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6日晚间,知乎发布2024年Q3业绩报告显示,知乎今年Q3净亏损同比降低96.8%至900万元。
这下,知乎成名副其实的"故事会"了。
在不少知乎老粉看来,知乎一路挣扎,从问答社区转型为短故事平台的全过程。
原来,许多用户知乎更多是为了搜寻专业类的干货知识,如今却是为了摸鱼看小说。
11月26日晚间,知乎发布2024年Q3业绩报告显示,知乎今年Q3净亏损同比降低96.8%至900万元。
不过,由于战略调整,知乎今年Q3收入出现了17.32%的下滑,平均活跃用户(MAUs)从上年同期的1.105亿人降至今年Q3的8110万人,所幸,该数据环比有所回升。
知乎高管在财报会上表示,知乎仍然依托于盐言故事最精品的短故事内容,并探索多个渠道共同提高用户规模,构建盐言故事本身的用户心智和品牌,包括站内和站外品牌的成长。
该高管还表示,“三季度我们差异化定价的畅享会员除了(包含)此前推出的有声书、广播剧有新的内容增长之外,我们也把短剧包含在内,增加了新的会员权益,这部分订单也在持续增长。”
资料显示,2023年5月,知乎推出短篇故事App盐言故事。
盐言故事目前仍然保持着短篇付费内容赛道的第一名。
知乎此前并购的职业教育部分,有所收缩,而以“盐言故事”为主则在成为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知乎的故事,能写下去吗?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于玉金、科技新知晓伊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短篇小说确实差异化很强,但你能说出几个短篇小说的大师来。
反过来说,你又能说出多少个长篇小说的大师名字?
盘一下,就知道短篇小说有多难了。
当然,知乎这个赛道也是选的精准。
一个故事才几万字,两三个小时就能看完,适合工作间隙看,换换脑子。
正是知乎选择发力短故事的聪明之处,区别于传统网文平台的长篇小说,短篇故事更容易跟上市场风向和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常规网文付费用户潜在的需求。
知乎的付费阅读业务增长是可预见的,网文发展到现在付费模式很成熟,用户的付费意识也培养起来了,知乎找到短故事这个差异点,释放其用户的付费能力就很自然了。
网文IP的潜力巨大,不仅可以直接靠订阅获取收入,还能通过改编成影视内容实现多点开花,尤其是短剧市场持续火热的当下,短篇故事与其天然适配度高。
尽管影视改编可以让知乎开拓更多元化的收入渠道,但知乎发力短故事时日尚浅,具备IP改编潜力的内容数量有限,且短故事本身改编难度较大,能否为其带来更多收入还需打上问号。
在网文领域本身天花板低、盈利能力不强、且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推动更多高质量痛点知识的创作、分享和获利,成为知乎当下的运营关键。
网文终究是内容行业,而内容行业的一切竞争原点都在于优质内容的争夺。
与长篇小说相比,短故事篇幅有限,往往在几万字左右,要想吸引读者注意力,往往要更多在题材创新和叙事结构下功夫,这也引出短故事的局限性,即内容同质化严重。
知乎的盐选故事不应把赚钱当作第一要务,而应该更多地给优质创作者补贴,激励优质内容的产出。
毕竟优质内容才是留住用户的核心,且能发挥出更多变现潜力,如改编成影视动漫等。
同时,知乎想要盈利没那么简单,知乎现在的营销场景,都不足以支撑其实现盈利。
活跃用户下降,说明平台内容质量有一定下滑。
而订阅会员增多则可能是一些痛点或痒点内容设置了付费要求而倒逼用户付费。
如果这样此消彼长,则会影响更多用户的黏性,尤其是其他平台也有类似内容产出、质量提升且免费的情况下。
此外,盐言故事作为一种另类网络文学时有一定的爆发力,但网文领域整体天花板见顶、盈收能力不强也是事实。如何推动更多高质量痛点知识的创作、分享和获利,依然是知乎当下的运营关键。
目前,知乎的三大业务分别是付费阅读、广告和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赛道一个不错的方向,但知乎做职业培训似乎有些“违和”。
一方面,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具有文凭和考试体系。
其最基本的评估标准在于:完成职业教育后的通过率,知乎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是关键;
另一方面,大多数职业教育的消费活动更倾向于在线下进行,因为学习环境对于学习效果至关重要,且许多专业领域需要通过线下实践来深化理解。
而知乎发力的职业教育更多聚焦线上,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学习氛围的问题,仅依靠线上模式很难完全支撑起这一业务的发展。
知乎要想盈利,还是得解决营销场景的问题,要找到一个与其用户群体和平台调性契合的方向。
目前,知乎找到了不少痒点,但痛点依然没特效药。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来源:张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