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日本这个国家总给人一种矛盾的感觉,一边想彻底甩掉亚洲老大哥的影子,搞什么脱亚入欧,一边又离不开从中国传过来的汉字。到现在,除了中国,日本是全球唯一还在正式使用汉字的国家,其他像韩国、越南,早都扔掉了。为什么日本这么纠结?咱们得从头说起,看看历史怎么一步
说实话,日本这个国家总给人一种矛盾的感觉,一边想彻底甩掉亚洲老大哥的影子,搞什么脱亚入欧,一边又离不开从中国传过来的汉字。到现在,除了中国,日本是全球唯一还在正式使用汉字的国家,其他像韩国、越南,早都扔掉了。为什么日本这么纠结?咱们得从头说起,看看历史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先聊聊汉字怎么跑到日本去的。早在公元1世纪,东汉时候,日本列岛上的小部落派人到中国洛阳朝贡,皇帝刘秀给了他们一枚“汉倭奴国王印”,这玩意儿上头刻的就是汉字。那时候日本还没自己的文字,靠刻木头或结绳记事,汉字对他们来说新鲜得像外星科技。到了公元285年,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派学者王仁过去,带了《论语》和《千字文》,教日本太子读书。从这儿开始,汉字在日本上层圈子流行起来,贵族们用它写书、记事。
日本的史书《日本书纪》和《古事记》全是用汉字写的,可见汉字扎根多深。8世纪,日本大化改新,学唐朝建制度,汉字成了官方工具。佛教传过去,佛经也是汉字的,僧人成了汉字专家。空海和尚从中国留学回来,简化汉字草书,搞出平假名;吉备真备简化楷书,发明片假名。这些假名本质上还是汉字的变形,不是原创。
现在转到脱亚入欧这事儿。19世纪中叶,日本被美国黑船敲开门,1853年佩里舰队来,逼签条约。幕府倒台,1868年明治维新启动,日本想变强,就喊出脱亚入欧口号。福泽谕吉1885年写《脱亚论》,说日本得脱离亚洲落后圈子,学西方,不然跟中国一样挨打。他看不起当时的中国,觉得汉字是老古董,挡了现代化路。知识分子们分成派系:罗马字派想用拉丁字母,假名派想全用假名,造字派想自己发明新字。反正都想踢开汉字。
政府也动真格。1866年,有议案建议废汉字,用罗马字,但阻力大,没成。明治后,1883年罗马字协会成立,推动学校教拉丁字母。1900年,中小学汉字限到1200个,1902年设国语调查委员会,统计汉字用量。1923年出《常用汉字表》,定1962字。1910年首相原敬提减少汉字论,慢慢减频率。这些努力看着热闹,但汉字没动摇,因为日语结构依赖汉字表意,纯假名写出来歧义一大堆,读着费劲。
二战时候,日本军国主义上台,一边侵略中国,一边还用汉字喊“大东亚共荣圈”“一亿玉碎”。军部觉得保留汉字能帮他们在亚洲殖民,取代中国地位。1940年限武器名汉字1235个,1942年标准汉字表2528字。讽刺的是,最恨中国的军阀,反而挡了废汉字的路。
1945年日本败了,美国麦克阿瑟接管,想彻底罗马化日语,控制思想。1946年出《当用汉字表》,1850字。作家志贺直哉甚至说废日语,用英语。但日本人自尊心强,战后经济起飞,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民族自信回来了。1965年国语审议会宣布,全废汉字不可能。1981年改《常用汉字表》,加到2136字。2010年又扩充,现在日本常用汉字就是这个数。
为什么日本废不了汉字?韩国有谚文,1443年世宗大王发明,成熟独立,能扔汉字。越南被法国殖民,1884年罗德设计拉丁字母喃字,殖民者强推,就废了。朝鲜半岛和越南去汉字后,史书难读,法律歧义多,姓氏乱,但他们扛住了。日本假名系统是辅助汉字的,没汉字日语就碎了。调查显示,71%日本人觉得汉字不可缺。高端领域如公文、新闻、论文,汉字比例高,因为简洁准。
脱亚入欧在经济上帮日本成了发达国,但文化上没彻底。明治维新学西方制度、科技,战后美国改造社会,但汉字这根亚洲脐带剪不断。日本人一边学英语借词,一边守汉字文化,每年评“年度汉字”,清水寺主持,源头是唐朝鉴真和尚。汉字不光是工具,还是象征,丢了等于丢历史。
其实,日本从汉字受益多。明治时用汉字译西方概念,如“经济”“民主”“科学”,这些词倒流回中国,帮新文化运动。日语词汇55%是汉语借词,证明汉字生命力强。日本网民组“汉字党”,维护地位。相比英语26字母简单,汉字表意强,日本人羡慕中国人天生会汉字。
负面看,福泽谕吉推动侵略心态,导致日本军国主义祸害亚洲。他鄙视中国,影响深远,但日本没完全脱亚,反倒在东西方夹缝里分裂。护照用小篆汉字,家族地位高的人汉字写得多。汉字教育用中国典籍如《论语》《三国志》,日本三国文化浓厚,仅次中国。
右翼如百田尚树想去汉字教育,怕对中国好感,但文化共同体已成。东亚借汉字连一起,历史穿透国界。越南韩国现在又想证明汉字非中文,逻辑可笑,源于不愿认藩属史。但日本不同,接受汉字深,废不了。
来源: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