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色列不声不响,突然大老远跑去卡塔尔,把美国的盟友卡塔尔给炸了!特朗普紧接着就表态支持,这一唱一和的,摆明了是要搞大事,这下中俄伊三国恐怕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以色列不声不响,突然大老远跑去卡塔尔,把美国的盟友卡塔尔给炸了!特朗普紧接着就表态支持,这一唱一和的,摆明了是要搞大事,这下中俄伊三国恐怕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事情发生在9月9日凌晨,哈马斯的几个头目正在多哈开会,讨论前一天特朗普刚提出的停火方案。结果会还没开完,以色列的导弹就到了。据以色列军方后来透露,他们这次出动了15架飞机,投下了10多枚炸弹,目标非常明确——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的办公室。
袭击击一共造成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哈马斯流亡领导人的儿子。不过哈亚本人据说逃过一劫,这让以色列的“斩首行动”算不上完全成功。
消息传出后,各方反应都很激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开点点名批评,说这是对卡塔尔“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侵犯”。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更是气得不轻,直接给这次袭击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还说“整个地区必须对这种野蛮行径作出回应”。
以色列这边倒是很硬气,总理内塔尼亚胡立马站出来表态,说以色列对这次行动“全权负责”。言下之意就是:没错,就是我们干的,怎么样?
不过值得玩味的,还是美国的表态。爆炸发生几小时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出来发言了。他先是撇清关系,说这不是他的决定,美方只是事先得到了通知,还指示人员向卡塔尔发出了警告,但“太晚了,没能阻止”。特朗普强调卡塔尔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在盟友领土上搞轰炸“不利于任何目标”。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声称:“消灭哈马斯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漂亮话谁都听得明白,表面上批评以色列越界,实际上一句“消灭哈马斯”就给整场行动定了性。一句话既安抚了卡塔尔,又给以色列撑了腰,还为自己留足了后路。美国这一手,玩得确实老练。
明眼人都看得出,以色列这次远距离打击,绝不是一时冲动,他们显然吃准了特朗普的脾气。跟奥巴马、拜登时期不同,特朗普对以色列几乎可以说是“放手不管”,甚至默许“先斩后奏”。
这次以色列选择在美国盟友的领土上动手,就是在测试底线,结果特朗普的反应基本符合以色列的预期。虽然嘴上说了几句“不支持”,但实际行动半点没含糊:没有制裁、没有谴责,反倒传出消息,美国正积极推动与卡塔尔签署新的防务协议,美其名曰“加强安全保障”。
可谁不知道今年5月,卡塔尔才刚跟美国签下一笔天价军购,总价2435亿美元,买的全是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这头炸完那头卖,分明就是先制造威胁,再提供保护,最后卖武器赚钱,美国人这生意经念得真是响。
现在,压力已经甩到了中俄伊这一边。
伊朗那边最紧张,以色列这次跨境打击摆明是在传递信号:只要美国不反对,我们想打哪儿就打哪儿。据伊朗媒体报道,德黑兰已经开始重新评估跟海湾国家的关系了,生怕哪天炸弹就落到自己头上。
俄罗斯也不轻松,乌克兰的事儿还没完,现在美国又在中东搞新动作,这让莫斯科必须两头兼顾。而且美军加强与中东国家的防务合作,明显是在扩大区域影响力,甚至不排除为下一步对俄战略布局做准备。
中国虽然离得远,但也不能置身事外。这些年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带一路”跟不少中东国家都有合作。美国突然重新强化中东军事存在,明摆着就是要挤压中国的空间。特别是在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美军的存在肯定会影响这些国家跟中国合作的积极性。
自从特朗普再次上台以来,他在中东的政策确实比前任激进不少。
以往美国还多少约束一下以色列,现在却是大开绿灯。这次空袭清楚表明:美国正借以色列这只“手”,来维护自己在中东的地位。
当然,这么干风险也不小。军事手段用多了容易失控,到时候引发更大规模冲突,对谁都没好处。而且通过制造紧张来维系盟友关系,本身就不太稳定,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特朗普似乎已经做好了承担这些风险的准备。
眼下中东这个局面,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压力来到了中俄伊这边——怎么出招、如何回应,将直接决定下一阶段中东乃至全球地缘格局的走向。
来源:媒体人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