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收到93阅兵邀请函的,都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还有百岁左右的抗战老兵。董宇辉获邀本在情理之中,然而当看到甄选的明明高调晒出邀请函时,着实令人讶异,老俞的一句话道破其中真相。
收到93阅兵邀请函的,都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还有百岁左右的抗战老兵。董宇辉获邀本在情理之中,然而当看到甄选的明明高调晒出邀请函时,着实令人讶异,老俞的一句话道破其中真相。
那天,董宇辉平时安静的社交媒体突然被一连串真挚的情感刷屏,那种源自心底的骄傲与激动,仿佛能穿透冰冷的屏幕,直接抵达每一个关注者的内心。那不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而是一种纯粹的、孩子气的赤诚,为一个国家的强盛而热血沸腾,为身处其中的安稳而感慨万千。这份不加掩饰的喜悦,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无数目光,他随后写下的那些感悟文字,更是让许多人找到了共鸣,好像自己也一同站在了那个万众瞩目的观礼台上。
另一边,俞敏洪却显得格外低调,波澜不惊。直到夜色渐浓,他才用一种云淡风轻的口吻解释说,这样的场面他经历得多了,更愿意把这种珍贵的机会留给队伍里的年轻人去感受。这番话听上去无可挑剔,尽显一个长辈的宽厚与格局,但却也让另一位正沉浸在喜悦中、大方展示邀请函的年轻人的立场,变得有些耐人寻味。有些光环,或许终究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摘取,才能戴得心安理得。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新东方三十周年的那个夜晚。那个几乎以一己之力,为企业开辟出一片崭新天地的功臣,他却像个局外人,被隔绝在庆典的热闹之外,身影显得有些孤单。若是换个心气高点的人,恐怕早已转身离开,何必在这里感受这份冷遇。但他没有,他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直到老俞亲自过来,将他领进了那个本就该有他一席之地的会场。
当他终于站上讲台,面对着台下山呼海啸般的支持者,他克制着翻涌的情绪,深深地弯下腰,用一句“是你们不可多得的偏爱,为我镀了金身”,瞬间击中了无数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那一刻,大家看到的,不单是一个才思敏捷的文化传播者,更是一个在生活的磨砺中,依旧保持着谦卑与感恩的灵魂。台下的同事们早已泪流满面,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为他祝福,希望这个世界的风雨能对他温柔一些。
可是,命运的剧本似乎总喜欢给善良的人安排更多的考验。没过多久,“小作文”事件的舆论风暴来袭,几乎要将他淹没。面对那些尖锐的指责和无穷的猜测,他选择了用沉默来应对一切,没有为自己说一句辩解的话。而老俞那句“你们自己沟通”,在当时的情境下,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抽离与旁观,让本就处在风口浪尖的他,显得更加势单力薄。那种不表态的态度,在许多人看来,比直接的批评更让人心寒。董宇辉的退让与隐忍,并非出于胆怯,而是一种深植于骨子里的责任感,他不愿因为个人的纷争,而牵连整个团队的心血。
幸好,时间总会澄清一些东西。风波过后,老俞在一次访谈中坦言,自己在那件事的处理方式上确有不妥。对于一个早已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来说,能够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的判断失误,这种胸怀与坦荡,同样值得尊重。或许,一个人的感性与真诚,和一家企业的理性与生存法则,本就难以完全同频。董宇辉的感性,是他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和淳朴底色;而老俞的理性,则可能是一个掌舵者,在更高的维度上为一艘大船的航向所做的考量与平衡。
如今,往日的风雨都已成了过眼云烟,他们也各自奔赴了人生的新海域。作为一路看过来的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在心底里道一声珍重,盼着那些曾带给我们温暖和思考的人,前路光明,步履安然。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