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相遇,让洞庭烟波汇入世界的目光。近日,“2025年全球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走进岳阳,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代表踏上这片“江湖交汇、文脉绵延”的土地,用镜头记录洞庭烟波,以笔触书写家国情怀。这不仅是一次媒体采访活动,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
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相遇,让洞庭烟波汇入世界的目光。近日,“2025年全球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走进岳阳,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代表踏上这片“江湖交汇、文脉绵延”的土地,用镜头记录洞庭烟波,以笔触书写家国情怀。这不仅是一次媒体采访活动,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一次向世界讲好中国城市故事的生动实践。
岳阳之美,美在山水,更胜在人文。当华文媒体代表在屈子祠前肃立,参与庄重的祭屈仪式,他们触摸到的不只是端午习俗的源头,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与“长太息以掩涕兮”的家国深情。这种精神力量,穿越千年,依然激荡人心。正如一位印尼媒体人所言:“今天才真正感受到这份文化背后的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正是在这样的沉浸体验中沁入人心——而岳阳,恰是这样一个让文化真正“活”起来的现场。
从屈原到范仲淹,从岳阳楼到君山岛,岳阳的历史文化是流淌在街巷、融入生活中的气息。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里,老建筑与新业态共生,传统与潮流交融,市民的笑容与街头艺术的活力,构成了一幅真实而温暖的城市图景。中华商报副社长夏善晨所感叹的“极具城市吸引力”,恰恰源于这种文化生命力的延续与创新。岳阳没有将历史“封存”,而是让其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这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更令人欣喜的是,岳阳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上交出了亮眼答卷。中华大熊猫苑的落户,不仅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高度认可,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越南记者仁健表示要将洞庭湖的知识带回祖国,这正是文化传播的涟漪效应:从一次访问,激发跨国的认同与行动。
当然,正如媒体代表所建议,岳阳的国际传播仍需深化。与其仅展示风景之美,不如强化“精神体验”的叙事——将屈原的求索、范仲淹的忧乐、左宗棠的担当,转化为可感知、可共鸣的价值符号,融入文旅线路与国际传播策略中。同时,加强与长沙、武汉等城市的区域联动,打造“长江中游文化走廊”,或将在世界舞台上释放更强大的文化引力。
此次全球华文媒体的到访,是一次成功的“借船出海”。华文媒体连接着全球华人社会,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他们用母语讲述岳阳故事,情感更真挚,传播更深远。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文化使者”走进岳阳,让世界不仅看见“大美江湖”,更读懂“天下岳阳”背后的精神气象。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岳阳正以开放之姿,邀世界共赏江湖胜景,共话文明传承。这,正是新时代中国城市走向世界的优雅姿态。
来源:岳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