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兴安岭南麓,汤旺河畔,沿着新修整的柏油路前行便能抵达风景秀美的金山屯镇乐园村。走进这个仅有264名常住人口的小村子,统一规整的院落,道边栽着茂盛的寒地玫瑰,目之所及不见半分杂物,一切都是干净整洁的舒心模样。
小兴安岭南麓,汤旺河畔,沿着新修整的柏油路前行便能抵达风景秀美的金山屯镇乐园村。走进这个仅有264名常住人口的小村子,统一规整的院落,道边栽着茂盛的寒地玫瑰,目之所及不见半分杂物,一切都是干净整洁的舒心模样。
谁曾想,眼前这个伊春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示范村,竟饱受环境“脏乱差”的困扰。
“看别人家干干净净的,要是自家院里不干净,给游客看去了,就是给村子丢脸,谁脸上都挂不住。”村民陈强一边将生活垃圾分类投入垃圾箱一边说。
村民们的思想转变源于几年前乐园村“两委”对人居环境治理新模式的坚定探索。
乐园村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回忆起当时,村支书王立国掏出手机翻出来许多旧照片,破旧水泥路上一下雨就出现的大小水坑、道边随意摞着的柴草垛和玉米棒、浊污水体上漂着的塑料袋……“比起这些问题,让我们最头疼反而是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改掉之前的生活陋习。”作为一个典型的林业转型村落,乐园村和大多数同类村子一样,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村民构成以老人居多,他们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环保意识并不强,垃圾扔在门外的垃圾堆,各类污水直接排入大河里,根本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村“两委”开始从老村民们看重的“村规”切入,原有的村规民约很宽松,没有什么约束效力,于是让村民自己定出一版“村规”就成了乐园村环境整治的第一步。
村规民约修订工作正式启动,村委成员挨家挨户走访,面对面询问并记录村民们关于环境整治的意见建议。还将问题整理成问卷,在线上征集在外的村民的想法。最终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更具体的《乐园村村规民约》形成了,明确了“门前三包”责任、公共区域管护等12条具体条款。这份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镇政府备案的“村规”,被张贴在村内公示栏、村委会会议室等醒目位置,成为村民必须遵守的铁规矩。
为让村民用行动认真践行这份约束,乐园村拿出铁杵磨针的精神进行宣传推进。村广播每天早晚都会播放村规民约音频,给村民“磨耳朵”。面对思想守旧的老村民,党员干部、网格员组成“宣传小分队”,一次次面对面讲解环境整治要求,解答各种疑问。村干部带头守约的同时加强监督,不定期开展环境巡查,发现违反村规的行为立即制止并对村民进行补充教育。
多管齐下,村民们的文明习惯在逐步养成,乱堆乱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大幅减少,连曾因柴火垛占道而总被作思想工作的陈大爷,在看到村子切实的变化后也成了村规的宣传员。村民们的自治能力也在持续提升,通过参与村规民约制定、执行、监督全过程,村民民主意识、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思想的改变,给乐园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里的陈年垃圾全部清零,主干道、沟渠每日清扫,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同时,村子里的基础设施也在提档升级,新建好的污水管网让河水更清澈,路面改造后拓宽的主道方便了秋收运粮与日常出行,院落改造将原本“里出外进”的院墙统一修成规整模样,让出来的空间种上的花草让村子更美……
“之前忙没回来,今年回来的时候我都快不敢认了,没想到会变得这么美!”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刘丽华由衷感叹。
乐园村大力发展民宿产业。
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配合绿水青山的自然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乐园村也借机开设了民宿和农家乐。目前,全村已有26间民房投入民宿运营,并以每日300元的房价创下了良好的销售效果,赢得了各地游客的认可。“预计今年这些民宿能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的收益!”王立国激动地说。
如今的乐园村,正沿着村规民约铺就的善治之路,奔向更美更富的未来。未来,乐园村将进一步拓展村规民约的应用场景,让这“治村法宝”在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领域发力,书写美丽乡村新篇章,为文明中国的建设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采访报道组:张丹)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