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观李成之寒林平野图后长歌》卷高清大图完整版欣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14:28 1

摘要:在浩瀚的中国艺术史长河中,文徵明以诗、文、书、画的全才之姿,成为明代艺术的璀璨明珠。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行书佳作《观李成之寒林平野图后长歌》卷,探寻其中的艺术奥秘。这幅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与谢时臣的画作构成《倣李成寒林平野文徵明题长歌合卷》 ,书画

在浩瀚的中国艺术史长河中,文徵明以诗、文、书、画的全才之姿,成为明代艺术的璀璨明珠。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行书佳作《观李成之寒林平野图后长歌》卷,探寻其中的艺术奥秘。这幅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与谢时臣的画作构成《倣李成寒林平野文徵明题长歌合卷》 ,书画合璧,相得益彰。

文徵明生活在明朝,诗文书画俱佳,是“明四大家”之一。他的绘画师从沈周,而书法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这幅《观李成之寒林平野图后长歌》卷,有着一段有趣的创作背景。谢时臣,一位善画山水、得沈周法的画家,他携纸向文徵明索书。文徵明在观赏毛氏所藏李成的《寒林平野图》后,有感而发,挥毫写下这首长歌。而谢时臣将文徵明的书法珍藏了十二年,直到嘉靖丁未(1547年)才追仿李成的风格作图以配,至此,书画合卷完成,一段艺术佳话就此流传。

从书法风格来看,此卷行书大字,每字约五寸大小,明显带有黄庭坚书法的影子。黄庭坚书法以长枪大戟、纵横开张的风格著称,文徵明在书写此卷时,借鉴了这种风格,笔画舒展,气势连贯。然而,也有观点认为,相较于黄庭坚的雄强笔力,文徵明在此卷中的笔力稍显柔弱。但这也正是文徵明书法的独特之处,他在继承黄庭坚风格的同时,融入了自己温润儒雅的气质,使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平和、秀逸的美感。笔画之间,牵丝映带,顾盼生情,既有着行书的流畅性,又不失楷书的严谨法度。比如“中”“丞”等字,竖画挺拔有力,收笔处略作停顿,体现出书法的力度;而“我”“寒”等字,笔画的转折处圆润自然,毫无生硬之感,展现了文徵明高超的用笔技巧。

再看内容,长歌是文徵明对李成《寒林平野图》的感悟与赞叹。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目睹毛氏所藏的那幅李成原作,但通过文徵明的文字,也能领略到李成画作的神韵。“笔力简远超凡庸”,短短一句,便将李成画作的高超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对那幅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画作充满遐想。

文徵明的《观李成之寒林平野图后长歌》卷,不仅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的交融。它让我们看到了明代文人之间的交往与艺术传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作为书法爱好者,每次欣赏这幅作品,都仿佛能与文徵明对话,领略他的才情与心境。如果你也对中国传统书画感兴趣,不妨深入研究这幅作品,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与感悟。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