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活着就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7 20:07 1

摘要:老陈今年七十六岁,老家河北,一辈子在厂里磨机器。退休后跟老伴搬来儿子城里住,说是进城了,其实每一天过得挺寂寞的。儿子媳妇工作早出晚归,孙子还小,平时也就他俩在家里转悠。最初,老陈每天早晨起来遛弯,顺手买几个菜,再给孙子做汤做饭。晚上等儿子回来了,他夹点菜,看着

有人说,人到老了,其实就是一段孤独的长路。我以前觉得这话有些悲观,可认识了老陈之后才明白,这或许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

老陈今年七十六岁,老家河北,一辈子在厂里磨机器。退休后跟老伴搬来儿子城里住,说是进城了,其实每一天过得挺寂寞的。儿子媳妇工作早出晚归,孙子还小,平时也就他俩在家里转悠。最初,老陈每天早晨起来遛弯,顺手买几个菜,再给孙子做汤做饭。晚上等儿子回来了,他夹点菜,看着他们说说笑笑,也算快活。

可事情变了,老伴前年查出来糖尿病,行动不太利索,没多久就只能瘸着腿走。老陈一下子就变了,白天除了照顾老伴,就是刷着抖音,看那些小猫小狗的视频。有时候看到有情节的短剧,他会皱眉自言自语:“演得跟真的一样。”

其实老陈年轻时也不是不会享受生活的人,但如今,朋友都散了,有的去南方养老,有的已经不在人世。和邻居们说个话,还能被年轻人拍拍肩膀劝道:“大爷少抽烟,身体重要。”偏偏他就喜欢那一口杂牌子的香烟,在哪儿抽倒无所谓,只要心里能舒服。

有一阵子,老陈想着给老伴多买点好吃的,但家里人谁也没表态,小孙子说要吃外卖。晚上,老陈炒了一桌子菜,结果剩下的几乎原封不动,儿子没胃口,媳妇节食,只有孙子最捧场,吃了一个鸡腿。老陈夹着剩菜坐在厨房门口发呆,烟头一点一点烧到手指,“活着啊,有时候真琢磨不明白到底为个啥。”

但日子总要过。到了冬天,老陈带老伴去公园晒太阳,遇上总遛狗的大妈,总会聊上几句。那天不知怎么的,说到年轻时候的事,老陈讲起小时候吃过的大锅饭,打过的雪仗。他憨憨地乐,说:“小时候哪知道老了这么琐碎。”

大妈没接话,反倒叹口气:“活着,就不容易。”

老陈点点头。其实心里也清楚,活着就意味着有牵挂,有酸甜苦辣。老伴夜里病了,他翻箱倒柜找药,那一刻心脏跳得厉害,却什么都顾不上。等老伴虚弱地睡去,他悄悄挨床沿坐着,握紧她的手。突然想起那些年瞎折腾拼命挣钱,不就是为了现在有人陪着吗?

第二天一早,窗户透着亮光,老陈照旧起床做饭、拖地,他轻声叫老伴起床,声线里多了一点温柔。他开始习惯性地用手机把老伴的照片留存下来,也会认真记下医生的嘱咐。偶尔,他会去阳台,对着远远的楼群发呆,眼神里却多了种说不清的坚定。

后来老伴状态渐渐好转,老陈的步调也慢了下来。他学会了网上视频通话,逢年过节主动联系那几个还健在的老伙计,大家视频里互相聊家常、说病情,有人开玩笑说:“我们这帮老骨头,活着就不错,图啥都别图太多。”

老陈哈哈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说实话,人到老了,还真不能把“活着”当成理所应当。酸甜苦辣都是日子,就像煮一锅汤,咸淡得自己去调。要说活着图什么,本来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有的人觉得热闹至上,有的人只求心无旁骛。而对老陈来说,每天醒来、看见身边还躺着个人,能下厨、还能开怀大笑,这事啊——可真了不得。

《老年人,活着就好》,听起来简单,却是漫长人生最真切的答案。不必苛求太多,不用执着一口气。只要还有人在身边,哪怕再多琐事、再多牵绊,能活着,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

来源:常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