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31日,老铺黄金( HK:06181 )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显示,2024年销售业绩( 含税 )达98亿、同比增长166.4%;净利润14.7亿、同比增长254%。
作者|Eastland
头图|视觉中国
2025年3月31日,老铺黄金( HK:06181 )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显示,2024年销售业绩( 含税 )达98亿、同比增长166.4%;净利润14.7亿、同比增长254%。
2025年一季度,老铺黄金涨幅高达202%;财报公布后的4月1日,单日上涨139元( 涨幅达19.07% )、成交额近25亿港元。
定位高端、门店仅36家( 截至2024年末 )的老铺黄金自带“神秘面纱”。上市不满一年,从发行价40.5港元到868港元,涨幅高达2043%,愈发让人感到神秘。
毛利润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足金镶嵌产品占比超过60%
老铺黄金创立于2009年,是中国珠宝市场唯一专注设计、生产、销售古法黄金的品牌,亦是《古法金饰品》、《古法金镶嵌钻石饰品》等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拥有近2000项原创设计、超过1300项著作产权。
老铺黄金产品可分为足金饰品、足金镶嵌两大类。
由于纯金偏软,钻石珠宝普遍采用K金( 18K金纯度为75% )为底材。
2019年,老铺黄金颠覆性地推出足金( 纯度不低于99% )镶嵌产品。镶嵌产品款型丰富、更能体现独特的匠心,毛利润率比足金产品高7到9个百分点。
2021年,足金产品贡献销售额的52.1%;到2023年这个比例降至43.9%;2024年H1,足金产品占比39%,足金镶嵌产品占比61%。
2023年,中国经济彻底摆脱疫情影响,老铺黄金营收开始腾飞:2023年净营收( 不含税 )31.8亿、同比增长146%;2024年净营收85.1亿、同比增长167%。
镶嵌产品占比一路升高,折射出消费者认知的改变——买的不是黄金,而是以黄金为载体的高端工艺。
2)全线“一口价”
中国黄金珠宝零售中,主流定价方式为“按克重计价”,即根据每件饰品上的克重标签乘以当日金价再加上按克收取的工费( 工艺简单的饰品每克20~30元 )。商品价格随金价波动, 购买者或多或少有“炒金”心态。
老铺黄金全线产品均为“一口价”。既根据款式、工艺复杂程度等因素,为每件饰品定价,克重仍然是重要的定价指标,但被弱化了。
招股文件披露,2023年24.3%的足金产品价格在1万至5万元之间;13.4%的产品价格在5万至25万元之间;镶嵌产品中40.7%在1万至5万元之间;5.6%在5万至25万元之间。
下图是淘宝“老铺黄金旗舰店”一款商品——“花丝如意圆满吊坠”标价为40180元,金重约32克,每克价格为1256元。右边是某国际品牌的手包,标价65,650元。
奢侈品讲究经典、极致、传世。下图中两件产品,谁更经典,谁更极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至于传世则没有可比性——人类灭绝一亿年后,黄金仍然熠熠生辉。
过往四年,老铺黄金毛利润率保持在41%以上,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十几个百分点。
按克重定价未免“简单粗暴”,类似出版社按重量卖书,LV按皮革使用量卖包。任何奢侈品牌都不可以按材料价格、用量定价,“一口价”是老铺黄金的必然选择。
按克重定价,永远无法摆脱金价波动对业绩的冲击。老铺黄金采用“一口价”,淡化买家对克重、金价的关切。金价上涨时,顺势提高产品售价,买家不会有任何异议;暂缓提价则凸显产品价值,提高销量;金价下跌时,可以不降价,正如LV包不会因皮革降价而降价,赚取更多利润。
盈利能力
蓝色折线代表毛利润( 率 )、彩色堆叠柱代表费用( 率 ),蓝色淹没彩色方可录得经营利润。
蓝色越是高高在上,标的公司绩优股成色越足:
2023年,毛利润13.3亿、毛利润率41.9%;销售费用5.8亿、费用率18.2%;行政/研发费用1.8亿、费用率5.6%;总费用7.6亿、总费用率23.8%,距离毛利润率18.1个百分点;
2024年,毛利润飙升至35亿、毛利润率41.2%;销售费用12.4亿、费用率降至14.5%;行政/研发费用2.9亿、费用率3.4%;总费用15.3亿、总费用率18%,距离毛利润率23.2个百分点;
销售及分销开支中,排名前三的是员工成本、购物中心及平台佣金、租金,合计占比约70%。以2023年为例:
员工开支1.73亿、占营收的5.4%;
佣金支出1.63亿、占营收的5.1%;
租金支出1.1亿、占营收的3.4%;
以上三项支出合计4.2亿、占营收的13.9%( 2023年为15.6% ),占销售费用的76.3%。
注意“佣金”与“租金”的区别,前者与销售额挂钩,后者是“一口价”。
既然分成,就要让对方知晓销售金额,最好的制度安排莫过于由对方收款,扣下佣金后再转给己方。老铺黄金财报中“贸易应收款”由此而来。2023年余额3.67亿、账龄1个月内的占比达90%( 购物中心收取的零售付款,将在30天或60天内付予铺黄金 );2024年余额8.01亿、账龄1个月内的占比80%、账龄1至2个月的占比9%。
