需要充足的光照,过多的雨水反而会影响其生长。因此,清明节天气晴朗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好兆头,有利于播种和农作物的生长。
清明不明,怕是荒年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清明节这天出现阴雨天,那么可能会预示着当年的农作物收成不好,甚至导致荒年出现。
这是因为清明节当天阴雨连绵,可能会预示着“倒春寒”的到来。倒春寒是一种极端的低温天气,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会影响冬小麦和水稻的授粉和生长,从而导致减产。而且类似的谚语还有“麦怕清明连阴雨”,意思是小麦害怕清明节的连阴雨天气,因为这会降低小麦的产量。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清明节天气晴朗,那么家畜往往就会兴旺。这是因为清明时节天气温暖,有利于家畜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有利于庄稼的生长,从而带来丰收。
而如果清明节下雨,对果树来说是不利的。因为清明时节正是果树开花的时节,而降雨会加剧倒春寒的出现,还会打落花朵,不利于果树坐果。此外,降雨后温度下降,也容易导致果树冻伤减产。
此外,民间还有“清明一日晴,庄稼好收成”、“清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等说法,而这些说法也都说出了清明节晴天要比雨天好。
总之,清明宜晴,谷雨宜雨,“最怕清明雨不停”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言,而且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是晴是雨大家也都可以知道,有兴趣的朋友就可以根据农谚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了。当然,农谚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也需要大家理性看待。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清明节天气的讲究了。话说,你觉得农谚有道理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来源:CL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