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诞生于中国脱口秀行业野蛮生长的2021年,由《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总策划李诞撰写。
一、本书简介: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诞生于中国脱口秀行业野蛮生长的2021年,由《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总策划李诞撰写。
这本书最初是李诞为笑果文化内部培训编写的“行业生存指南”,后因内容系统、方法论扎实,被整理成书面向公众。
书中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结合李诞从编剧到总策划的全产业链经验,覆盖创作、表演、团队协作、职业心态等实操环节,被誉为“脱口秀从业者的新华字典”。
二、主要内容:
全书以“创意是智力与体力的苦力活”为核心,构建了从认知到实践的完整框架:
1.职业认知:
明确脱口秀是“终身工作”,需打破“工作与生活分离”的幻想,将人生经历转化为创作养分。
2.创作方法论:
逐字稿写作:要求完整记录语气词、停顿,通过文字推敲提升语言精准度。
素材积累:随身记录生活细节,建立分类素材库,将健身、旅行等跨界体验转化为创作突破口。
定量训练:每日至少完成5个段子,用“村上春树式写作法”形成肌肉记忆。
3.表演哲学:
还原场景:表演的本质是还原创作时的想象情境,而非夸张模仿。
价值观传递:通过段子展现价值观,吸引“与你心理侧面感应”的观众。
4.团队协作:
提出“带东西来、目标明确、谁负责听谁的、用更好的创意否定别人”的读稿会原则。
5.职业心态:
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将每一场表演视为成长机会,而非追求“炸场”的短期效果。
三、原文摘录:
1.“创作不能靠雷劈,创作要自己没事就劈自己。”
李诞用“自劈”比喻主动训练的重要性。他要求团队每天写稿,即使灵感枯竭也要完成定量任务,因为“创意是苦力活,越早丧失看剧的乐趣,越早成为合格创作者”。
2.“你的目标如果是这场一定要炸,那准备就永远是徒劳的。”
他反对以“炸场”为导向的表演,认为短期效果会消耗演员的成长空间。真正的职业演员应追求“有意义的失败”——按逐字稿完整表演,即使冷场也能通过复盘调整方向。
3.“语音象征主义:说‘大’时嘴形放大,说‘快’时语速加快。”
李诞提出语言发音与语义的关联性,建议演员通过调整语速、音量强化表达效果。例如,将“感情”读得富有感情,将“理性”读得干脆利落。
4.“脱口秀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一定是平视的,你在分享价值观,不是讨好。”
他批判“造势式喜剧”,认为相声通过演员放低姿态制造优越感,而脱口秀需通过价值观共鸣吸引观众。演员应像“主持人”一样,带领观众进入预设情境。
5.“人天然喜欢看成长,你要用五分钟的时间成长给他看。”
借鉴电影叙事逻辑,李诞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展现变化。例如,开场时困惑,结尾时释然,通过“成长弧光”增强观众代入感。
6.“否定别人的时候要提供建设性意见,而不是只说‘我觉得不行’。”
针对行业读稿会低效问题,他制定规则:参与者需带初稿参会,用具体创意替代模糊批评,确保讨论始终围绕目标推进。
7.“把一件事说得津津有味,是脱口秀演员的基本素质。”
他强调“还原”而非“表演”,要求演员在写稿时想象舞台动作、神态,甚至观众反应,通过细节刻画让段子“活起来”。
8.“不要问‘为什么’,要问‘是什么’。”
在前采嘉宾时,他建议避免抽象问题(如“你为什么回国”),转而询问具体行为(如“你在韩国训练最苦时什么样”),以获取更具画面感的素材。
9.“你的段子要传播是需要主题的,是需要好笑之外还说了一点什么的。”
他反对滥用谐音梗、网络用语,认为段子需承载价值观或社会洞察。例如,庞博通过“咖啡与酒”的对比,隐喻都市青年的精神困境。
10.“每天睡觉前唯一要考察的:你有没有持续变好?”
化用查理·芒格的建议,李诞将职业成长简化为日复一日的微小进步。他认为,脱口秀演员的终极作品是“自己这个人”,而非某场表演。
四、读书启示:
1.用“逐字稿思维”提升表达能力:
无论是演讲、汇报还是日常沟通,提前推敲语言细节能显著增强说服力。
例如,将“大概是这样”改为“具体有三个步骤”,用确定性语言建立信任。
2.建立“素材库意识”:
随身记录生活观察,分类整理碎片信息。一位读者实践后,将地铁上的吵架场景改编为段子,在年会表演中获满堂彩。
3.以“成长型心态”面对失败:
李诞的“有意义失败”理论适用于任何领域。例如,创业者可将产品冷启动的冷场视为用户调研机会,而非否定自我。
4.用“价值观筛选”构建人际关系:
脱口秀演员通过价值观吸引观众,普通人亦可借此明确社交边界。例如,拒绝无效社交时,可坦诚表达“我更喜欢深度对话,而非泛泛之交”。
5.将“职业训练”融入生活场景:
李诞建议通过健身、旅行等跨界活动激发创意,这一原则可延伸至任何领域。例如,程序员可通过学习绘画培养系统思维,设计师可通过阅读哲学书籍提升设计深度。
五、本书评价:
豆瓣读者评价其“兼具词典级实用性与哲学深度”,微信读书热门划线笔记显示,“创意需要苦力般的坚持”等观点获超200次标注。
书中方法论已延伸至自媒体内容生产、产品经理需求文档撰写等领域。
例如,某知识博主借鉴“逐字稿+定量训练”模式,将视频完播率提升40%。
李诞的文笔简洁、犀利,有时甚至有点“狠”,但恰恰是这种不讨好、不敷衍的态度,显得尤为可贵。
延展阅读: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格雷格·迪安):系统讲解喜剧结构与技巧。
《创作是种职业》(安·拉莫特):从写作心态到实操方法的全面指南。
《圆桌派·陈佩斯专场》:对比脱口秀与相声的异同,深化对喜剧本质的理解。
免责声明:自媒体内容仅用于记录和分享,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所有内容来自于网络,或由人工智能服务生成。如有文字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本人观点,亦不代表本人所在机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