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再平逝世追悼会举行,众多豪车送别,子背草鞋,曾花百万抗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03:10 1

摘要:大家如此伤心,不只是因为孟再平是越剧的杰出人物,更因为她英年早逝,那些她演绎过、给戏迷朋友们留下美好回忆的剧目,再也无法见到了。

8日,孟再平的家人为这位著名越剧演员举行了正式的追悼会。

那辆豪车组成的车队排在前面,亲生儿子背着草鞋紧跟其后,送葬的队伍气势宏大。

大家如此伤心,不只是因为孟再平是越剧的杰出人物,更因为她英年早逝,那些她演绎过、给戏迷朋友们留下美好回忆的剧目,再也无法见到了。

真得叹一句人生如戏,虽然她已经接受了价值百万的抗癌药物治疗,可孟再平还是没能挺过去,离开了这个世界。

孟再平其人

懂越剧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孟再平这个名字。

孟再平在1977年出生在浙江,16岁的时候就开始正式踏入演艺圈,在不同的剧团里不断学习和磨炼。

在上海静安剧团学习的时光里,她受到了毕派传人杨文蔚老师的喜欢,不仅学到不少东西,还得到了范派一级演员史济华的指导。

可以说,她身上融合了越剧毕派和范派的精华,实力相当不错,不过去的这两位老师并不是孟再平真正的师门,只算得上有过一段时间的指导。

孟再平真正的师傅是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王少楼,戏迷朋友们都叫他“小王少楼”,这也侧面说明了他的功底多强。

就是这样一边学习,一边登台表演积累经验,孟再平培养出了一套属于她自己的独特技能。

要这么讲,范派在越剧里的演出风格挺稳扎稳打的,像大地一样厚实;而毕派的表演则更像那轻柔的风,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人,飘逸得自然。

话是这么说的,一台戏里面一个角色的表现不能只靠一种风格,要是光稳重,反倒会让人物看起来死板僵硬;要是只追求飘逸,又容易让一些角色显得轻佻浮躁。

因此,孟再平把两者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不仅唱腔扎实稳健,还带有一种放松的韵味和节奏感,受到不少越剧迷的热捧和喜爱。

学成归来,她成了民营剧团的主角,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一线,坚持热爱舞台,为那些真心喜欢越剧的观众朋友们带去最精彩的戏曲盛宴。

她的代表作包括越剧《狸猫换太子》、《梁祝》和《孔雀东南飞》这些经典剧目。

之后,孟再平组建了自己的剧团,叫台州孟孟越剧团,为了更好地推广越剧文化,她还注册了一个短视频账号,在那个知名平台上累积了超过30万的粉丝。

突患癌症

剧团的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宣传越剧文化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放量也破了千万,这原本应该是孟再平人生的高峰期。

可是,人生难免有变故,在2023年的一次演出中,孟再平突感腹痛难忍,咬牙坚持完毕后赶紧去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被确诊为胰腺癌!

这胰腺癌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癌症。

它其实是一种源自胰腺导管细胞的恶性肿块,医学界有人叫它“癌症之王”。

虽然胰腺癌的具体起因还没明朗,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体重超标这些问题都可能让你更容易罹患胰腺癌。

最让人头疼的是,胰腺癌在早期和中期几乎没有任何表现,直到到了晚期才会出现黄疸、突然瘦得不像话、腹部疼得受不了这些症状。

没错,当孟再平被诊断出患上胰腺癌时,已经到了晚期,医生估计她的生命还能坚持3到6个月。

这个消息像一记晴天霹雳砸在孟再平头上,明明事业正走上升路,她还沉醉在那个舞台,喜欢为观众带来精彩表现的日子。

突然听到自己活不长了的消息,孟再平简直难以相信,所有人都觉得天哪,这事儿真是太不真实了。

经过一番深刻反思,孟再平依然下定决心不放手,她还想继续站在舞台上拼搏!

