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中国光博会)将于2025年9月10 - 12日亮相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展会延续“全产业链覆盖”核心优势,覆盖八大核心领域形成产业矩阵。光模块作为信息通信的关键部件,在此背景下,其行业发展态势值得深入剖析与展望。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中国光博会)将于2025年9月10 - 12日亮相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展会延续“全产业链覆盖”核心优势,覆盖八大核心领域形成产业矩阵。光模块作为信息通信的关键部件,在此背景下,其行业发展态势值得深入剖析与展望。
光模块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以及光通信设备等细分领域。其中,光芯片作为光模块的核心组件,负责光电转换功能,尤其是高端有源光芯片(如激光器芯片和探测器芯片)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主要由国外厂商主导。光器件分为有源光器件(如光电探测器)和无源光器件(如光纤连接器),这些器件经过封装和优化后集成到光模块中。光模块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和电信网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高速率、低延迟光模块的需求显著增加。
光模块的分类依据传输速率、用途和封装形式。在传输速率方面,从1Gbps到400Gbps及以上的光模块,应用场景逐步扩展至数据中心、广域网以及高数据流量环境。按用途划分,光模块适用于以太网通信、SONET/SDH网络和光纤通道网络等不同场景。在封装形式上,SFP、SFP+、QSFP-DD、XFP、CFP和COBO等类型各具特点。例如,SFP支持热插拔,广泛用于以太网和光纤通道通信;QSFP-DD作为QSFP的升级版,提供更高的端口密度和带宽;COBO则为光纤到户(FTTH)应用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这些分类和用途体现了光模块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全球及中国光通信组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约为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2024年预计达到108亿美元。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21亿美元,2027年突破150亿美元。
数据来源: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在中国市场,2022年光模块市场规模达489亿元,同比增长17.83%;2023年约为540亿元,2024年预计达到606亿元,2025年有望接近700亿元。
光模块产业链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关键环节,各环节分工明确且紧密协作。
上游:核心原材料供应商
上游主要包括光芯片、电芯片、光器件、PCB(印刷电路板)、结构件和外壳等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光芯片作为光模块的核心部件,技术壁垒高,目前主要由境外企业主导,如Lumentum、Broadcom、Coherent和Finisar等国际巨头;国内企业如源杰科技、长光华芯、光迅科技和海思半导体正在逐步提升竞争力。在电芯片领域,Inphi、MACOM和Analog Devices等公司在高速DSP芯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亿芯源等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光器件环节由天孚通信、腾景科技和昂纳科技等企业提供,涵盖有源和无源器件,是实现光信号处理的关键组件。
中游:光模块制造与封装
中游为光模块制造与封装环节,属于技术密集型领域。中国企业在此环节已具备较强的全球竞争力,代表企业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和剑桥科技等。这些企业负责将上游元器件集成封装成完整的光模块产品。国际厂商如II-VI(现为Coherent)、Finisar和Avago也参与竞争,但近年来中国厂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尤其是在以太网光模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下游:应用端客户
下游应用端高度集中,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三大类客户。电信市场的主要客户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等运营商,采购模式包括直接采购或通过华为、中兴、诺基亚和爱立信等设备商进行集成采购。数通市场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领域,主要客户为Google、Microsoft、Meta、AWS、阿里云、腾讯云和字节跳动等大型互联网和云计算企业,它们对高速率、低功耗、高密度光模块的需求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光模块行业展现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中国企业在该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中游制造环节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然而,高端光芯片依赖进口的问题仍需重点突破。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光模块行业将继续朝着更高带宽、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为信息通信领域的革新贡献力量。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
来源:行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