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之情 筑梦衡水丨2025年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10:52 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服务家乡中感悟衡水的发展变化,积累工作经验,团衡水市委在全市启动2025年大学生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新时代青年以桑梓之情筑梦衡水,回报家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服务家乡中感悟衡水的发展变化,积累工作经验,团衡水市委在全市启动2025年大学生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新时代青年以桑梓之情筑梦衡水,回报家乡。

青春返航报故里,躬行实践志愈明。衡水“返家乡”的大学生们,以热情为帆、以实干为桨,化身实践的“参与者”,开启用青春脚步丈量故土的旅程。在乡土的滋养里,他们写下属于自己的成长答卷,让我们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青春与家乡的同频共振故事。

景县

王慧: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参与暑假大学生“返家乡”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中一段意义非凡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家乡,不仅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也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蜕变。

作为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的“爱护文物,守护安全”的活动,保护景州塔,防止小孩翻越过围栏;参加景县总工会组织的“基层一线送清凉活动”,给一线劳动者送清凉包;参加“音为有你 乐动景州”2025年景县第三届青春音乐会志愿活动,等等。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收获颇丰。在能力方面,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在与不同人群交流合作时,我学会了如何清晰表达观点,倾听他人意见,高效解决问题。也深刻体会到家乡发展的不易,意识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推动家乡进步的责任。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为了共同目标努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拓展了社交圈子。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组织活动时,对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部分环节衔接不够顺畅。

此次“返家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它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服务家乡的种子。未来,我会持续关注家乡发展,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素养投入到服务家乡的实践中。

景县

马佳玥:河北美术学院

这个暑假我参与了返家乡活动 进入了景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用自己所学专业为家乡奉献一份力量。起初握着画笔时总有些忐忑,怕颜料伤了树,怕线条不够自然。后来才发现,树本身就是最好的“画布”:粗糙的表皮是天然的纹理,凹陷的树洞刚好能“盛”下一只小松鼠,就连树结都能变成卡通形象的圆眼睛。我们蹲在路边调色时,常有路过的老人放慢脚步,念叨着“这树一下子精神了”;孩子们会凑过来,指着刚画好的小兔子问“它晚上会出来玩吗”。这些细碎的互动,比完成一幅作品更让人觉得温暖。

画树洞不像在画室里创作,要迁就树干的形状,要考虑风吹日晒对颜料的影响,有时蹲久了腿麻得站不稳,有时刚画一半就遇到下雨。但每当夕阳落在那些彩绘上,树影与画中的小动物重叠在一起,仿佛整个街角都柔和了几分,就觉得所有辛苦都有了落点。

原来城市的温度,藏在这些被忽略的角落。我们不是在“改造”树木,而是用色彩唤醒它们与人间的联结。当看到有人为树洞里的画驻足微笑,看到孩子们绕着树蹦跳着辨认画里的故事,忽然明白:志愿工作未必是轰轰烈烈的付出,也可以是这样小心翼翼的点缀,让寻常的街道多一点惊喜,让路过的人多一份对生活的温柔感知。

这段志愿经历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做好一份工作,更是如何用真诚的态度去理解文化、传播热爱。景州的美,既在古迹的沧桑里,也在人们探寻的目光里,而能成为连接这份美的小小桥梁,是我这段时光里最珍贵的收获。

景县

王子仁:河北金融学院

在城管局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燃气安全知识入户宣传工作,走进居民家中,普及燃气安全使用常识、排查隐患,切实体会到城市管理中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意义。

逐户走访时,我向居民讲解燃气泄漏检测方法、正确使用燃气器具流程,以及发生泄漏后的应急处置要点 。遇到老人,耐心反复叮嘱;碰上对安全知识存疑的居民,用案例和演示释惑。过程中,我学会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沟通能力飞速成长,也深知燃气安全关乎每一户家庭的幸福,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次实践,让我理解了城管局工作与民生紧密相连。燃气安全宣传,是为居民筑牢生活 “安全网”,从源头上减少事故风险。每一次居民从疑惑到理解、从漠视到重视,都让我感受到工作价值,也培养了我的责任意识与服务精神。

未来,我会更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实践,希望用行动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助力营造更安全的居住环境。也盼更多同学投身此类实践,用青春力量守护城市安全底线,让这份经历成为成长路上的珍贵养分。

