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散播中俄管道被炸消息,幕后动机耐人寻味,中国派人找普京面谈,双方究竟谈了什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0 06:40 1

摘要:最近美国一家保守派媒体的主播沃特斯在节目上放话,说可能会有人去炸掉中俄刚刚敲定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想借此破坏两国的能源合作。

最近美国一家保守派媒体的主播沃特斯在节目上放话,说可能会有人去炸掉中俄刚刚敲定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想借此破坏两国的能源合作。

他还暗示称这事儿可能像“北溪”管道爆炸一样重演,他话里话外,就是在给中俄泼冷水,意思就是说你们要小心,合作别太顺利,没准哪天就有人来搅局。

其实沃特斯在美国媒体圈一直以“嘴快”出名,平时不是抹黑中国,就是挑拨俄罗斯,专门喜欢制造点事端。

这次他又把矛头对准了中俄的能源合作,而且时间点特别巧,就在中俄刚签完管道合作备忘录后,他就立刻出来放话,怎么看都像是有预谋地在搞舆论操作,想趁机给两国制造点心理压力。

但中国这边根本不吃这一套,外交部已经多次表态,中俄合作是公开透明、互利共赢的,不怕任何威胁。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美方放出风声的当天,中国代表团就前往俄罗斯远东会见了普京,现场表态称,中国愿意和俄罗斯一道,把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

这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实际行动向外界证明,中俄是真正的合作伙伴,安全也不是靠祈祷,而是靠切实的措施来保障。

说到底,“西伯利亚力量-2”这条管道对中、俄、蒙三方都至关重要,对俄罗斯来说,这是摆脱对欧洲市场依赖、转向亚洲的关键一步,而对中国来说,则是多了一个稳定、低价的天然气供应渠道,降低了对单一进口路径的风险。

并且蒙古国还能通过过境费获得几十年稳定收入,据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管道建成后。

俄罗斯每年可以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同期限长达30年,价格不仅比卖给欧洲便宜,也远低于购买LNG的成本。

正因为如此,美国才会如此焦虑,因为在俄乌冲突后,欧洲市场对美国LNG的需求猛增,美国本以为能趁机大发一笔。

可如今,中国和俄罗斯签下了“大单”,亚洲最大的天然气买家直接被拉走,美国的如意算盘顿时落空。

如果“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顺利建成,中俄之间的能源将实现直接连通,稳定且低价的天然气会持续不断地输送到中国。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价LNG不仅成本更高,还存在运输周期长、价格波动大等问题,根本无法与中俄之间的管道天然气竞争,更何况,美国LNG还得依靠船运,价格高、周期长,还受国际油价和地缘政治影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其实美国担心的根本不只是这条管道,而是一个全新的能源体系正在成型,彭博社专栏文章直言,这条管道一旦建成,将“颠覆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

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专家也认为,这将成为“能源地缘政治的重大转折点”,而美国最担心的,其实就是中俄双方绕开美元结算,摆脱美国的金融控制,最终形成以大陆国家为核心的能源贸易网络,这种格局的变化,才是让美国真正感到焦虑的原因。

总的来说,美国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焦虑,说到底是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带来的阵痛,中俄联手,不只是经济上的互补,更是地缘政治上的突破。

美国一方面发动舆论战,另一方面不断渲染威胁论,归根到底是因为自身利益受损而感到无力和不甘,相比之下,中俄则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各种杂音,用事实证明了合作的坚定和成效。

可以预见,未来中俄的合作只会越来越紧密,如果美国仍然停留在恐吓和挑拨的老套路中,只会被时代远远甩在身后。

来源:五常融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