所以,孟再平决定采用保守的方法来调养,虽然错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但胰腺癌还是能靠化疗和放疗什么的来治一治。

为了能在心心念念的舞台多待一会儿,孟再平可是使出了学习时那份拼劲儿。

孟再平是个演小生的,越剧里专门扮演男性角色,比如那种才子佳人里的男士。他本人就带着一股英气和不服输的精神,总是那么拼劲十足。

那会儿的她,心里下得了狠心,打了120万的抗癌针。化疗已结束身体就很虚弱,可她还是坚持赶场上台演出,甚至在后台偷偷把点滴调快,打完针后亲自拔掉,擦干血迹,立马就走上舞台。

她对这个舞台,真的挺喜欢的,热情满满。

虽然唱完一场体力耗尽,嗓子明显觉得不舒服,她还是在观众们的“再来一场”欢呼声中,又一次开唱。一下台就立马被送去了医院。

可以说,在最后这段时间里,孟再平用生命点燃了观众和越剧,她的成就,她为越剧付出的努力,戏迷们永远不会忘记。

就这样,孟再平不断地在舞台上挥洒自己,到了8月31日,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孟再平老师永远地离开了。

在病床上的最后一瞬间,家人们把她最喜欢的戏服放在了枕头边,要说她真正捨不得的东西,那肯定就是那一段段越剧啦。

等灵堂布置完毕以后,同行的人在孟再平的灵前放起了《天上人间》的戏目。

不为别的,也就是想让孟再平知道,台上的那份气势,她死也不会放松;接下来越剧的路,他们会为了她继续努力走下去!

有个同行这么说过,她虽然经过化疗失去了不少勇气,可只要灯光一亮,她似乎就能把疼痛给忘了。

曾经因为化疗而手抖拿不稳筷子的她,在舞台上却变成了一个干练的小伙子,眼神犀利有神,像能把人钉死一样。

追悼会

就这样,到了8日,孟再平的追悼会正式举行。

现场人头攒动,戏迷和朋友们都纷纷赶到现场,陪孟再平走最后一程。

送葬队伍排得很长,迈巴赫豪车领头,车顶上摆着花圈和遗照,场面既气势磅礴又庄严肃穆。

在车队的后头,跟着的是孟再平的继女和儿子。

按照那边的风俗,继女穿着麻布,带着孝服,儿子则戴着草帽,背着草鞋,二人哭得撕心裂肺,悲伤得不得了。

孟再平继女在网络上发了一条动态:妈啊,我会特别想你的,你一直记挂在我心里,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再见面,届时你还得给我演出呢。

这番话说得暖心又打动人,不难看出孟再平老师在真实生活中可是个特别温柔的人。

要不是这样的话,继女又怎会跟她建立这么好的感情呢?

到场参加追悼会,宽敞的厅里挤满了人。

不少是剧团的演员和后辈,有些是家属,还有更多的戏迷,大家自发聚在一块儿,为孟再平送行。

大厅正中摆放着孟再平丈夫写的哀辞:“可怜儿女滴滴哭,小声唤娘回头;恩爱贤妻悲苦雨,凄风催你早离去。”

丈夫感情深厚,儿女乖巧懂事,事业蒸蒸日上,粉丝们也都非常喜爱他。要不是身体出了问题,孟再平老师又怎会离开,抛下这些呢。

出殡刚结束,有个戏迷还是舍不得走,自己默默地在灵堂外边唱起了越剧。

在这些戏迷里头,有不少其实挺有水平的,戏曲的存货齐全,挺正规的,连媳妇都提前准备好了。

虽然古时候就有在葬礼上唱曲的习俗,但像这样这么正式、这么庄重,还特别动听的送别,还真是头一回见。

孟再平老师虽然走了,但她热爱的越剧在这两年里竟然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越剧一直被称作第二国剧,在一中老一辈演员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在年轻一代中逐渐走红,逐步走出了自己的圈子。

像陈丽君这样的年轻小生越剧演员,凭借着英气逼人的外表、帅气刚毅的造型和不错的唱腔,受到不少年轻观众的喜爱。

现在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喜欢上越剧,真是迷上了这门古老的戏曲。

结语

只要这个行业里还有新鲜的血液在流动,整体就会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往前发展。老一辈的培养和关照,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挺关键的。

有孟再平这样的前辈在前头指引,越剧哪能不兴起呢?我相信她在天上看到这一幕,也会觉得挺欣慰的。

那么,什么叫作人民的艺术家呢?这个问题,现在我想大家心里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吧。

来源:明bobi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