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药业:十年磨剑终见锋,创新药 + 全球化驱动估值重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3 10:03 1

摘要:科伦药业通过十年研发投入(累计超 133 亿元),已构建起 “三发驱动 + 创新增长” 的战略格局:大输液基本盘稳固(市占率 40%)、原料药与合成生物学双轮驱动、创新药管线进入收获期。2024 年,公司核心 ADC 药物 SKB264(芦康沙妥珠单抗)在国内

科伦药业通过十年研发投入(累计超 133 亿元),已构建起 “三发驱动 + 创新增长” 的战略格局:大输液基本盘稳固(市占率 40%)、原料药与合成生物学双轮驱动、创新药管线进入收获期。2024 年,公司核心 ADC 药物 SKB264(芦康沙妥珠单抗)在国内获批二线及以上 TNBC 适应症,并成为全球首个肺癌适应症获批的 TROP2 ADC 药物,与默沙东合作的 12 项全球 III 期临床同步推进。此外,A166(HER2-ADC)、A167(PD-L1 单抗)等创新药陆续上市,推动创新药板块收入突破 10 亿元。

全球化层面,科伦药业 2023 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 83.97% 至 25.72 亿元,主要来自默沙东的 BD 交易及川宁生物中间体出口。2024 年与科兴制药达成出海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高端仿制药与创新药的全球商业化路径。公司通过 “技术授权 + 本地化生产” 模式,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例如与默沙东合作的 SKB264 由外方负责大中华区外商业化,规避直接出口关税压力。

特朗普政府于 2025 年重启全球关税政策,对进口钢铁、铝、汽车及药品等加征最高 25% 关税,这一举措对科伦药业的影响需从多维度评估:

1. 短期直接冲击有限
科伦药业创新药收入主要依赖海外授权合作(如默沙东支付的里程碑款及销售分成),而非直接出口产品。原料药板块中,川宁生物抗生素中间体以欧洲、东南亚市场为主,美国收入占比不足 10%,且公司通过伊犁生产基地的成本优势对冲部分关税压力。此外,公司与默沙东合作的 ADC 药物在美国市场由外方负责生产销售,进一步降低关税传导风险。

2. 长期潜在风险需关注
若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构,可能增加科伦药业未来产品出海的合规成本与贸易壁垒。例如,合成生物学产品(如红没药醇)若直接出口美国,可能面临额外关税,但当前该业务占比尚小(2024 年收入贡献不足 5%)。此外,美国本土药企可能因关税保护减少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影响科伦后续 BD 交易的溢价空间。

3. 结构性机会显现
特朗普关税政策或加速中国药企 “本土化生产 + 技术合作” 模式的深化。科伦药业已通过与默沙东、科兴制药的合作,借助外方渠道规避贸易摩擦,未来或进一步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布局生产基地,利用区域贸易协定(如 RCEP)降低成本。同时,公司仿制药板块在集采中选率超 90%,国内市场份额稳固,可部分对冲海外风险。

ADC 平台全球竞争力
科伦博泰 ADC 管线获默沙东 118 亿美元背书,SKB264 临床数据对标 Dato-DXd,展现 Best-in-Class 潜力。2025 年随着肺癌、乳腺癌适应症拓展,全球峰值销售额有望突破 50 亿美元。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突破
川宁生物上海研究院实现红没药醇、麦角硫因量产,布局高端化妆品、保健品原料领域,2025 年合成生物学收入预计同比增长 150%,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三发驱动协同效应
大输液现金流反哺研发,仿制药集采中选率超 90% 巩固市场地位,创新药与原料药形成技术协同。当前公司滚动市盈率仅 19 倍,显著低于创新药同行(如信达生物 35 倍),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特朗普昨晚关税政策对科伦药业短期业绩影响可控,其全球化布局的灵活性(如技术授权、本土化合作)及业务结构的抗周期性(大输液 + 原料药稳增长)为公司提供了安全垫。2025 年,随着创新药商业化提速(SKB264 肺癌适应症放量、A166 上市)及合成生物学产品量产,公司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0% 以上,建议投资者把握估值重构机遇,关注创新药临床进展及海外合作突破。

有关必应。蛇年迎好运!#今日A股##科伦药业#

来源:原气星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