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人均“班味”超标、KPI与CPU齐飞的时代,职场年轻人亟需一剂多巴胺缓解工作情绪:他们用「周一地狱文学」解构加班文化,把老板画的饼做成搞笑段子,却在“裸辞”和“全勤奖真香”之间反复仰卧起坐。于是这届打工人一边用自嘲和调侃解压,一边钻研带薪摸鱼的门道。
在这个人均“班味”超标、KPI与CPU齐飞的时代,职场年轻人亟需一剂多巴胺缓解工作情绪:他们用「周一地狱文学」解构加班文化,把老板画的饼做成搞笑段子,却在“裸辞”和“全勤奖真香”之间反复仰卧起坐。于是这届打工人一边用自嘲和调侃解压,一边钻研带薪摸鱼的门道。
愚人节教大家摸鱼,
打开营销新思路。
今年愚人节,我的朋友圈却被三支「鱼人节」的脱口秀刷屏了。这场脱口秀邀请的嘉宾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喜剧人:“车间一枝花”“PPT女工”赵晓卉,互联网摸鱼达人王继业,北大学霸小鱼。他们输出的内容可谓“鱼货满满”,专教打工人如何快乐摸鱼。
工作近十年的晓卉分享她的有效工作经验只有五年——另一半时间都在摸鱼。
“摸鱼就是我最宝贵的工作经验。”
打工人工龄越长,工作经验未必与日俱增,但摸鱼技能必定驾轻就熟。
打工人经常自我调侃被工作“腌入味”了,跟家人朋友说话时总是不自觉地代入工作语气。我觉得工作和生活应该有边界,摸鱼刚好能建立这层边界。
摸鱼也得讲究方式方法。晓卉分享了“烟鬼”同事的日常,只要下去抽烟,就能获得30分钟摸鱼时间。
“抽烟明明是一件有害健康的事情,
怎么他还能每天坚持都抽,
这就说明,上班比抽烟还有害健康。”
休息不够,摸鱼来凑。职场如戏,人人皆是演技派。
继业堪称摸鱼时间管理大师。
良好的摸鱼心态是:
“摸鱼可以按劳分配,
工资高的少摸点,工资低的多摸点。
得道者少摸,失道者多摸。
摸鱼就是掌握在咱们打工人手里的度量衡。”
合理的摸鱼尺度是:
“要想项目finish,你得先摸fish。”
摸鱼的终极形态是:
“花老板的钱,考自己的研。
打鱼晒网的网也可以是知网的网,
别人摸着石头过河,你可以摸着鱼上岸。
别人干中学,咱们水里练。
鱼与学历兼得。”
摸鱼是一种尊重时间和效率的态度。适度摸鱼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转换工作思路。就拿广告行业举例,经常开脑暴会的同事都知道,有很多灵光一现不是诞生在办公室里,而是诞生在中场休息的厕所中。
学霸小鱼也有自己的学院派摸鱼心得。
“不光打工人是牛马,
学生也是牛马,学院派牛马。
区别大概就是,
职场牛马做PPT有工资,
学院牛马做PPT倒贴学费。”
看完这三支脱口秀,我发现,原来这场以摸鱼为主题的脱口秀是劲仔为品牌日「鱼人节」专门定制的。从“愚人节”到“鱼人节”不只玩了个谐音梗,劲仔更玩出了新意。当品牌营销人还在思考如何通过整蛊来娱乐大众时,劲仔却借势呼吁打工人适度摸鱼,从愚乐别人,到“鱼”悦自己。这波属实格局打开了。
上班摸鱼,随薪所欲。
打工人的工作/摸鱼占比由工资决定。
偶尔摸鱼有益健康,
常常摸鱼收获满满。
摸鱼总没坏处,摸到就是赚到。
我是打工人,我同意摸鱼!!!
打工人都来摸鱼,
摸高质量的鱼,摸快乐的鱼。
刚入职的继业也来现身说法。
我在工位很想摸!
三天摸鱼!两天休息!
