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精准概括了教育的要义与教师的职责——唤醒灵魂、塑造人格。教育作为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其本质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灵魂工程,旨在培养完整的人,而非单纯的知识容器。
□ 郝春城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我们在向教师表达敬意的同时,需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师的使命在何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精准概括了教育的要义与教师的职责——唤醒灵魂、塑造人格。教育作为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其本质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灵魂工程,旨在培养完整的人,而非单纯的知识容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了“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意味着教师不仅是学科专家,更是人格楷模。
“时代楷模”张玉滚师范学校毕业后,毅然回乡任教,用扁担挑起孩子们的书本和梦想,以坚守和付出点亮了无数学子的希望,生动诠释了“师者”的深刻内涵。“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大山,用生命践行“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人民教育家”黄大年放弃海外优渥条件,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激励学子……他们以人格力量证明,教育是灵魂的唤醒,教师是导航的光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必须以德立身、以行示范。教育过程中,学生更关注教师怎么做,而非听教师怎么说。若教师只注重知识传递,忽视真善美的引导,教育就会沦为“学习工具”的附庸。唯有将“传道”放在首位,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使其在复杂世界中坚守底线、追求卓越。
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明白,知识会过时,而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知识传授要与价值观引导相结合,解惑要超越具体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然而在现实中,部分教师将授业简化为应试训练,把解惑等同于提供答案,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功利化的评价体系使部分教师陷入职业倦怠,将教学流程化。个别教师的失德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对于这些害群之马,必须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让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成为主流。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艺术,教师是托举未来的双手。教育工作者应始终牢记: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建设者”;不仅是“技术人才”,更是“大国工匠”;不仅是“合格公民”,更是“时代新人”。
教师节不仅是对个体的致敬,更是对教育理想的重申。愿每一位教师都能铭记:你站在讲台上的样子,便是学生未来世界的模样;你传递的价值观,终将塑造整个社会的精神底色。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
来源:南阳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