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据球圈赵探长爆料,2025-26赛季CBA俱乐部杯将迎来一个关键变化——特邀四支NBL球队参赛。这则消息看着是场“跨联赛交流赛”,实则是中国篮协在2027年CBA运营权到期前,下的一步“探路棋”,背后藏着重构中国职业篮球体系的大心思。
9月9日,据球圈赵探长爆料,2025-26赛季CBA俱乐部杯将迎来一个关键变化——特邀四支NBL球队参赛。这则消息看着是场“跨联赛交流赛”,实则是中国篮协在2027年CBA运营权到期前,下的一步“探路棋”,背后藏着重构中国职业篮球体系的大心思。
老球迷都清楚NBL过去的尴尬处境:作为国内第二大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它长期是“夏季限定款”。CBA打常规赛时它歇着,等CBA进入休赛期,它才匆匆开赛——观众刚热起来的看球瘾早散了,球队难攒人气,赞助商也没积极性。但下个赛季不一样了,篮协最新通知明确,NBL将改到12月下旬开打,和CBA赛季时间完全同步,等于把NBL从“CBA休赛期备胎”,拉到了同周期竞技的视野里。
这波调整的关键节点,绕不开2027年夏天。2017年篮球“管办分离”后,CBA公司拿到十年运营权,每年会将营收的10%上缴篮协,算下来年均授权费约1亿元——这笔钱一半补贴女篮发展,一半投入青训。可另一边的NBL,却在这十年里逐渐成了“鸡肋”:没有稳定的转播渠道,强队留不住核心球员,中小球队连生存都难。如今授权期只剩两年,篮协必须解决“CBA一家独大,NBL逐渐萎缩”的失衡问题。
这次特邀四支NBL球队打俱乐部杯,就是一次“压力测试”。早有消息说,篮协想把原来的CBA俱乐部杯,升级成覆盖全级别职业队的“中国篮协俱乐部杯”,让低级别球队有机会和顶尖队伍过招。业内猜测,这四支入选球队大概率带“中西部标签”——毕竟那份《全国篮球改革发展调研报告》里,“覆盖中西部”的呼声特别高,像陕西信达、安徽文一这种扎根非一线城市、球迷基础扎实的NBL劲旅,很可能在名单里,既给中西部篮球输血,也试水中西部篮球市场的潜力。
现在圈子里讨论最热烈的,是2027年后的联赛格局。是保持CBA20支球队规模不变?还是给NBL留2-4个扩军名额?要不要恢复停了多年的升降级制度?有人觉得“扩军得慢,不然砸了CBA竞技水平的招牌”,也有人反驳“没升降级,NBL球队没奔头,联赛就成了死水”。虽然多数人认为篮协大概率会继续授权CBA公司运营,但“怎么让两个联赛形成良性循环”,成了专家组制定中长期规划的核心难题。
消息传到球迷圈,评论区直接吵出了不同阵营。NBL老粉说“终于能看我们队跟CBA球队真刀真枪打了,输赢都值”;CBA球迷担心“别像某些商业赛似的放水,没看头”;中立粉则算起了账:“要是真能恢复升降级,以后每个赛季末段既有争冠又有保级,比现在后半程好多球队‘躺平’好看多了”。
其实不管是调整赛季时间,还是邀请NBL球队参赛,核心都是让中国篮球有更多球队能活下去,有更多球员有球可打。你觉得这四支NBL队能打赢CBA中下游球队吗?2027年后,CBA该选稳步扩军,还是果断恢复升降级?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咱们一起等篮协的下一步动静。
来源:素言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