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懂啊!当年揣着适马初代 35mm F1.2 扫街,拍两小时肩膀能酸三天 —— 那 1090 克的重量,说是 "镜头" 不如叫 "健身器材"。但就在今天,适马直接扔出王炸:全新 35mm F1.2 DG II Art 来了!重量砍到 755 克,长度缩短 20
谁懂啊!当年揣着适马初代 35mm F1.2 扫街,拍两小时肩膀能酸三天 —— 那 1090 克的重量,说是 "镜头" 不如叫 "健身器材"。但就在今天,适马直接扔出王炸:全新 35mm F1.2 DG II Art 来了!重量砍到 755 克,长度缩短 20%,却号称画质、对焦全升级,售价 1549 美元(约 1.1 万人民币)的它,到底是挤牙膏还是真革命?作为第一批摸到实机的博主,今天就带大家拆透这款 "减重不减画质" 的新镜皇。
拿到二代镜头的第一感觉:这居然是 F1.2?对比初代像拿了个玩具 —— 长度从 138mm 缩到 111mm,滤镜口径从 77mm 降到 72mm,最直观的是重量:755 克比初代轻了 30%,甚至比竞品 Viltrox 的 910 克还轻了近 200 克。实测挂在索尼 A7C2 上拍一下午,肩膀完全没压力,这对街拍摄影师来说简直是救星!
别以为轻了就是偷工减料。镜头卡口和镜身关键部位全是铝材,还加了 TSC 耐热复合材料,日本会津工厂手工组装的品质感摸得出来。防尘防溅设计 + 前镜片防油污涂层,小雨天扫街或咖啡馆拍人像都不用慌,这点比很多原厂镜头还贴心。
最香的是滤镜成本大降!原来 77mm 的 ND 镜动辄上千,现在 72mm 规格选择多了不少,副厂百元级就能搞定。难怪老用户都说:"这波瘦身不止省力气,连后续配件钱都省了"。
老玩家都知道,大光圈镜头的通病是 "光圈全开锐度崩",但适马这次玩得有点狠。二代用了 13 组 17 片的复杂结构,光 4 片双面非球面镜 + 1 片 SLD 低色散镜就够诚意,官方说专门优化了轴向色差和彗差。
实测样张说话:在索尼 A7CR 上开 f/1.2 拍人像,模特睫毛根根分明,连皮肤纹理都清晰到能数毛孔,边缘画质居然和中心差别不大 —— 要知道初代在 f/1.2 时边缘会有点软。更惊喜的是紫边控制,逆光拍橱窗模特,玻璃反光处几乎看不到彩色镶边,这比很多 F1.4 镜头还强。
散景效果更是绝了!11 片圆形光圈叶片不是吹的,拍咖啡馆光斑时边缘圆润,完全没有常见的 "猫眼效应"。拍人像时背景虚化像加了柔焦滤镜,焦内焦外过渡自然,那种 "奶油般化开" 的质感,用老法师的话说就是 "有味道"。
弱光表现才是 F1.2 的精髓。凌晨五点的街道,ISO100+1/50 秒就能拍出清晰画面,路灯下的色彩还原超准,没有恼人的偏色。对比之前用 F1.4 镜头,同样光线得开 ISO800,画质差距一目了然。
初代最被吐槽的就是对焦 —— 暗光下容易 "抽风",拍动态经常跑焦。二代直接换了双 HLA 线性马达,两组镜片独立驱动,官方说对焦速度比初代快 40%。
实测街头抓拍:追拍骑行者时镜头几乎指哪打哪,索尼机身的眼部对焦 + 镜头快速响应,连拍 20 张只有 1 张脱焦。最惊艳的是弱光对焦,KTV 包厢里拍人像,光线暗到肉眼看不清,镜头依然能死死锁住瞳孔,这在初代上根本不敢想。
视频用户狂喜的是对焦呼吸抑制!拍行走镜头时,画面几乎不 "抽搐",构图稳定性堪比专业电影头。对比 Viltrox 同规格镜头,变焦时明显看出适马的画面偏移更小,难怪不少婚庆团队已经预定了这支镜头。
最近对焦距离从 30cm 缩到 28cm,虽然只差 2cm,但拍静物时能离得更近,放大倍率 1:5.3 足够拍咖啡杯细节,虚化背景的同时还能保留环境氛围,这才是 35mm 焦段的魅力啊!
说到竞品绕不开 Viltrox 35mm F1.2,6200 元的价格比适马便宜近一半。但实际对比后发现:适马轻了 155 克,长时间手持差距明显;对焦速度上,适马抓拍成功率高约 20%,尤其暗光环境优势更大。
画质上各有千秋:Viltrox 中心锐度不错,但边缘在 f/1.2 时比适马软一些;散景方面适马的过渡更自然,Viltrox 偶尔会出现 "二线性"(虚化边缘有硬线)。如果你是职业摄影师靠片子吃饭,适马的色彩科学和品控更靠谱;纯爱好者追求性价比,Viltrox 确实够打。
和原厂比就更值了 —— 索尼 FE 35mm F1.4 GM 要 1.3 万,光圈还小了半档;适马这颗不仅光圈更大,重量居然还轻了 100 多克,妥妥的 "反向内卷"。
35mm 焦段本就是 "万金油",F1.2 光圈更是让它如虎添翼:
人文扫街党:轻便机身 + 快速对焦,拍街角咖啡馆、菜市场时能悄无声息贴近 subjects,f/1.2 光圈既能虚化杂乱背景,又能保留环境故事感,比 28mm 太广、50mm 太窄的焦段更实用。
人像摄影师:室内拍私房不用架补光灯,窗户光 + F1.2 就能拍出通透肌肤;室外逆光拍发丝光,大光圈 + 抗眩光镀膜不会让画面发灰,肤色还原比老款更自然。
35 毫米,1/160 秒,f/2.8,ISO 100,-1 EV
视频创作者:对焦呼吸抑制 + 静音马达,拍对话场景时焦点切换不穿帮,防尘防溅设计在户外拍摄更安心,可自定义的 AFL 按钮还能快速锁定焦点,比手动镜头效率高太多。
当然它也有小缺点:f/1.2 全开时暗角略明显(后期 easily 矫正);755 克对女生来说挂久了还是有点沉;最重要的是 ——9 月 25 日才正式开卖,现在就得预定,不然又要等缺货加价!
从初代的 "重量级怪兽" 到二代的 "轻量旗舰",适马 35mm F1.2 DG II Art 真正做到了 "用户需要什么就改什么"。它的革命不在于参数堆砌,而是让大光圈镜头从 "发烧友玩具" 变成真正好用的创作工具 —— 毕竟对摄影师来说,最好的设备永远是 "愿意带出门的那台"。
如果你早就馋 F1.2 的虚化又怕笨重,这颗镜头绝对值得首发冲;要是手里有初代,升级欲望可能没那么强;纯新手建议先租来试试,感受下 35mm 焦段的魅力再决定。
35 毫米,1/800 秒,f/5.6,ISO 100,-0.7 EV
35 毫米,1/50 秒,f/1.2,ISO 100
35 毫米,1/8000 秒,f/1.4,ISO 100,-1 EV
35 毫米,1/2500 秒,f/2,ISO 100
35 毫米,1/4000 秒,f/1.2,ISO 100
来源:雕刻时光的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