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自审阅、亲笔批注闽东党史的编写稿,在坚持革命斗争和存活到建政以后的闽东早期革命者中,并不多见。范式人同志留下的那些党史有关的亲笔信件和文字,都已经是“稀世珍品”。
1984年范式人同志在亲笔修订《闽东革命根据地史大事年表第二稿》
1984年初,宁德地委党史办倪国振同志编写出《闽东革命根据地史大事年表第二稿》,4月5日,范式人同志亲笔写下了四千多字的逐条批注意见。
亲自审阅、亲笔批注闽东党史的编写稿,在坚持革命斗争和存活到建政以后的闽东早期革命者中,并不多见。范式人同志留下的那些党史有关的亲笔信件和文字,都已经是“稀世珍品”。
诚如倪国振同志在该书后记中所写,“四月,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范式人同志不惜自己年老体弱,又对二稿逐句、逐条,乃至出处都作了认真审阅,并对一些条目进行增删或提出自己看法”,范式人同志的这份修订意见在闽东党史研究中的权威性是毫无疑义的。
据笔者研究,虽然此后形成的第三稿再经叶飞、范式人同志以接受访谈的形式提出意见,得以促成这本大事年表的发表,但是,编写者似乎是慑于某种政治压力,在年表的一些关键环节上并没有采用范式人同志的个人史述,也没有留下这位历史当事人一贯坚持的党史见证。不作历史的客观全面记录,偏离了历史研究的学术性。
四十年过去了,闽东革命的所有前辈们都早已“到马克思那里报到了”(范式人同志语),重新提起那些被放弃的范式人同志的话题而探讨史实,又是一个拨乱反正的机遇。
历史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成为真实的历史,正如太阳之所以被认为是太阳,是因为它发射真实的阳光。这篇批注的文献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它并非一篇经过记录和事后整理再加工访谈文章,而是范式人同志亲笔写成,是时空一体的个人回忆记录。
范式人同志当年所提的历史见证,有一些关键部份,“宁德一卷”至今尚不采用,这些历史研究中非常有趣的关注点,实际上就是一些可以打开迷雾的钥匙。
以下全文引用“范式人对《闽东革命根据地史大事年表》二稿批注”(1984.4.5),这是修订宁德一卷必备的一个权威索引,对闽东党史有一定基础知识的读者们,借此有一个完整的原文体验,可以自行质疑,自行发现历史的答案。
范式人对倪国振编的《闽东革命根据地史大事年表·
1919-1938.2》二稿批注 1984.4.5
宁德档案馆范式人书信(二)编号150-162页
【注:以下按批注前后顺序录出,原件藏地委党史办】
地主高利贷的惊人剥削。
闽东是在军阀割据变迁中过来的,而土匪之多在二战初期至我们各地先后兴起之后,才基本上没有了。这也叫【就】告诉我们,民不聊生,地租日重与高利贷(严重的剥削与苛捐杂税多到不可胜数)是地主阶级与反动统治者制造了贫困,使人民迫【切】要求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此形势下,乘十九路军闽变之机,在连罗和福安等地先后起义。
二十年代迄三十年代,在1932年十九路军入闽之前,福建基本上分为前期系北洋军阀李厚基等割据,至大革命迄大革命失败后,则为海军派与地方势力派所盘踞。地方势力派主要是收编的土匪,如卢兴邦【原件150页】在闽江中游,陈张辉在晋江惠安、南安等地,钟绍发在闽西一些地方,张贞部则在诏安一带;海军派主要在莆田到福安及三都等地,以霞浦为中心所谓福宁属五县,加连江、罗源则为海军派所占据。1932年十九路军入闽后,海军派失势。
军阀劝种大烟,而后大收烟捐,往往收捐之后又一再补征,农民苦于苛【捐】杂【税】和剥削,祈求在种大烟中求得收入,结果越动越穷,负债越多,甚至破产,不少人就铤而走险——当土匪者蜂拥而起。
还有寿宁南路的王贵生,也被招安,成为官兵。其他还有许美会、卢驼背等大小几十股土匪,流窜于宁属及屏南、古田和闽浙边上。这些股匪通过土豪劣绅与海军陆战队勾结,贩卖枪支,寿宁县城就有三次被匪不费吹灰之力攻入。
十九路军闽变前,中央决定【福州中心市委】改为省委,罗明任书记,时间不长,即由陈之枢代书记,直至三四年春末被【档案馆编页151页,下同】破坏,陈之枢一批人叛变,闽东党就失去了上级关系,直至1937年冬顾玉良到闽东才有了上级关系。
应为“平粜”(指邓子恢所领导的福安溪柄群众所进行的“平粜”斗争)。
