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私下劝:这5类外卖别点!尤其第3种,自己人都避着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07:45 1

摘要:经常点外卖的注意了!别再凭感觉下单!今天给大家扒点“内部消息”——几位跑单3年以上的外卖小哥,私下透露了他们最不建议点的5类外卖,全是天天跑单攒下的“避坑经验”,赶紧收藏,别等踩雷才后悔!

经常点外卖的注意了!别再凭感觉下单!今天给大家扒点“内部消息”——几位跑单3年以上的外卖小哥,私下透露了他们最不建议点的5类外卖,全是天天跑单攒下的“避坑经验”,赶紧收藏,别等踩雷才后悔!

先说个真实事儿:前几天暴雨,小哥小李接了个“XX炸鸡店”的单,到店取餐时正好撞见店员从冰柜里拿冻了不知多久的鸡块,表面都有点发黏了,还直接丢进炸锅。小李忍不住多嘴问了句,店员还不耐烦地说“都是这么做的”。从那以后,小李再也没给家人点过这类外卖,“看着都心慌”。

1. 廉价“料理包”快餐,别图便宜!

小哥最常吐槽的就是那些“15元管饱”的盖饭、便当店。不是说便宜没好货,而是很多低价快餐,用的全是预制料理包。有小哥透露,曾见过商家从仓库搬出来的料理包,生产日期模糊,加热时还飘着一股怪味,“肉菜根本看不出新鲜度,全靠重口味调料遮味”。

尤其要注意那些“无实体店”的外卖店,只挂着招牌,实际就是个小作坊,连洗菜的地方都没有,全靠料理包“组装”餐食。点之前先看看评价里的实拍图,要是饭菜永远一个样、油光发黑,大概率是料理包无疑。

2. 配送时间超30分钟的“冷食”,别碰!

像沙拉、寿司、凉面这类冷食,对储存和配送要求极高。但大部分外卖没有专门的冷链配送,夏天放保温箱里半小时,就成了“细菌培养皿”;冬天更糟,凉食直接吃,肠胃弱的人很容易拉肚。

有位小哥说,之前送过一份沙拉,路上堵车耽误了20分钟,送到时生菜都蔫了,酱也撒了一半。顾客吃了当天就闹肚子,后来还找平台投诉,“这种餐食,就算商家做得再干净,配送途中也容易出问题”。

3. 小作坊“网红小吃”,自己人都避着!

现在很多网红小吃,比如“爆浆大麻花”“无骨鸡爪”“网红蛋糕”,看着诱人,实际藏着不少猫腻。有小哥透露,他负责的片区里,有个卖无骨鸡爪的店,就开在老旧居民楼里,窗户常年紧闭,每次取餐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店员连手套都不戴,直接用手抓鸡爪装盒”。

更离谱的是,有些网红蛋糕店,号称“动物奶油”,实际用的是混合奶油,甚至是过期奶油。小哥说,他们圈内人点小吃,只认连锁品牌,“小作坊的网红款,再火也不敢碰,谁知道原材料是啥样”。

4. 深夜2点后的“烧烤摊”,谨慎点!

深夜烧烤是很多人的最爱,但小哥提醒:凌晨2点后还营业的小烧烤摊,尤其要注意。有位跑夜单的小哥说,他见过不少烧烤摊,白天不开门,晚上就支个摊子,肉串放在露天的铁盘里,苍蝇乱飞,“有些冻肉串放了好几天,烤的时候刷上重料,根本吃不出来坏没坏”。

而且深夜配送,商家为了出餐快,可能会把没烤熟的串直接打包。之前有顾客点了几串烤腰子,吃了后上吐下泻,后来查出来是肉没烤熟,含有寄生虫。要是实在想吃,尽量选连锁烧烤店,或者看看店里的“明厨亮灶”直播。

5. “零差评”但评价少的新店,别信!

很多人点外卖喜欢找“零差评”的店,但小哥说,那些评价只有几十条、全是五星好评的新店,大概率是“刷出来的”。他见过商家雇人刷单,一单给5块钱,评价里的图全是网图,连配送地址都一模一样。

真正靠谱的店,评价里会有好有坏,比如“有点咸”“分量小”,反而真实。要是遇到“零差评”新店,先别急着点,等半个月再看,要是评价还是寥寥无几,或者突然多了很多负面评价,赶紧划走。

最后提醒大家,点外卖别只看销量和价格,多花1分钟看看“商家资质”,有没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再看看“配送范围”,超过5公里的店,就算再好吃也别点,餐食送到早凉透了。

你有没有点外卖踩雷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帮大家避坑!觉得有用的话,赶紧转发给家人朋友,别让身边人再吃亏!

来源:休闲时光品百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