景县

张馨雅:河北医科大学

作为一名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景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的社会实践里,我从最初的手足无措,慢慢成了科室里的“小帮手”。每天一到岗,我先跟着带教老师学习整理标本——给每管血液、尿液样本贴上条形码并扫码签收,按检测项目分类,确保编号和患者信息严丝合缝。

每天看着检验师们严谨地操作仪器、核对样本,从血常规到生化分析,每一个数据都关乎患者的诊断方向。他们常说:“检验结果是医生的‘眼睛’,容不得半点马虎。” 后来我开始协助简单操作:给离心管配平,看着离心机高速旋转分离血清;在老师指导下给试剂板加样,盯着反应孔从无色变成深浅不一的色块。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学会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临床操作经验。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医学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责任心。记得有次标本异常,检验师们反复核查,直到排除所有误差才出具报告。这让我懂得,平凡的岗位上,精准与耐心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这次实践让我坚定了学好专业的决心,未来也要以严谨态度对待每一份责任,为守护健康贡献力量。也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这一誓言的深刻内涵。

景县

曹贺垚: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这个暑假我参与了在景县住建局为期两个月的社会实践,主要负责文件整理,资料拿取以及热线接听工作,收获颇丰。

整理文件时,我需按年度、科室及事项分类归档,将散乱的通知、批复等材料编号、装订并录入电子台账。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考验细心——一份错位的文件可能影响后续查阅,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效率”。

拿取文件的过程中,我去到了很多有关部门,例如景县政府、景县县委、网信办、发改局、司法局、信访局等等,在拿取文件过程中我还承担了一些机密文件的递送工作。在正式实践开始前,县领导特地召开会议向我们介绍了保密法,让我们更加真切体会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这一部分工作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也让我对住建局在城市建设、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有了直观认识。

接听热线是最具挑战的环节。面对群众关于房产证办理、违建投诉等问题,我需先耐心倾听,再转接对应科室或记录反馈。有次遇到情绪激动的市民,在前辈同事指导下,我先稳定其情绪再解答政策,学会了用真诚化解矛盾。

此次实践让我明白,办公室工作是行政服务的“神经末梢”,每一项任务都关系到部门运转与群众利益。未来我会带着这份严谨与责任,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中。

景县

李姗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在社会工作部东苑社区做志愿老师的这段日子,像一缕暖光,照进了我对“付出”与“成长”的理解里。

孩子们眼里的光最是动人——可能是解出一道题时瞬间亮起的惊喜,是跟着念对一个单词时雀跃的小表情,也可能是下课前偷偷塞来的一张画着歪扭小人的感谢卡。这些细碎的瞬间,让每一次讲解习题的细心、每一次维持纪律的耐心,都有了沉甸甸的意义。

社区里的烟火气也让人踏实。看着家长们接孩子时笑着说“老师辛苦了”,听着老人们在走廊里念叨“这些娃娃有你们管着,真好”,忽然懂了“社区”二字的分量:它是邻里间的守望,也是陌生人因善意而靠近的纽带。

做志愿老师,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孩子们的纯真教会我简单的快乐,社区的温暖让我更懂责任的温度。原来,当我们俯下身去照亮别人时,自己也会被这片光温柔包裹。

景县

付雨涵: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今年暑假,我通过“返家乡”活动,于7月7日至8月7日在景县人民法院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并参与了7月30日团委组织的家乡参观活动,收获颇丰。

在法院办公室担任文员期间,我的日常工作包括收发文件、接听对外窗口电话及整理图书室和荣誉室。收发文件时,我严格按照流程登记、分类、流转,确保司法文书传递准确高效;接听电话时,耐心解答群众咨询,用通俗表达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体会到司法服务的温度;整理图书室与荣誉室时,从泛黄案卷与荣誉奖牌中,感受到法院干警“公正司法、为民服务”的坚守,也加深了对家乡法治建设的认知。

7月30日,我随团委参观了5家企业、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景州塔、老照片馆等。在5家企业参观中,我看到了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型活力;在2处非遗项目中,布雕画的纤毫毕现、磨香的古韵悠长,让我惊叹于民间技艺的匠心传承;而景州塔的千年矗立、老照片馆的岁月留痕,则串联起家乡的历史脉络。布雕画的精巧、磨香的古韵展现了非遗魅力,企业的创新活力与景州塔的历史厚重形成呼应,让我重新认识了家乡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