【烟苗】以百株、千株、万株计算,寿宁、福安有此情况。
江平为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到莫斯科出席会议(“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三二年六月受组织派遣前来闽东,任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政委。
三二年七月,陶铸同志是到福安给游击队授旗的。
三三年四月,中共寿宁县特支成员范浚领导寿宁西区、东区上万人红带会和革命群众暴动,死伤不到十人;后来在东区几个大仗和攻打西门坑底,死较大,尤其西门坑底的围攻,是用错误的硬攻,因而死达百人以上。
寿宁东西区和南区一部分已经全面暴【152页】动,以红带会名义组成的赤卫队万人以上,和敌人打了不少仗,有的是大仗,如先锋【仙峰】岭、岗坪当【墩】、镇家洋等仗。同时,旧历五六月间,【福安】中心县委派代表曾志到寿宁东区领导工作,成立了寿宁县革命委员会。
江平同志系三三年春节前后被福安北区横山地主的大刀会杀害于百丈坑的。
三三年秋,范铁民为首的县革命委员会已成立三四个月。不是分粮,正在筹划分田。因为分田没有实现,才出关于粮食问题的布告(1934.1.10)。为的是给群众实际利益,其实当时很多稻子烂在田里,没有收割,天天在应付敌人进攻,这是失败主要原因之一。
闽变给闽东暴动以有利时机。由于闽变,敌人的海军陆战队就不敢动,只守在三都和宁德县城。因此:一,连江、罗源迅速发展,建立了苏维埃;二,福安空虚,暴动也逐步展开,至春节前成立了闽东苏维埃筹组委员会,随即召集了工农兵代【153页】表,成立了闽东苏维埃政府,马立峰任主席(叶秀藩的副主席系成立特委时才决定补上的),地点设在福安柏柱洋的“土盾”【斗?】面。
“一把白扇画牡丹,共产社会喜欢欢,吃穿富足真爽快,大家幸福心肝宽;二把白扇画牡丹,共产社会喜欢欢,个个儿童哈哈笑,好比太阳正出山……”。这是马立峰同志编的歌谣。他编有几十首,可惜我记不清了,全系宣传鼓动及歌颂共产党和革命的。
有一个以官洋为中心的安福县委,三四年春节时就有,辖区包括霞浦的充木洋、长冠、黄柏等地。
三四年端午节前成立福寿县委,书记为范铁民,二三个月后就调走,由詹嫩弟为书记。
福鼎县委三四年春节左右就有。
寿宁没有特区,只有福寿辖一部分。另外有个地下县委,由老梁(真姓叶)负责。【154页】
【郑丹甫《闽浙边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这材料不可靠。
【年表82页讲“船民工会”时】这个组织力量很大,把赛江的阻隔变成通途,使红军的行动甚为方便灵活——三四年六月在福安北山村奶娘宫成立了闽东船民工会筹备处,主席林顺佺,副主席郑延妹。
三四年八月一日,特委正式宣布红二团第三营长赖金彪为红二独立团团长,范式人为团参谋长(称秘书长),叶秀藩为政治部主任。
三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叶飞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团一部分到宁德县赤溪与先遣队会师,会见了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中央代表曾洪易(后叛变),叶秀藩、范式人会见了参谋长粟裕及政治部主任刘英。军团首长向失去上级党领导的闽东特委传达了党中央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叶飞同志代表特委汇报了工作情况。寻淮洲同志对闽东工作表示赞许,因脱离根据【155页】地,长途跋涉,转战千里,兵员补充困难,要求闽东特委动员一千人参军。结果在一周内动员了四千人,从中挑选一千五百多人。由于他们匆匆开走了,这些新参军的没带走,我们三人(詹、叶、范)也未带。因为一千五百人根本未到穆阳,他们又匆匆开走了。
闽东独立师有师部,师政治部,有特务连、传令班等,还有供给处。
对于闽东的革命斗争,应当不要忘记邓子恢同志的直接领导和陶铸同志为首的福州中心市委的领导以及他到闽东亲自领导和组织了游击队等等斗争。
三四年十月以后,敌人才集中力量向独立师进攻,至年底基本上占领了主要苏区。写历史不能把闽东置于特殊地位,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我们不是也失败到只剩下四百左右人枪的武装,才转入游击战争的【吗】?
