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1日,2025第三届合成生物学产业博览会(SBC2025)在江苏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博览会以“合成新势,合成新知,合成新质”为主题,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等权威机构指导,并得到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顶尖科研平台支持,吸引了全球1
3月31日,2025第三届合成生物学产业博览会(SBC2025)在江苏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博览会以“合成新势,合成新知,合成新质”为主题,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等权威机构指导,并得到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顶尖科研平台支持,吸引了全球120家企业参展、超万名专业人士参与。同时,此次产业博览会汇聚了四位院士(许智宏、黄和、邓子新、曾安平)及近百位行业专家,覆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议题。院士领航、百咖论道,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行业盛会之一。
此次博览会由佰傲谷BioValley与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携手颁发“2025合成生物影响力榜单”,涵盖底层技术、场景应用、资本赋能等五大维度,吸引了众多企业及机构踊跃参选。其中,坐落于江苏南京的合成生物企业——仅三生物,凭借在IIT人体临床验证领域的应用成果,荣登2025合成生物概念验证力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仅三生物作为此次SBC合成生物产业博览会晚宴的唯一指定赞助商,在仅三之夜晚宴上与华东理工大学博导郭美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校长许智宏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分享了仅三生物的品牌发展历程和未来愿景,希望能够携手共同推动合成生物学的创新与发展。
四大院士齐聚首
仅三生物解码技术品牌双轮战略突围之路
作为本届SBC合成生物产业博览会唯一指定晚宴赞助商,仅三生物倾力打造了“仅三之夜”。本次晚宴由华东理工大学的郭美锦教授主持,汇集了多位合成生物领域核心人物,成为本次盛会备受行业瞩目的焦点。大会主办人郭美锦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主持多场高端闭门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调“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协同”是合成生物学突破的关键。
仅三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威发表晚宴致辞,分享企业转型专注品牌之路。丁威回顾企业发展历程时坦言:“仅三生物转型做品牌后,一路高歌猛进,营收由前年的营收不足3000万元;到去年,我们凭借麦角硫因等核心原料的突破实现营收破亿;今年,依托IIT人体临床验证备案构建的品牌,我们保底目标3亿元;未来三年,我们将以每年翻番的增速向10亿级上市企业冲刺。”
麦角硫因,这种1909年被发现的天然抗氧化剂,因其超小分子结构和独特的细胞线粒体保护机制,被誉为“抗氧化界的爱马仕”。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麦角硫因只能从灵芝、松茸等菌菇中提取,其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难以大规模应用。
2021年,丁威带领团队创立仅三生物,瞄准合成生物技术这一风口。仅三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汪洋博士,是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药学博士、美国UIUC生物医学博士后,在汪洋博士的带领下,仅三生物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快速实现了麦角硫因的cGMP工程化量产。仅三生物通过合成生物技术,成功完成了菌株构建、发酵、提纯、工程化量产的“四棒接力”环节,将麦角硫因原料纯度做到99.99%,月产能3-5吨。这一数据化的发展蓝图,不仅彰显了合成生物技术商业化落地的爆发力,更揭示了仅三生物从“隐形技术供应商”向“国民健康品牌”转型的坚定决心。仅三生物一路高歌猛进,展现企业的创新实力与行业担当。
行业专家百咖论坛
SBC2025启幕全球合成生物新纪元
此次SBC合成生物产业展会规格全面升级,覆盖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SBC2025汇聚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专家阵容。其中,许智宏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黄和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邓子新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工程学报》主编)、曾安平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西湖大学教授)等四位院士亲临现场,围绕“合成生物学赋能大健康创新链”“生物制造技术边界”等议题发表主题演讲,为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洞见。
仅三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威在博览会现场采访中表示,行业内,包括学术界都知道麦角硫因超强的抗衰能力和改善睡眠的能力,它有很多的应用场景:改善睡眠、护肝、抗衰老等,但以前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通过专利技术,仅三生物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将成本降低90%,让其从“贵妇成分”走进千家万户。
在30日的论坛演讲中,仅三生物创始合伙人何儒俊发表了《风口正当时-麦角硫因在各领域应用及科学依据》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仅三麦角硫因在IIT人体临床试验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仅三生物在中国三甲医院完成了麦角硫因改善肝功能的人体临床,我们致力于以IIT人体临床验证备案,重新定义膳食补充剂。”据悉,仅三生物已率先在全球开展了一系列麦角硫因人体的临床试验,今年还会推进对麦角硫因改善颈动脉硬化、改善钙吸收、改善生育能力的一些临床试验。
以IIT人体临床验证备案
重塑膳食补充剂行业标杆
的确,在膳食补充剂行业长期陷于“数据迷雾”的困局中时,仅三生物率先采用IIT人体临床功效验证备案,实现了活性成分从实验室数据到人体临床验证备案的质变性跨越。
在IIT人体临床试验的随机双盲试验中,受试者连续服用仅三麦角硫因胶囊30天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下降21.3%和19.6%,日间功能障碍改善率达51.56%,其肝脏保护效能通过IIT人体临床验证(备案号:ChiCTR2400093739);而仅三生物原创的麦角硫因洗眼液,凭借IIT人体临床验证的泪膜破裂时间均值较基线期升高27.74%、眼表疾病指数显著下降等一系列临床数据(备案号:ChiCTR2400090987),斩获“2025大消费年度影响力产品”称号。
仅三生物成立于2021年,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威先生曾担任美国A.O.史密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A.O.史密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恒洁集团CEO,手握20多项专利技术;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汪洋博士,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药学博士、美国UIUC生物医学博士后,芽孢杆菌染色体编辑技术发明人。2023年,仅三生物参与制定了中国《化妆品用原料麦角硫因》团体标准,这是中国首个麦角硫因团体标准;2024年,仅三生物更是主导制定了《护眼用麦角硫因洗眼液质量安全规范》团体标准。
2025年,仅三生物斩获“福布斯年度创新品牌”与“沙利文年度价值品牌”双项殊荣,洗眼液更获评“2025大消费年度影响力产品”,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抗衰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商业价值获得全球权威认可。在原料安全性方面,仅三生物通过了美国食品安全GRAS认证,为其全球化布局铺平道路。
而就在前不久,仅三生物与自由基衰老理论奠基人、麦角硫因研究之父Barry Halliwell教授正式签约战略合作,并与Halliwell教授团队落地开展一系列的麦角硫因科学研究项目,尤其是在麦角硫因在眼部健康领域的问题改善上,进一步推动麦角硫因的临床应用。
展望合成生物行业未来
让抗衰科技惠及每一个普通人
仅三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威表示:“如果麦角硫因只能服务1%的高端人群,那我们的创新毫无意义。”在丁威的蓝图中,仅三不仅要成为麦角硫因的“全球工厂”,更要以中国智慧重新定义抗衰产业的未来。正如Halliwell教授所言:“科学无国界,而仅三证明了,创新可以来自任何角落。”
从三年成为国际一流麦角硫因原料大厂,到以IIT人体临床验证备案重塑膳食补充剂未来,仅三生物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企业将持续做合成生物赛道行业第一的实力和决心。第三届2025SBC合成生物产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已从技术积累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仅三生物作为行业标杆,将持续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膳食补充剂、医美原料等领域的革新,为全球健康产业注入“中国智造”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