通过实践与参观,我收获了三重成长:专业上,提升了事务处理与沟通协调能力;认知上,理解了“家乡发展”需要多元力量的协同;情感上,对“返家乡”有了更深层的解读——它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青年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未来,我将带着这份经历继续前行:在学习中保持严谨,在生活中传递温度,更会以青年身份主动参与家乡建设,让青春力量在家乡的沃土上生根发芽。

景县

高佳琪:沧州交通学院

这个暑假,我怀着期待与忐忑的心情,来到景县人民医院导医台开展社会实践。短短的16天经历,让我从对医院工作的陌生熟悉,从对岗位的懵懂到理解,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技能,更深刻体会到医疗服务中“人文关怀”的温度,收获颇丰。

导医台是医院的“第一窗口”,也是患者就医的“指南针”。我们的日常工作看似简单,却责任重大。每天面对大量患者及家属的咨询,从科室位置、医生出诊时间到报告单的打印,甚至是卫生间、开水房的位置,都需要准确回应。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推轮椅、病床......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能缓解患者的紧张与焦虑,让我感受到“服务”二字的重量。

导医台的工作琐碎且重复,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沟通方式固然需要灵活调整,甚至有时还会遇到不被理解的抱怨,但正是这些细节的积累,让我学会了耐心与细致。每一次解答疑问,每一次指引方向,都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对服务意识的提升。患者的每一声感谢,都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让我更加坚定了返家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的决心。

这次在景县人民医院导医台的实践,不仅锻炼了沟通能力,更让我对“责任”“服务关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让我更加懂得:无论未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工作,以真诚的心意对待每一个人。这段经历将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继续践行责任,传递温暖。

景县

左子叶:衡水学院

2025年暑假,我在景县应急管理局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社会实践时光。这段经历让我对“应急管理”四个字有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深刻认知。

初到局里,我跟着办公室的前辈们学习应急值守流程。看着他们熟练地接听电话、快速记录信息、协调各部门联动,才明白“全天候待命”不是一句空话,也深刻体会到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参与应急值守、学习政策文件,逐渐理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内涵,树立了服务公共安全的意识,主动向科室前辈请教工作方法,培养了严谨细致的作风。在实践能力方面,我快速适应工作节奏,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参与整理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信息,沟通协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实践期间,我认真学习应急流程,参与资料整理与宣传活动,增强了责任意识与实操能力。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面对复杂案例时分析不够深入,未来更加需要提升应变的能力。

此次实践更让我明白应急管理工作的价值。走出办公室,街道上的车水马龙依旧,社区里的笑声如常,可我知道,这份安稳背后,是无数人在风险来临前的未雨绸缪,在危机出现时的挺身而出。应急管理工作教会我的,不仅是具体的技能,更是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所谓成长,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书卷气,而是把个人的所学所思,放进社会运转的齿轮里去打磨、去契合。未来无论身在何处,这份在应急管理局收获的感悟,都会提醒我:微小的坚持能汇聚成守护的力量,平凡的岗位也能托举起时代的重量。而我们这代人,正该带着这样的认知,在各自的赛道上,为这份“安稳”添砖加瓦。

景县

杨十一:沧州师范学院

盛夏的风指过景县的街巷,我怀揣着“服务家乡,锤炼自我”的热忱,走进景县应急管理局办公室。这段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让我从校园走向基层,在文字与事务的交织中读懂了“安全无小事”,更在服务家乡的过程中找到了青春的价值坐标。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更是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

我的岗位主要在景县应急管理局的办公室,帮助工作人员处理一些事务,帮助整理办公室文件,这个过程让我学会了细心与耐心,工作并没有那么繁多,但还是需要认真核对文件中的每一个信息,做到事无巨细,看到自己做的有意义的事感到由衷的开心。这个过程并不乏味,而且还产生了兴趣,因为这是我在大学校园学不到的知识,这促使我认真对待每一个事务和每一个文件,也让我感受到工作人员处理事务的认真与负责。通过本次实践,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在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要问题不同多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要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社会实践中,通过这一行为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春的底色是奋斗,青春的使命是相当,在景县应急管理局的社会实践中,是我青春岁月中最珍贵的注脚,它让我懂得,所谓“成长”,就是在平凡岗位上坚守责任,在服务家乡中找到方向,愿我们都能以青春之我,赴时代之约,为家乡的安全与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