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问孩子在国际学校的学费刚交了怎么办;有人担心老婆的工作签证快到期了,是走是留?这些原本在大公司里捧着“金饭碗”的人,一夜之间,未来的路变得模糊不清。
韩国工程师的微信群里,消息一条接一条地弹出来。
有人问孩子在国际学校的学费刚交了怎么办;有人担心老婆的工作签证快到期了,是走是留?这些原本在大公司里捧着“金饭碗”的人,一夜之间,未来的路变得模糊不清。
他们为什么这么慌?
因为一道来自美国的公文,直接关系到他们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三星、SK海力士、还有刚被SK海力士收购的英特尔大连厂,都被从一张叫“经验证最终用户”的名单上划掉了。
这个名单听起来很绕口,但意思很简单。
你在中国想生产更高级的存储芯片,不行了。
想给生产线增加新设备、想升级技术?要先排队,看美国的脸色,而且只批准你修修补补,不让你扩大生产。对于靠技术迭代吃饭的半导体行业来说,这等于断了未来的路。
这事对SK海力士的打击有点大。他们刚花了90亿美元把英特尔在大连的工厂盘下来,钱花出去了,新的设备和技术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一张纸就让这一切按下了暂停键。
为了这事,韩国企业的高层们坐不住了。三星的当家人李在镕,几次往返华盛顿,西装跑皱了,通行证还是没拿到。SK海力士那边,甚至把美国半导体协会的前主席都请出山当说客。
他们游说的话术很直接,说“我们生产的芯片,最后也是卖给苹果、戴尔这些美国公司的消费者啊”,想以此打动白宫。
可得到的回复只有一句—“国家安全”。
这四个字,像一堵墙,挡住了所有的解释和请求。就在韩国人焦头烂额的时候,另一边的景象却完全不同。
国内的设备厂商,电话被打爆了。
中微、北方华创、拓荆科技这些公司的工程师,国庆假期都取消了,生产线上的灯光彻夜不熄,工人们三班倒,机器连轴转,就为了赶订单。
合肥的长鑫存储,直接把国庆七天假变成了“产能冲刺周”。老板在工作群里发红包,鼓励大家加班加点,谁这时候提休假,谁就可能掉队。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直接。
美光科技,作为美国本土的存储芯片企业,股价一下子涨了7%。而三星和SK海力士的股价,应声下跌,双双跳水超过4%。市场用钱,直接表明了对这件事的态度,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一目了然。
这一切早就写好了价格,会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存储芯片的现货价格,马上就涨了3%。苹果、戴尔、特斯拉这些大公司的采购部门,估计连夜都在开会,一边骂,一边想办法调整预算。手机可能要涨价,电动车缺芯的问题可能更突出。
那韩国人怎么办呢?
留给他们的路好像只有两条,但哪条都不好走。第一条路,是把在中国大陆的生产线,整个搬走。搬到哪里去?比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州,或者越南。
但这可不是搬家那么简单。
重新找地、盖厂房、铺设水电管线,还要在当地重新招聘和培养一大批熟练的工程师和工人。这个过程,没有三五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而且新工厂的良品率想追上成熟的中国工厂,更是难上加难。
第二条路,就是留在中国。
从此以后,工厂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得看华盛顿的眼色。想升级一下设备?先写一份几十页的申请报告。想引进一项新技术?等着审批吧,一年半载都算快的。
这就像是被绑住了手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慢慢落后。
两条路,都烧钱,也都耗时间。更重要的是,消耗的是人心。对于三星和SK海力士的高层来说,最害怕的已经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追上来了。
他们怕的是自己这一犹豫,就错过了所有机会,既没能在中国市场继续深耕,也没能及时抽身布局别处,最后两边的红利都没吃到。
美国这一招,表面上看是在限制中国的半导体发展,但实际上,也把韩国这个多年的“盟友”推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
它把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里最默契的合作关系,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韩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的庞大工厂,曾是他们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全球消费者能用上便宜电子产品的保障。
这些占了全球近四成NAND、三成DRAM产能的工厂,一夜之间,从资产变成了难题。那些先进的、昂贵的、不能随意挪动的机器,就静静地待在工厂里,等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