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独处的老人,晚年才会幸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8 20:00 3

摘要:说到“老人独处”,你脑海里是不是首先冒出孤单、无聊、寂寞这些词?可真说起来,这世道上有那么一些老人,他们不仅不害怕一个人呆着,反而把独处过成了享受,把自己的晚年活得潇洒又幸福。

说到“老人独处”,你脑海里是不是首先冒出孤单、无聊、寂寞这些词?可真说起来,这世道上有那么一些老人,他们不仅不害怕一个人呆着,反而把独处过成了享受,把自己的晚年活得潇洒又幸福。

我家隔壁就住着这么一位老人王奶奶,今年快七十了,身体硬朗,精神头十足。她年轻时候是小学老师,退休以后没跟儿女住在一块,就自己租了个小平房。有人觉得她可怜,老伴早些年走了,小儿子也去了外地工作,还老听说她自己在家种花、养猫、做饭。可是你真走近点,发现王奶奶根本不像流行里的那些孤独老人,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比很多儿女陪着的老人还自在。

有段时间,邻居们议论,说王奶奶大儿媳好像跟她闹过矛盾,那会儿逢年过节,儿子也就是提一袋水果草草来一趟,平时压根很少露面,王奶奶照样每天乐呵呵的。有一次,我去借剪刀,她正在客厅给窗台上的兰花松土,看我进去,她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哎哟,来了?我这刚泡了壶菊花茶,你喝杯热的!”

我随口问了句:“王奶奶,您平时不觉得孤单么?”王奶奶端起茶碗,一边递给我一边说:“唉呀孩子,不瞒你说,年轻时候还怕,现在我越来越喜欢这份清静了。人啊,总不能把幸福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谁的生活都靠不住,自己得有点能量!”

她跟我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年轻那会儿,为了操心两个孩子和瘫痪的婆婆,天天忙得团团转。从来没为自己想过一天。等孩子们成家立业了,却发现自己突然空下来了。有好多同龄人整天盼着儿孙多陪陪,要么就在小区跟人打牌、唠嗑,可王奶奶说:“打牌我不在行,睡午觉也没意思,后来想着,干脆学点新的。”

于是她开始练习写毛笔字,每天一点点学习,看着那张宣纸上黑白交融,竟然慢慢沉迷起来。还报名参加了社区开设的老年绘画班,早上遛弯,回来锻炼,下午画画,晚上看看新闻,有时候种种菜、养养猫狗,偶尔给远在外地的小孙子织几件毛衣,一天过得井井有条。

可是觉得曲折,就在几年前,大儿子的企业遇上了危机,经济压力很大,媳妇也是性子急,生活一紧张,难免说话冲。王奶奶刚开始还有些埋怨,但后来她选择默默支持,比起抱怨、不安,更愿意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把家里收拾得干净,让儿子回家有口热饭吃,也不用强求儿女陪着自己,“他们想来,我开心;不来,我也开心。”

而且,她利用空闲时间,去做志愿者,教附近孩子们写字识字。每次遇到家庭不顺的老人,她总劝大家:“要适应不被需要的时候,也得学会好好爱自己。你看,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你给他们空间,是对大家的成全。”

其实,王奶奶这样的人不少。我单位同事小李的父亲,退休后整天跟老朋友聚,会钓鱼、会修东西,年年出去旅游,有一阵子家里出了点问题,女儿离婚了,儿子也创业失败,他一直是家里最平静的那一个。小李说:“我爸,就是懂得享受自己时间的人,有问题该帮就帮,剩下的学会放手。每次我妈难过,他就拎着水壶去公园溜圈。”

咱们身边这样的实例,多得很。不少老人,儿女都在外地,每逢节假日也许只能打个视频电话,可是他们会种菜、会练书法、会织毛衣、会学音乐……有的自学电脑,能网购、会发朋友圈,日子热闹极了。反倒是有些从没学过和自己相处的人,子女稍微忙点,就觉得天塌了似的,一天天无精打采。

王奶奶说:“我这辈子终于明白了,人要会独处,才能不怕人走。”会独处,是自给自足的幸福。你会发现,一个能独处的老人,既不依赖儿孙,也不惧怕孤单,自己能安排生活,能面对风雨,哪怕遇上什么家长里短的麻烦,也不会一味抱怨,而是能消化、能理解,然后微笑面对。

人到晚年,如果把幸福锁在儿女身上,那幸福就像风筝一样,线不在自己手里。如果你能把生活过成一本喜欢的书、一盘爱吃的菜、一幅美丽的画,能让自己发自内心地舒服,哪怕身边没人陪,也能活得轻松自在。

所以啊,会独处的老人,晚年一定会更幸福。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无数普通人生活里的真实。王奶奶用她的一天一天把孤独变成了享受,把日子过成了诗,这种幸福谁又能夺走呢?

来源:常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