潘伯成牺牲于独立师成立前的二个月,【156页】根本不在溪柄战役中参加。溪柄战役我参加,潘未参加,时间系旧历五月下旬至六月初,而潘的牺牲则是在柏柱前面的茜洋,我亦在,赖和潘一起作战的。
其实敌人大举进攻开始于【三四年】十一月,穆阳原为敌人一个要镇,是安在对付我们的一枚钉子。三五年初,敌十二“绥靖”区司令王敬玖饬令新十师、八十七师刘安琪旅、沈发藻旅,七十八师邓经儒团、四十师一部、保安一团陈佩玉部,保安二团梁为绰部,保安三团马鸿兴部、保十一团和靠近闽北、浙江边境的敌军及地方保安团,计五六个师的兵力,向闽东进行分途“围剿”、“分进合围”,而以新十师为追击主力,气势汹汹,妄图一鼓荡平我闽东苏区根据地。
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拥护,斗争是坚持不下去的,也许要完全失败。应当是坚决依靠革命群众和坚持革命斗争的同志。【157页】
三五年五月先成立了临时特委后,才正式恢复了中共闽东特委,书记叶飞,委员有阮英平、范式人、许旺、苏敏丹。
只讲四个中心县委更切实一些。因为有两说,即二个办事处和四个办事处。
霞鼎中心县委,书记许旺,下辖霞鼎、霞鼎泰、福霞,安福四个县委。
福寿中心县委,书记谢作霖,下辖寿泰(书记缪洪骥)、寿宁(书记韦芝祥)、寿景庆三县。后又成立了寿泰景庆中心县委,范振辉为书记,一九三七年寿泰景庆地区被敌人镇压下去,又成立了寿政庆中心县委,仍由范振辉任书记。
鼎平中心县委,先谢作霖后黄固生为书记,辖鼎平、平阳、福鼎、鼎泰四个县委。
周宁中心县委,书记阮英平,三六年下半年换罗富弟,辖周墩、宁德、宁屏古三个县委,三七年秋改为宁德中心县委。
独立师政委叶飞兼师长,政治部主任【158页】范式人。红军先后恢复发展改为纵队番号,有三四个纵队,最多时达五个纵队。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东特委就是以这四块较巩固的根据地作依托,用“ 狡兔三窟 ”的战略战术,在其周围建立了无数星星点点的根据地,而后又联成一片。到一九三六年下半年,闽东党已在浙江省泰顺、庆元、景宁、云和、平阳,福建省闽侯、连江、罗源、古田、屏南、政和、松溪、寿宁、福鼎、宁德、福安、霞浦等两省十七个县建立了辽阔的游击根据地。其中在福寿、霞鼎、周墩一些地区还保存了原有苏区的少【小】块根据地,保留了分田成果。其它广大地区是发动了群众,组织贫农团,建立党组织、游击队、肃反队,进行打土豪、分粮食,抗租、抗债、抗捐等斗争。
三五年十月五日,闽浙边临时省委——由叶飞到闽北找黄道(要他当书记),黄道不同意(在政和洞宫山会师),后改为闽浙【159页】边临时省委(原要成立“中共闽浙赣临时省委”)。
闽东为全国最晚暴动建立的一个苏区,存在时间仅一年。
当省委成立之初,挺进师同志问:“你们为什么还没有肃反?中央苏区基础那样强还有AB团,你们这里还能没有?”闽东特委负责同志觉得他们言之有理。这是我们盲目性很大,迷信所谓中央苏区肃反,套过来的。
保卫局没有成立,只刘英讲了一句。因为系空的东西,就发生了吊打逼供(还有什么社会民主党、改组派等名称,都搬苏区莫名其妙的东西。)
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其存在一年时间里(其实不到半年时间)配合较好也不到半年时间,就处于貌合神离、各干各的游离状态之中。解体时间——“南阳事件 ”发生在中秋节时,不可能是三七年一月。
三七年八月黄苏派了一个加强连,在【160页】亲母岭被叶飞率的陈挺部队聚歼了,打死了敌连长,缴获了百余支枪枝及一匹小川马;再一役是范式人在浙江庆元,敌浙江处属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带了一营人前来进攻,时值阮英平、陈挺到那里会合,共有近三百人的队伍(二个纵队),击溃了敌人,击毙其参谋长,由于森林太多被窜入林中逃脱,只缴获四十来支枪。浙江处州属当局责备我们扰乱抗日后方,我方即回信,指责他们阻拦搜集部队集中准备抗日,竟用部队进攻我军,福建当局不当【与】我们和谈,企图消灭我军等。这样,浙江压了陈仪,才由黄苏派人同我方谈判。这两仗的胜利,才迫使国民党福建当局与我们谈判。
五个【和谈】条件在宁德没有谈成。这五个条件可以列上,但应说明没有谈成,而是叶飞和顾玉良去南昌时,路过福州和陈仪面谈。他们知道闽东红军要改编到新四军去,就很快答应发表《中国共产党闽东特委共赴国难宣言》,并答应释放政治【161页】犯和发了七百套军装、几千元军费。
北上抗日后,闽东组织情况是:我任特委书记兼组织部长,王助任宣传部长兼统战部长,常务江而才,执委郭培文(文焕)、俞云滕、罗富弟、郭琦。此时有松政庆、福安、屏南、安德、古田等县委,党员九百多名。【162页】
来源:范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