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偷拍乌龙案二审开庭:被误会男子索赔5万,两女出庭应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10:30 1

摘要:两年前那场震惊全网的"鞋面偷拍"风波,终于在2025年9月8日迎来二审庭审!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内,被误会的何先生穿着当年同款鞋子出庭,而两名涉事女子罗某某、曾某某也首次当庭应诉。这场持续700多天的维权拉锯战,撕开了公共场所维权与隐私保护的深层矛盾。

两年前那场震惊全网的"鞋面偷拍"风波,终于在2025年9月8日迎来二审庭审!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内,被误会的何先生穿着当年同款鞋子出庭,而两名涉事女子罗某某、曾某某也首次当庭应诉。这场持续700多天的维权拉锯战,撕开了公共场所维权与隐私保护的深层矛盾。

事件回溯:鞋面反光引发的信任危机

2023年6月11日晚,何先生因鞋面上的金属饰片反光,被两名女子指控"安装摄像头偷拍"。地铁安全员强制其脱鞋检查,民警介入后证实纯属误会。但何先生认为对方道歉敷衍,坚持起诉要求公开道歉并索赔5万元。一审法院却认定"影响范围较小",且扩大传播系何先生网络发声所致,驳回全部诉求。

二审焦点:影响范围与责任归属的博弈

此次庭审中,何先生代理律师直击一审核心逻辑漏洞:事发时地铁内人来人往,人际传播已构成隐性伤害,并非仅靠网络发酵。而两名女子虽在2024年通过媒体发布道歉声明,却被何先生斥为"缺乏诚意"。值得玩味的是,成都地铁运营方此次未被列为被告,凸显责任认定的微妙变化。

维权代价:从追风小叶到追风老叶的人生折痕

为这场官司,何先生辞掉工作、耗尽积蓄,甚至自嘲从"追风小叶"熬成"追风老叶",孩子出生都未能全身心陪伴。他当庭展示的银行流水显示,仅律师费和诉讼费就高达4万余元,每月房贷压力更让他不堪重负。这种"赢了官司输了人生"的困境,引发网友热议:"当诬陷成本趋近于零,谁来守护普通人的名誉权?"

法律争议:诬陷零成本的时代该结束了

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郭学亮指出,民法典明确规定名誉权受法律保护,即使误会也需承担与影响相当的责任。反观一审判决强调"正当性质疑",却忽视了公共场所当众指控对人格尊严的伤害。抖音法律博主赵律师更直言:"如果诬陷无需代价,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就是你我。"

这场庭审不仅是个人名誉保卫战,更是对公共空间信任体系的一次叩问。当技术发展让偷拍无所遁形,我们该如何在保护隐私与防范诬陷间找到平衡?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法律# #社会热点# #地铁偷拍#

来源:羊儿吃不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