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武术家陈时红大师携弟子——精通六国语言、担任捷克共和国官方翻译的大卫博士及可爱的女儿从海外远道归京,与故友三项国际级三A裁判天石王成先生、武德军先生等人围坐茶桌。
陈时红先生与天石王成先生
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题:太极神功
天石王成先生赠九十三岁著名老书法家刘静文先生题《武林雄风》与陈时红先生
日本赴歐創業旅日著名畫家揚永琚為書寫1990年
时红先生、天石先生、国际友人大卫先生、武德军先生
在北京马连道一间飘着清茶香气的茶室里,一场跨越近四十载的武林叙旧温情上演。
著名武术家陈时红大师携弟子——精通六国语言、担任捷克共和国官方翻译的大卫博士及可爱的女儿从海外远道归京,与故友三项国际级三A裁判天石王成先生、武德军先生等人围坐茶桌。
时红师兄赠书法《龙》与武德军先生
指尖茶香袅袅,口中既有往昔拍电影的趣闻轶事,互赠礼品,天石王成先生赠刘子贤将军为陈时红大师题:精武、与著名书法家刘静先生题:武林雄风,陈大师也赠亲笔书《龙》等作品回赠。
刘子贤将军为陈时红大师题:《精武》
日本赴歐創業旅日著名畫家揚永琚為書寫1990年
兄弟畅谈武林轶事与海外38载传武的艰辛与收获,更有对中华武术未来的期许——这方小小的茶室,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国内与海外武术传承的纽带。
提及陈时红大师,武林与 影视圈的老辈人都不陌生。早年间,他凭借过硬功底被香港著名导演刘家良、华山选中,与螳螂拳大师于海先生、“剑圣”于承惠先生,著名武打明星李连杰,以及王群、胡英杰、范冬雨、陈永霞、黄秋燕、赵娆娆等行业大咖并肩合作。
期间,他格外珍惜学习机会,向于海先生、于承惠先生、胡英杰先生潜心求教,习得螳螂拳与双手剑的精髓。彼时在《南北少林》《神丐》等经典功夫影片中,他凭借惊人的弹跳力与爆发力,给于海及导演留下深刻印象,刘家良还特意为他取了“小高”这一亲切昵称。
镜头里,他的拳脚摔法暗藏中华武术的刚柔与灵动,一招一式皆是日积月累的功底,让无数观众透过银幕领略到武术的独特魅力。
1987年4月,陈时红的武术造诣获国际认可——日本空手道首席创办人中山正敏特邀他前往日本,既研究空手道技法,更传播中华武术。
在日期间,他先后担任全日本太极拳协会总教练、横滨中国武协教练,还与中国著名运动员、全能冠军李霞,八卦掌冠军张宏梅携手,在横滨等地开展武术演讲,让更多日本民众读懂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
1990年,为了更广阔地践行“以武会友、传播中华武术文化”的梦想,陈时红毅然放弃日本的优越生活,远赴欧洲,最终选择在奥地利扎根。
1991年3月17日,他在维也纳创办首个华人武术协会——奥中武协,此后便以协会为起点,开启欧洲传武新征程。同年,他首次带领奥中武协运动员参加国际武术少林节,不仅自己为奥地利斩获武术太极比赛优秀奖,弟子也分别拿下散打项目第四与第二名;
1997年,他以领队兼总教练身份,率队征战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世界武术比赛,并成功推动奥地利武术加入国际武联,使奥地利成为国际武联成员国,他本人也当选首届联监会主席。
这一去,便是38载。在欧洲的岁月里,陈时红从未停下传承的脚步,即便后来成为奥地利著名体育界人士,且步入退休年纪,依旧坚守初心。
他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国外武术运动员,更造就了多位人品与技艺俱佳的陈氏太极拳老师,将少林功夫、传统武术的精神内核,深深播撒在欧洲的土地上。
此次归京,除了与故友叙旧,陈时红大师还为国内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受邀担任浙江传媒学院百川讲堂首期主讲人,开讲“武术与奥中文化交流与传播”。
讲座现场,他以自身经历与影像为引,将从影习武、海外传武的坎坷与收获娓娓道来,深深打动在场留学生;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陈顺安先生到场支持,盛赞他为武术海外传播作出的卓越贡献,更鼓励同学们以他为榜样,接续传承中华武术精神。
讲座后的武术展示环节更将氛围推向高潮:陈时红大师亲自演绎拿手的螳螂拳,刚劲有力的招式尽显数十年功底;弟子大卫博士展示太极扇,扇影翩跹间诠释阴阳平衡之道;世界武术冠军、浙传动作电影表演队教练俞特老师的剑术行云流水;马来西亚籍留学生陈俊霖的南棍表演一气呵成。每一场展示都引得观众惊叹连连,让在场者亲身触摸到中华武术的多元魅力与深厚底蕴。
从银幕上的“小高”,到海外的“武术使者”,陈时红用38年坚守证明:
中华武术不仅是拳脚招式的技艺,更是跨越山海的文化桥梁,是连接情谊的精神纽带。
而像他这样的传承者,像百川讲堂这样的平台,正让中华武术的生命力在新时代不断延续,让“武魂”二字,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愈发闪亮。
撰文:天石王成於北京
整理:宋文涛於武汉
2025年9月9日
来源:京门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