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息刚过午夜,王腾本人就在微博甩了句"过去犯了错,接受代价",评论区瞬间涌进上万人,有人唏嘘有人骂,有人惊呼:“雷军挥泪斩马谡?”,还有人翻出他三年前调侃公司保密制度的老段子,这下全成了大型 "真香" 现场。
一夜之间,小米帝国风云突变。
不是手机销量崩了,不是汽车交付翻车,而是那个站在发布会C位、被网友封为“雷军接班人”的王腾,被一纸公告“斩立决”。
9 月 8 号晚上,小米内部群炸了锅。
一份盖着 "职业道德委员会" 红章的通报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开 —— 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因为 "泄密" 和 "利益冲突" 被当场辞退。
消息刚过午夜,王腾本人就在微博甩了句 "过去犯了错,接受代价",评论区瞬间涌进上万人,有人唏嘘有人骂,有人惊呼:“雷军挥泪斩马谡?”,还有人翻出他三年前调侃公司保密制度的老段子,这下全成了大型 "真香" 现场。
谁也没想到,这个当年被雷军亲自面试、38 岁就坐到 21 级高位的 "小米太子爷",会以这么狼狈的方式离场。
从产品经理到集团红人,他曾是小米最快的火箭
2016 年那个夏天,29 岁的王腾拖着行李箱从广东老家北上。在北京小米总部的会议室里,雷军盯着眼前这个眼神发亮的年轻人问:"你觉得小米手机差在哪?" 据说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让他当场拿到 Offer,成了手机部最年轻的产品经理之一。
那时的小米正处在转型期,线下渠道急需拓展。王腾从基层做起,跑遍河南的大小县城,把小米之家开到了三四线城市的核心商圈。有老员工记得,2019 年郑州暴雨,王腾光着脚在积水里指挥门店转移库存,后来那张照片在内部论坛被顶上了热搜。
真正让他崭露头角的是社交媒体运营。作为高管里少有的 "冲浪达人",他总能精准接住网友的梗。2022 年 Redmi K50 预热期,有数码博主爆料 "处理器拉胯",王腾直接在评论区开怼:"不服来测,输了我直播吃手机壳",这条互动当天就冲上了热搜,为新机带来了上亿曝光。
这种 "接地气" 的风格让他一路晋升。2024 年更是开启 "火箭模式":2 月接掌 Redmi,5 月兼管中国区市场,年底就坐上了市场部总经理的位置。要知道小米的职级天花板是 22 级,他只差一步就能摸到副总裁的门槛。
公司年会上,雷军还拍着他的肩膀说:"王腾这小子,懂年轻人,更懂市场。"
泄密成习惯?那些年被他提前曝光的手机
熟悉王腾的人都知道,他有个 "老毛病"—— 管不住嘴。
最早出圈的是 2022 年那次。当时他刚调任河南分公司总经理,在微博跟网友闲聊时随口一句 "K50 下个月见",直接把原定保密的发布时间捅了出去。小米内部炸开了锅,最后以 "二级泄密" 论处:警告处分、扣发奖金,还取消了当年的晋升资格。
可这并没让他收敛。转过年来,雷军在直播里吐槽:"我们王腾啊,泄密罚款都快成公司 KPI 了。" 镜头里的王腾在台下嘿嘿笑,手里还举着个写着 "我错了" 的牌子。网友们看得乐呵,觉得这是小米高管的 "反差萌",却没人意识到,这种把泄密当玩笑的态度早已埋下隐患。
最讽刺的是今年小米 15 发布前。产品经理魏思琪特意送了他件印着 "谨言慎行" 的 T 恤,王腾还大大咧咧穿去开了发布会。谁能想到半年后,这个总把 "保密" 挂在嘴边的人,会因为同一个问题彻底栽了跟头。
据内部消息,这次泄露的可不是简单的发布时间。王腾手里攥着 Redmi 下半年的核心牌:K90 系列的定价策略、线下渠道的返利政策,还有小米砸了上亿研发的 AI 营销方案。这些信息一旦外流,竞争对手就能精准卡位,直接影响近 60% 的手机出货量 —— 这可不是当年罚 5000 块能摆平的事。
从 "代价" 到否认,24 小时反转的舆论场
通报发出的第一时间,王腾的回应相当干脆:"接受该有的代价"。不少人觉得这是 "认栽了",评论区里 "可惜"" 唏嘘 " 的声音占了主流。
小米的动作干净利落——封号、撤认证、全平台清场。快手直接封禁,微博认证取消,仿佛要从数字世界里彻底抹去这个名字。
但转过头来,他的语气就变了。
"说我卖机密收了 187 万?纯属造谣!"9 月 9 号中午的微博长文里,王腾逐条反驳网传信息,否认向外部机构泄露小米汽车的定价和供应链数据。他承认自己 "有失职",但强调绝没收钱,还晒出了报警记录的截图。这话听着像认错,实则暗藏锋芒——我没错那么大,你们小题大做,卸磨杀驴!
这下舆论彻底分裂了。
有人翻出 2023 年那三个被开除的员工案例 —— 当时他们因为参加外部研讨会瞎爆料,不仅丢了工作,还被公司告上法庭。对比之下,王腾的 "利益冲突" 到底指什么,成了最大的谜团。
数码圈的猜测五花八门:有人说他可能帮友商参谋过营销方案,有人猜是亲属在供应链公司任职,还有人扒出他名下有两家科技公司,怀疑用了小米的资源。但这些说法都没实锤,小米官方也咬死了 "不回应细节"。
倒是一些老米粉看得通透:"不管真相咋样,泄密这事儿他确实没少干。以前觉得好玩,真捅了大篓子才知道后怕。"
但别忘了,小米不是慈善机构,雷军也不是温情老板。
9月9日一早,雷军照常发健身照,宣传小米YU7。这态度很明确:树已砍,风欲静。
少帅离场后,小米的保密课还没上完
王腾走得突然,留下的摊子却不小。
Redmi 团队连夜开会调整计划,原定 9 月中旬的 K90 预热被紧急叫停。有经销商透露,原本跟王腾敲定的国庆促销方案也得重新审批,"感觉整个节奏都乱了"。要知道 Redmi 可是小米的基本盘,每年贡献近 2 亿台出货量,任何闪失都可能影响全年业绩。
更棘手的是人心。不少员工在内部论坛感慨:"以前觉得王腾哥接地气,现在才明白规矩就是规矩。" 有人贴出刚入职时签的保密协议,那上面明明白白写着 "泄露核心数据可解除劳动合同",只是以前没人当真。
其实小米的保密红线一直都在。去年那三个因为参加外部研讨会被开除的员工,就是因为触碰了 "不得擅自披露未公开信息" 的条款。只是王腾的案例太特殊 —— 他既是高管,又是 "网红",这种双重身份让很多人模糊了玩笑和违规的边界。
现在再翻雷军当年的话,"王腾泄密罚款" 的调侃里,多少藏着些纵容的意味。就像网友说的:"如果第一次泄密就严肃处理,可能就没今天这事儿了。"
这场风波还没结束。王腾的离职证明上写着 "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这意味着他可能无法拿到补偿金,甚至可能面临后续的法律追责。
而小米,除了要稳住 Redmi 的市场,更得重新给全体员工上一堂 "保密课"—— 毕竟在商战里,一句无心之言,可能就是千万损失。
所以,这场风波没有赢家。王腾丢了前途,小米丢了人心,粉丝看了笑话。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