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与代谢综合征、肥胖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近年来,饮食因素对MAFLD的影响备受关注。咖啡作为广泛消费的饮品,其富含的多酚类物质(如绿原酸)和咖啡因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及调节脂代谢等机制发挥肝保护作用。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与代谢综合征、肥胖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近年来,饮食因素对MAFLD的影响备受关注。咖啡作为广泛消费的饮品,其富含的多酚类物质(如绿原酸)和咖啡因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及调节脂代谢等机制发挥肝保护作用。在刚刚闭幕的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恩强教授团队报道了一项关于咖啡摄入量与MAFLD风险的关联性研究(摘要编号:PP0551)。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分析了2013~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中8062名20岁以上成年人的数据,采用加权多因素逻辑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及亚组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咖啡摄入量与MAFLD的关系。现将研究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咖啡降低MAFLD风险:研究纳入8062名成年人数据,校正年龄、性别、代谢疾病等混杂因素后,每增加1杯咖啡摄入,MAFLD风险下降4%(OR=0.96,95%CI:0.94-0.99)。与不喝咖啡者相比,每日饮用>4杯咖啡的人群MAFLD风险降低21%。
性别差异显著:女性咖啡摄入与MAFLD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每日2杯时保护效应最强,过量饮用无额外获益;男性则表现为线性负相关,即咖啡摄入越多,MAFLD风险持续降低。
特定人群效果更佳:低教育水平群体中,咖啡的护肝作用更显著,可能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差异有关。
该研究的人群具有代表性,纳入NHANES 2013~2018年8062名成人数据,加权MAFLD患病率达44.18%;
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揭示非线性关联,通过阈值效应分析首次确定女性最佳咖啡摄入量,在方法学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新;
临床意义较为显著,建立"每日2杯"的女性MAFLD预防量化标准。
陈恩强教授
我们的研究首次基于NHANES大数据揭示咖啡摄入与MAFLD的剂量效应关系, 证实了咖啡对MAFLD的保护作用存在性别差异,这为制定差异化的预防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非药物干预MAFLD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女性群体,明确2杯/日的摄入阈值具有直接的临床指导价值。
咖啡摄入之所以可以降低MAFLD发生风险,可能与咖啡中的咖啡因和多酚类物质(如绿原酸)有关,它们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①调节脂代谢关键酶活性,抑制脂肪合成,进而减少肝脏脂肪堆积;②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通过抗炎抗氧化缓解肝细胞损伤;③MAFLD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咖啡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调节血糖代谢进而间接保护肝脏。
陈恩强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临床病毒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胆病学分会委员
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生殖健康科普专家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罕见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肿瘤学会肝癌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感染专委会委员
成都市生物信息学会肝脏疾病全程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Current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编委
《J Clin Transl Hepatol 》编委
《BMC Infectious Diseases》编委
《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共同主编
来源:健康与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