“购物中心及平台佣金”这个表述很有意思,说明部分购物中心与老铺黄金采取的是分成结算( 即按门店销售金额的某个百分比收取 ),而非固定租金。顶级购物中心愿意分成,某种程度上是对老铺黄金的认可。
2023年佣金占销售费用的28.1%,2022年提高7.6个百分点。
增长路径
研究零售无非从场、人两个维度入手。
老铺黄金的货以摆件( 如意、文玩 )、容器( 碗、壶 )、宗教( 佛像 )三大类产品为主。
下面从场、人两个维度分析老铺黄金的成长空间。
1)场
老铺黄金以沉浸式场景支持和精细化高客运营。
截至2024年末,老铺黄金在15个城市开设了36家自营门店,全部位于头部商业中心( 其中5家位于SKP,11家位于万象城 )。
全线产品一口价,令老铺黄金享受远高于同行的溢价。售价1~5万元的产品占比达65%、5~25万元产品占比19%。招股文件披露:除极个别情况,新开门店盈亏平衡期仅为1个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所有知名珠宝品牌( 含国际、国内 ),老铺黄金2024年单个商场收入、坪效跃居第一。在许多头部商圈实现了对国际一线奢侈品的超越。
截至2024年末,LV/卡地亚/老铺黄金门店数分别为95家、76家、36家。从一线/新一线城市顶级商场对高端品牌的容纳数量而言,老铺黄金在中国大陆至少能再开30家店。
中国大陆以外,老铺黄金已着手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开设门店,然后逐步向亚洲其他国家拓展。其中,日韩的潜力比较大( 卡地亚在日本有33家门店 )。
预计2025年、2026年,老铺黄金每年新增门店10家。
2)人
招股文件披露,截至2023年末,“忠诚会员”人数超过8万名,分为四档:年消费1百万以上者贡献营收的15.9%、年消费30万~100万元者贡献营收的10.8%、年消费5万~30万元者贡献营收的29.7%、年消费5万元以下者贡献营收的39.6%。
截至2024年末,老铺黄金“忠诚会员”已增至35万。
与久负盛名的国际大牌相比,老铺黄金会员的消费潜力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综合公开资料,LV中国VIP门槛是年消费40W,VIC门槛是年消费100W;Dior中国VIP、VIC门槛分别为30万、100万;香奈儿VIC门槛是年消费300万;爱马仕VIP门槛是100万、VIC门槛年消费1000万……
奢侈品是国宝
奢侈品是老欧洲唯一可以碾压美国的领域:
法国奢侈品行业2022年出口额达700亿欧元,占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的近20%,其中LVMH集团单贡献110亿欧元。奢侈品成为法国贸易顺差的关键来源。
意大利则以皮革、纺织和高端家具出口为主,其奢侈品牌占据全球高端面料市场60%以上份额。
法国奢侈品行业直接或间接支撑超100万个就业岗位,仅路易威登、爱马仕等头部企业每年纳税额即超45亿欧元。
意大利家族工坊模式( 如Gucci、Prada )通过产业集群保留传统工艺,带动中小型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就业贡献占制造业总岗位的12%以上。
除直接创造就业,奢侈品还对旅游、时尚、艺术等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显著。例如,法国奢侈品门店吸引全球高净值游客,间接推动旅游业收入增长约8%。
从科技到经济,欧洲早已被美国超越,但凭借丰富的人文传统打造出众多享誉世界的奢侈品牌。
爱马仕前身是1837年开设在巴黎的小具店,产品在欧洲王公贵族中逐渐风靡。直到19世纪末,主要产品只有马鞍、缰绳。20世纪20年代,爱马仕将产品拓展至手提袋、旅行袋、手套、皮带、珠宝、笔记本以及手表、烟灰缸、丝巾等产品。1922年更名为Hermès。
LV的前身是1854年路易·威登夫妇在巴黎开设的店铺,1885年在伦敦开设了一间分店,1896年开始采用现名。
论传统文化底蕴,中国绝不在欧洲之下。与其他奢侈品相比,足金产品保值性更高,古人为今人留下无比丰富的遗产:
曾侯乙墓( 春秋时期 )出土的大量金器,采用锤揲、范铸、鎏金、镶嵌等工艺。秦汉时期工艺更加丰富,焊接、掐丝被广泛应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出现带有宗教寓意的、镶嵌宝石的“创新”黄金工艺品;
隋唐时期,中国黄金工艺达到鼎盛,各工艺技术高度成熟,如錾刻、捶打、模冲。
宗元明清各代,黄金工艺继续进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注重审美而非刻意炫技,根据不同场景或庄重或华丽,或豪放或富有生活情趣;二是探索与多种材料结合如宝石、玉、珐琅、珍珠等;
故宫博物院藏有2400多件金器。
数千年传承积淀,为中国黄金工艺品提供了举世无双的底蕴,绝非LV、爱玛氏可比,这是 老铺黄金们打造享誉世界国宝的底气。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
来源:金钱猎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