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频里,那只黑白团子死死箍住刚出生的粉团子,饲养员举着勺子,蜂蜜拉成丝,空气里全是甜腻味。
“抢娃”现场,熊猫妈妈差点把饲养员的手咬断。
视频里,那只黑白团子死死箍住刚出生的粉团子,饲养员举着勺子,蜂蜜拉成丝,空气里全是甜腻味。
熊猫妈妈的眼神像在说:你敢碰一下试试。
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失败,第三次还是失败。
网友弹幕刷屏:这哪是熊猫,这是护崽狂魔。
直到第四次,饲养员换了新配方——加了苹果泥的蜂蜜水,熊猫妈妈终于松了半只爪子。
就这半秒,饲养员闪电般把幼崽抱进恒温箱。
别笑她贪吃。
熊猫幼崽存活率不到50%,出生100克,体温一掉就救不回来。
体检要测心跳、呼吸、体重,每一项都决定生死。
熊猫妈妈在玻璃外急得团团转,爪子扒拉门,喉咙里发出低吼。
有人拍到她眼角挂着水珠,不是汗,是泪。
三分钟检查结束,幼崽被送回怀里。
熊猫妈妈一把搂住,用鼻子蹭崽的脑袋,像在说:吓死老娘了。
评论区有人破防:原来母爱不分物种。
更破防的是,这只熊猫妈妈叫“雅雅”,她上一胎夭折,这次护崽护到饲养员都心疼。
你以为只是看个萌?
背后是成都基地20年的繁育数据:人工授精成功率从5%提到87%,幼崽存活率从30%到92%。
每一点进步,都是熊猫妈妈和饲养员拿命换来的。
有人酸:花这么多钱救熊猫,值吗?
值。
熊猫是伞护物种,保护它等于保护整个秦岭-邛崃山系的生态链。
箭竹、羚牛、金丝猴,全跟着沾光。
更别说熊猫外交。
荷兰租熊猫,光场馆就花了700万欧元,排队看熊猫的队伍拐了八个弯。
视频最后,雅雅抱着崽啃竹子,饲养员在角落揉手腕——刚才被熊猫妈妈拍了一巴掌,红印子到现在没消。
网友问:下次还抢吗?
饲养员笑:抢,但会先给雅雅准备双倍蜂蜜。
毕竟,母爱再伟大,也抵不过科学续命。
来源:深山里探寻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