定制口味营销产品,
引爆尝鲜激活市场。
劲仔的「鱼人节」营销不仅仅策划了一场主题脱口秀,还推出了定制化的包装和周边。让产品更为直接地化身打工人的“职场嘴替”。三款包装分别叫:“老板的饼味”、“牛马味”、“班味”。每种口味下面都有一句吐露打工人心声的文案,为这些奇葩口味做注解。这些文案把“虚”的职场情绪转化为“实”的解压吐槽。
劲仔带头整活,网友们自然不会错过。职场限定口味小鱼秒变打工人追捧的社交神器。打工人还借机创造出许多脑洞大开的新梗,自发成为小鱼的“野生代言人”。
老板的饼干吃噎得慌,
因此得配鱼吃。
一边消化老板画的饼一边摸鱼,
才能把打工人情绪给调节好。
劲仔的限定包装
也能起到职场个性签名的作用。
如果你是i人不擅长表达情绪,
就可以在工位贴一个表情包,
根据状态替换口味,
主打一个嘴替的作用。
下单请充值,
一袋劲仔小鱼启动一个工作任务,
如有修改需重新投币。
出去玩却要随地大小班?
先吃袋小鱼压压惊,
这牛马味都要溢出来了。
牛和马累了会休息,
牛马累了不仅会点咖啡,
还会吃“牛马味”和“班味”小鱼。
打工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
打工人特调:
浓郁的班味+醇厚的牛马味+老板画的饼香味。
我从产品包装上感受到了劲仔对“摸鱼”的诠释:摸鱼,是成年人的课间十分钟。摸鱼并非倡导人们懈怠工作,相反,摸鱼是为了更高效地工作。打工人在高强度、快节奏的职场生活中应当留给自己片刻喘息。
劲仔造“鱼人节”品牌日,
靠洞察情绪让流量变留量。
劲仔「鱼人节」作为品牌重点打造的IP项目,三年来不断迭代升级。品牌依托精准的市场洞察实现认知渗透。相较以往综艺节目联动的常规打法,今年劲仔通过品牌IP、产品创新、品牌价值观三个维度推进战略升级,撬动节日杠杆、情绪杠杆和圈层杠杆三大利器放大品牌势能。
1、节日杠杆:节点借势与场景锚定
当传统愚人节成为品牌营销的竞技场,劲仔选择以差异化路径突围——为传统节日赋予独特的品牌化意涵。
依托新品劲仔深海鳀鱼,品牌深度开发“鱼”的符号价值:一方面通过“鱼”和“愚”的谐音绑定,构建强效记忆点;另一方面借势愚人节创造快乐的原生情绪,以产品为媒,将职场摸鱼行为重构为制造“快乐生产力”,将产品深度植入职场人“忙里偷闲”的刚需场景。劲仔巧借节日天然流量,让「鱼人节」进化为打工人集体释放职场压力的窗口,从而展现出“有活人感”、年轻有趣的品牌形象。
2、情绪杠杆:价值重构与自我关怀
传统愚人节的快乐源于整蛊他人。当其他品牌做愚人节营销还停留在搏大众一笑的层面,劲仔「鱼人节」则完成了节日价值维度的跃升:从向外探寻娱乐大众转向内观自我创造快乐。
愚人节可以是“愉己”的专属节日,劲仔「鱼人节」则是打工人的“自我关怀日”。打工人嘴上自嘲摸鱼,实则是用碎片化时间缓解职场压力,于是劲仔化身打工人的“职场嘴替”,为消费者提供味蕾和情绪的双重快乐。
3、圈层杠杆:精准圈层穿透与内容共创
劲仔「鱼人节」在营销传播层面也呈现出诸多亮点。摸鱼,是成年人在职场放空的课间10分钟。脱口秀,本质也是人们在娱乐世界放空的课间10分钟。二者的观念高度契合,因此品牌选择当下最具传播优势的脱口秀作为介质,邀请兼具职场代表性与话题引爆能力的脱口秀演员进行专场内容共创,将劲仔深海鳀鱼产品以“职场快乐神器”的定位自然植入段子。随着热梗金句在社媒裂变传播,品牌精准覆盖目标客群,打响新品认知。
围观此次营销,我总结了一个品牌借势传统节日撬动专属IP的杠杆公式:节日杠杆流量x情绪杠杆锚点x圈层杠杆传播,最终实现品牌主张指数级扩散。
总而言之,劲仔「鱼人节」为品牌借势传统节日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营销范本。我想说,与其坐等清明小长假,不如支持愚人节变成“法定摸鱼日”!
往期精选案例:
现在返点太离谱了,不给返点直接骂人。。
广告人能犯多大错?几十万份的物料,印成了友商的二维码。。。
甲方白嫖创意,乙方报案获58万赔偿?
10年前的广告行业有多少赚钱?4A不接百万以下的活儿……
雷军的营销真神,竟让人觉得53万的小米su7 ultra好便宜...
广告圈工龄十年,
拆解最有趣的营销案例。
来源:滑稽小丑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