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昆都仑区第一实验小学——清明润童心 巧手制春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2 22:52 1

摘要:清明将至,草长莺飞。为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劳动情怀,包头市昆都仑区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的部分同学于4月1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指尖上的清明”青团制作活动。活动伊始,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带孩子们走进清明文化长廊:从介子推“割股奉君”的传说,到扫墓

清明将至,草长莺飞。为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劳动情怀,包头市昆都仑区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的部分同学于4月1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指尖上的清明”青团制作活动。活动伊始,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带孩子们走进清明文化长廊:从介子推“割股奉君”的传说,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从“寒食三日火禁”的历史渊源,到青团作为清明符号的寓意——绿色象征万物新生,圆圆的团子象征团圆美满。孩子们听得入神:“原来小小的青团里藏着祖先的智慧!”

洗净双手,戴上口罩。劳动课堂秒变“青团工坊”。青团粉与热水碰撞出春天的清香,教室里弥漫着清甜气息!山楂、豆沙、肉松、蛋黄馅料一字排开。孩子们揉面时学着“掌心画圆”,包馅时牢记“收口要紧”,还创意十足地捏出柳叶饺、小方块、花朵等造型。孩子们将青团捏成圆球形状,寄托对先辈的追思!

当碧玉般的青团成品完成,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做的青团比买的更香!”包头市昆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自豪地说。在配上精美的包装,青团变身艺术品,孩子们要带回家与长辈分享。这样的教育真有温度!

随后,食育工坊内又飘散出阵阵豆香,包头市昆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化身"小小甜品师",在劳动课上体验制作春日限定美食——豆乳盒子。这场融合劳动实践与美育启蒙的课堂,让幸福学子们品味到了动手的乐趣与生活的诗意。“劳动不是简单的体力付出,而是创造美的过程”。课堂上,同学们分组协作,从组装分层到裱花装饰,每一步都凝聚着专注与巧思。相较于步骤的精准,更注重引导孩子们在操作中感受食材的质感、观察色彩的搭配。“我想用草莓和薄荷叶点缀,让盒子像春天的花园!”同学们兴奋地分享着创意。当洁白的奶油邂逅金黄的豆乳粉,当青翠的叶片轻托鲜红的浆果,每个孩子都在方寸食盒间绘就独特的春日画卷。

作为学校“五育融合”特色课程的重要载体,包头市昆区第一实验小学的食育工坊每节课都会开展主题劳动实践。从传统节令美食到创意西点制作,同学们在锅碗瓢盆的协奏中锻炼动手能力,在食材色彩的碰撞间提升审美素养。让劳动回归生活本真,让美育浸润成长日常,这才是幸福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劳动的价值与温暖的心意在甜蜜中交融,这堂"色香味俱全"的生活课堂,已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幸福成长的种子。

包头市昆区第一实验小学这场“可触可感”的劳动实践课,让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孩子们在揉搓捏塑中体悟节气智慧,在烟火气里读懂“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正如老师在活动总结中所说:教育要扎根生活的土壤,让文化传承与劳动教育同频共振,才能培育出有根有魂的时代新人!

来源:泰耀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