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月,法国第二位女总理博尔内宣布辞职;2024年7月,法国最年轻的总理阿塔尔宣布辞职;2024年12月,法国最年长的总理巴尼耶宣布辞职;这一次,轮到了才干了9个多月的贝鲁下台。
昨天我们说日本首相的位子难坐稳,今天一看,法国总理的位子更烫手,不到两年下台了4个。
博尔内(左)、阿塔尔(中)和巴尼耶(右)资料图 图据央视新闻
2024年1月,法国第二位女总理博尔内宣布辞职;2024年7月,法国最年轻的总理阿塔尔宣布辞职;2024年12月,法国最年长的总理巴尼耶宣布辞职;这一次,轮到了才干了9个多月的贝鲁下台。
2025年9月8日,法国总理贝鲁在位于巴黎的国民议会内发表演讲。新华社 发
当地时间9月8日,法国总理贝鲁在不信任投票中失败,将于9日向法国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而这次的不信任投票,发起人不是别人,就是贝鲁自己。明知道议会中自己没有多数支持,仍然选择“赌一把”,媒体称贝鲁是在“政治自杀”,他为什么这样做?
01
直接原因:预算“工具人”放手一搏
贝鲁的总理生涯,堪称预算“工具人”。2024年12月他上任后,就接下了上任总理巴尼耶留下的烫手山芋——2025年财政预算案,这是他的主要任务。贝鲁“左右周旋”,总算在今年2月,动用宪法相关条款,不经国民议会投票,强行通过了2025年国家财政预算案草案。
现在又轮到了2026年预算,今年7月,贝鲁公布了法国2026年预算计划。因为法国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政府希望削减支出和增税,还打算裁撤两个公共假期。这个计划遭到强烈反对,法国多个工会、协会及左翼政党已经打算9月10日发起全国性抗议。
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总理贝鲁8月25日宣布将向国民议会请求举行信任投票。图据央视新闻
因为工作不好开展,贝鲁把信任投票和预算案捆绑在一起,主动提出进行信任投票。要是投票通过,政府可以继续执政,预算问题可能也就解决了。要是没通过,法国总理将立即递交辞呈,贝鲁也就不干了。
贝鲁选择放手一搏,分析认为,第一个原因就是他本人想通过暴露政治分歧,一方面期望大家能够理解他削减支出的苦心,另一方面想把预算案得不到通过或导致法国经济社会出现更大问题的责任归咎于反对党。
02
间接原因:马克龙“豪赌”失败
贝鲁“政治自杀”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马克龙也“赌”输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 新华社发(弗兰克·博阿姆 摄)
去年,马克龙突然宣布解散议会提前大选,想联合其他党派共同阻击极右翼。结果,选出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分裂的国民议会”,左、中、右三派三足鼎立,没有一个赢得半数以上席位。再加上彼此的政治主张相差甚远,几乎无法运作。雄心勃勃的马克龙成为了一只政治“跛脚鸭”,处处受到掣肘。
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下,总统位于中心位置,总理很多时候更像总统的“大管家”,总统都受限,更何况“大管家”。这就是法国总理如走马灯般频繁更换的主要原因。
媒体之前说贝鲁上任8个多月,就经历了8次不信任动议,再加上这一次,可以说是月月“闯关”。下一个又选谁来“闯关”,留给马克龙的时间不多了。
03
深层原因:法国政经陷入恶性循环
自1974年以来,法国的预算一直没有实现平衡,国家财政问题每况愈下。债务占GDP的比率现在是欧洲第三高,仅优于希腊和意大利,而且法国每年用来偿还债务的金额已经超过了国防或教育的开支。
法国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2022年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贝鲁认为,法国经济面临困境,政府已经把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1%下调至0.9%,这种背景之下,希望大家能够接受削减支出的预算计划。但是,事与愿违。
一切僵局的根源,也就是贝鲁选择“政治自杀”的第三个原因,在于法国政经陷入恶性循环。如今,辞职下台的贝鲁,又像他的上任一样,把困境留给了下一任总理,马克龙可能也要遭“逼宫”。
有句话叫“法国一打喷嚏,欧洲就感冒”,如果法国没有一个稳定的政府,欧盟的前景也必将受到负面影响。
川观新闻记者张炼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工人日报、长安街知事等
主播:钱虹辰
文案:张炼
编辑:曾东平
摄像:周芷冰
制作:赵丹
美术:沈晓颖
校对:李祺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