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演习给俄乌上了一课!什么叫真正强大的陆军火力:白宫看懵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3 09:32 1

摘要: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以至于让人忘了真正强大的陆军火力是什么样子了。这次东部战区某旅远箱火营的演习,终于让人看见强大陆军的正常作战模式了。这次对模拟高雄港目标进行了2车齐射,共射远程火箭的弹16发。央视还直播了落点,一个点一个点的去敲掉,天然气存储罐一个罐子的去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以至于让人忘了真正强大的陆军火力是什么样子了。这次东部战区某旅远箱火营的演习,终于让人看见强大陆军的正常作战模式了。这次对模拟高雄港目标进行了2车齐射,共射远程火箭的弹16发。央视还直播了落点,一个点一个点的去敲掉,天然气存储罐一个罐子的去落弹,这精度让人心服口服,妥妥的炫技啊。

视频中的模拟目标是多个由管道相连的圆形结构组成,显然是类似于天然气站的能源设施。而在打击过程中,远箱火可以逐次命中相邻的目标,显示出了极高的打击精度。 如果俄罗斯或者乌克兰有这种火箭弹,而且是铺天盖地的发射,源源不断的发射,双方的战局早就分出胜负了。

东部战区远箱火营的实弹演习显示,其火箭炮系统射程已突破1000公里,据推测为PHL-191型,可覆盖台岛及第二岛链的关键节点。单次齐射16枚火箭弹的饱和打击模式,能在10分钟内摧毁直径5公里范围内的高价值目标群。通过北斗导航+末端制导的复合制导系统,其打击精度超越俄乌冲突中俄军"伊斯坎德尔"(CEP约30米)的水平。

这个打击流程基本上是,初期用远箱火压制台军防空阵地;中期用东风-15B摧毁机场跑道;后期发射巡飞弹持续封锁港口。单个1.2吨重的火箭弹即可摧毁直径20米的储油罐,200枚齐射可瘫痪整个港口集群。这次远程火力可独立达成战略目标的能力,估计把白宫都看懵了。五角大楼所谓的"协防"承诺,在这样猛烈的打击烈度面前存在致命漏洞。

现在俄乌冲突持续两年有余,全球目光被无人机、FPV 穿越机等 “低烈度武器” 吸引,却忽略了现代战争的核心法则 —— 大规模火力投送。当俄军 “伊斯坎德尔” 导弹(CEP 约 30 米)与乌军 “海马斯” 火箭炮在顿巴斯地区反复拉锯时,东方某大国的一场军演,让世界重新见识了什么叫 “真正的陆军火力美学”。

尽管伊斯坎德尔导弹以 “10 米级精度” 闻名,但其射程不足 500 公里、单旅 24 枚齐射规模,在台海级别的战场中显得捉襟见肘。俄乌双方若拥有这种覆盖全岛的远程火力,战局或早已改写。

乌军依赖的 M142 “海马斯” 火箭炮射程仅 70 公里,需抵近前线才能发挥作用,这与解放军 “防区外精确打击” 理念形成鲜明对比。在台海战场,这种 “短腿” 武器将面临毁灭性压制。

2025 年 4 月 2 日,东部战区某旅远箱火营的 “海峡雷霆 —2025A” 演习,直接将模拟高雄港目标炸上热搜。央视直播画面堪称 “军事版外科手术”,2 车齐射 16 发火箭弹,精准命中天然气存储罐,展示了 “点穴式洗地” 的强大威力。

PHL-191 型远箱火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兼容 300/370/750 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突破 1000 公里,不仅能覆盖台岛,还能威胁第二岛链关键节点。其复合制导系统融合北斗导航与末端制导,精度远超俄罗斯 “伊斯坎德尔” 导弹,甚至能实现 “一罐两弹” 的极限操作。

在这次演习中,远箱火展示了一套完整的 “三步绝杀” 打击流程。初期,远箱火对台军防空阵地进行饱和攻击,为后续作战创造安全窗口;中期,东风 - 15B 钻地弹精准瘫痪机场跑道,切断空中支援;后期,巡飞弹持续封锁港口,单枚 1.2 吨重的火箭弹可轻松摧毁直径 20 米的储油罐,200 枚齐射足以让整个高雄港陷入瘫痪。

五角大楼所谓的 “协防台湾” 承诺,在解放军远箱火的实战化演习面前,如同纸糊的盾牌,一戳即破。远箱火不仅让台军的防御体系形同虚设,也让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从地理位置上看,PHL-191 型远箱火的射程覆盖范围,足以对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关键军事基地构成直接威胁。从山东半岛发射,韩国群山基地、日本嘉手纳机场乃至关岛安德森基地,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一旦台海局势升级,这些基地将成为远箱火的首要目标。

在反制手段上,美军依赖的 “爱国者” 反导系统在面对远火饱和打击时,显得力不从心。据估算,“爱国者” 拦截一枚火箭弹的成本高达 100 万美元,且拦截成功率不足 50%,这意味着美军需要发射两枚拦截弹才能换取一枚火箭弹的拦截效果,成本效益比高达 2:1。在远火营一次齐射 100 枚火箭弹的规模下,美军的反导系统将面临 “破产式” 的消耗。

台岛的能源供应高度依赖进口,90% 以上的石油、天然气需要通过高雄港、台中港等港口运输。这些港口不仅是台岛的经济命脉,也是其军事防御的薄弱环节。远箱火的高精度打击能力,可在短时间内摧毁港口的储运设施,使台岛陷入 “断电断气” 的瘫痪状态。

针对这一问题,美军智库曾建议台当局打造 “地下油库”,但这一方案在远火钻地弹面前毫无意义。解放军的钻地弹可穿透数十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直击地下油库,实现 “一锅端” 式的打击。台岛的能源命脉,在远箱火的威慑下,变得岌岌可危。

当某些国家还在争论 “无人机与火炮谁主沉浮” 时,中国已用 “远火 + 导弹 + 巡飞弹” 的组合拳,诠释了现代战争的终极真理:不是单一武器的 “零和博弈”,而是体系化火力的 “降维打击”。远箱火的出现,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战略思维的革新。它让我们看到,在信息化战争时代,陆军的 “钢铁风暴” 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精确制导与远程打击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来源:张帅研究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