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多年实践,创小到单项冠军企业已有完整梯度,在原有 "创新型中小企业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制造业单项冠军" 纵向梯度基础上,新增 "瞪羚企业 - 独角兽企业 - 领航企业" 横向赛道,形成 "双向进阶、动态衔接" 的立体化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独角兽企业”与“瞪羚企业”
纳入国家政策支持范畴,
与“专精特新小巨人”
共同构成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核心。
通过分层孵化、全周期赋能,
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注入成长动能!
独角兽企业将获得跃迁式发展引擎,
瞪羚企业加速冲刺产业新赛道。
政策东风已至,让我们共同解锁培育路径
让创新基因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TOP 01
经过多年实践,创小到单项冠军企业已有完整梯度,在原有 "创新型中小企业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制造业单项冠军" 纵向梯度基础上,新增 "瞪羚企业 - 独角兽企业 - 领航企业" 横向赛道,形成 "双向进阶、动态衔接" 的立体化培育格局。
层级/梯度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国家级小巨人国家级单冠?省级省专省单冠?市级创小?独角兽、瞪羚企业的横向梯度是按照专精特新、单冠依次成长;但纵向上地市、省级和国家的规划还未提出。
S市3月20日发布了《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遴选评价和培育政策申报指引》,拉开了新梯度培育竞赛。
或许,经过一年半载的摸索,未来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也会纳入全国统一培育序列。
TOP 02
二、瞪羚企业梯度与基本要求
“瞪羚”企业是指商业模式得到市场认可、收入或雇员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已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并进入高速成长期的高成长企业。
瞪羚企业以高爆发式增长为特征,通常指跨过初创期、年增长率达20%以上且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认定标准包括:
研发强度: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普遍要求超3%(如重庆);
成长性:收入或雇员规模快速扩张;
技术壁垒:拥有Ⅰ类知识产权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企业必须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以企业规模、成长速度、创新能力作为遴选的基本指标:
1.瞪羚企业分为瞪羚、超级瞪羚两个梯度;
2.成立期限不超过10年,营收10个亿,三年内无大幅下降;成立期限不超过5年,营收5个亿,三年内无大幅下降;
3.营收未达到5亿、10亿的企业,必须满足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营收不低于3000万。
TOP 03
三、独角兽企业梯度与基本要求
“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或70亿人民币)、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
主要以企业融资投后估值作为遴选的基本指标,独角兽企业分为种子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独角兽(含超级独角兽)三个梯度,实际可分为四个:
1.种子独角兽企业基本条件
5年内的企业,要求估值超过3亿,累计融资金额超过0.1亿;
2.潜在独角兽企业基本条件
5年内的企业,要求估值超过7亿,累计融资金额超过0.35亿;
10年内的企业,要求估值超过35亿,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75亿。
3.独角兽企业基本条件
不超过10年,获得过股权投资的未上市企业;
估值超过70亿,累计融资金额超过3.5亿。
4.超级独角兽企业基本条件
不超过10年,获得过股权投资的未上市企业;
估值超过700亿,累计融资金额超过3.5亿。
核心特征
技术颠覆性:如量子计算、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布局;
资本吸引力:全球投资者关注度高,如中国AI芯片企业寒武纪估值超百亿美元;
市场爆发力:潜在市场规模达千亿级,例如自动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
TOP 04
四、培育机制的创新实践
A模式
S市搭建 "线上培育库 + 线下服务联盟" 双平台,通过 AI 智能匹配技术实现企业需求与创投、法律、市场资源的精准对接。2024 年入库企业超 2000 家,其中 32% 为专精特新企业。
B模式
S省建立 "创新积分制" 评价体系,将企业研发投入、专利质量、产业链贡献度等 12 项指标纳入评分系统。2023 年认定的省级瞪羚企业中,65% 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
C模式
服务创新多地推出 "政策包 + 场景包" 组合支持,如H市对瞪羚企业给予 50 万元奖励,同时开放政府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TOP 04
五、关键指标的升级迭代
政策协同化
国家层面或将整合地方实践,制定统一的瞪羚、独角兽企业认定标准,建立 "地方培育 - 国家备案" 机制。
服务生态化
围绕企业成长周期,构建涵盖技术研发、资本对接、市场拓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S市已组建由 102 家机构组成的服务联盟,累计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超 200 亿元。
国际化布局
部分头部瞪羚企业开始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如某人工智能企业主导制定两项 IEEE 国际标准,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结合AB模式,新的新梯度培育完整表述是否是: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重点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领航企业
最终如何定义,如何统一规划,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地方实践才能确定。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