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挖坑后人遭殃?留学生刷爆100万信用卡回国,致后人申请变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8:29 1

摘要:明明是首次申请,却被告知信用利用率太高,更别提那些还款历史不足的理由,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卡都没批下来,哪来的还款历史?

打着爱国的幌子,行着有损国格的事?

近几年不少远渡重洋求学的中国学子发现,美国信用卡好像越来越难申请了。

拒信理由千奇百怪,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仔细琢磨,很多人发现,这似乎和之前的那起事件有关。

一位自称为国争光的留学生,在毕业前夕豪刷百万人民币信用卡后,潇洒跑路回国,难不成这是坑到后人了?

明明是刚踏上美国土地没多久的新生,银行拒信上却赫然写着的信用记录里有违约、负面记录或催收账户。

明明是首次申请,却被告知信用利用率太高,更别提那些还款历史不足的理由,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卡都没批下来,哪来的还款历史?

甚至有同学刚到美国一个月,信心满满地申请,结果收到的拒信理由竟是存在身份盗用风险,让人一头雾水。

更让人无奈的是,有留学生观察到,似乎银行在审批时,本地学生和国际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位在大通银行存有超过1.3万美元、保持了两年多良好储蓄记录的同学,本以为搬到加州后申请本行信用卡是板上钉钉的事。

没想到先是线上申请被拒,理由是怀疑身份盗用,要求去线下网点,带着全套证件跑到银行,一番折腾后还是被拒。

理由也是千奇百怪,短期内多次申请,涉嫌诈骗等等,几番折腾下来,这位同学心力交瘁,彻底放弃。

虽然美国的整体信贷环境确实在变化,2024年底美国信用卡总债务已飙升至1.21万亿美元,欠款越来越多,偿还却越来越少。

但这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何针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审核会变得如此微妙和严苛,有好事者仔细分析起来,没想到还真发现了背后的秘密。

时间回到2023年的春夏之交,一位网名为北美留学实验室等账号转载的留学生帖子,迅速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传播开来。

这位自称即毕业回国的学生,用一种近乎炫耀的口吻,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在离美前,他把手头多家银行信用卡彻底刷爆,成功套现约14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近百万,他先是深情感谢了这些银行三年来的陪伴,称赞其服务优质,但话锋一转,强调自己始终记得是中国人。

他还表示:

要将这笔资金带回国,为祖国添砖加瓦,同时也是给美国资本家的一个深刻教训。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他还异常高调地晒出了自己的回国机票信息:从纽约出发,经停阿姆斯特丹,最终目的地是北京。

一条精心规划、似乎能规避所有直接麻烦的回国路线中满是志得意满,这篇帖子一出,立刻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惊叹其勇气可嘉,认为他做了许多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但更多的是指责批评,认为这是典型地打着爱国旗号行骗子、强盗之事,是毫无底线的失信行为。

还有人表示直言前人挖坑,后人遭殃,极大损害了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形象,会让后来者的路越来越难走。

事件被翻译后登上了国外论坛,引发了外国网友的热议。一些评论直接指向整个群体,甚至有人呼吁美国政府停止向所有中国留学生提供信贷。

当然当时评论区也不乏打假的声音,不少人质疑事件的真实性,认为如此大额度的套现操作难度极高,或者怀疑这纯粹是博主为了博取眼球而编造的故事。

但是不管事情是真是假,目前看来,最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是整个中国留学生群体正在承受的信用成本。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当某个群体的风险被认为显著升高时,收紧信贷政策、提高审核门槛成为必然。

那些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珍惜信用的无辜学生,不得不为别人的恶劣行为背锅。

当事人自以为一走了之,永不回美国就万事大吉的想法,也未免太过天真,正如一些华人理财专家指出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五个联盟国家之间早已实现情报共享,一个在美国留下的严重信用污点,很可能让他在申请这些国家的签证或移民时遭遇障碍。

再者中美之间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合作也在逐步加强,未来会不会建立更完善的联合惩戒机制,谁也无法预料。

试想一下,若某天他被公司委以重任出国洽谈业务,却因当年的信用污点被拒签,那是多么讽刺的场面?

当违法失信者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能在网络上扬扬得意地炫耀战果时,非常容易诱导那些价值观尚不稳定,心存侥幸的人模仿。

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求教程、组团薅羊毛之类的危险言论,就是一个信号,如果这种风气蔓延开来,最终可能导致整个海外华人群体沦为不受欢迎的高风险人群。

这起沸沸扬扬的事件,也引起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拥有极高网络知名度的法律博主罗翔的关注。

他在2024年5月发布视频,从法律角度对这起网传事件进行了深入剖析,给许多在法律边缘试探的想法提了个醒。

他明确指出判断此事的法律性质,需要区分两种情况。

如果这帖子内容是虚假的,纯粹是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而编造的网络谣言,那么发布者违反了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面临行政拘留和罚款。

但如果帖子内容属实,那么性质就截然不同且严重得多,这种行为涉嫌触犯刑法,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他解释道信用卡诈骗罪中有一种情况叫恶意透支,该留学生的行为若属实,其跑路行为本身就表明了强烈的非法占有目的。

按照现行法律,他如果真干了这种事,落网最低都是五年起步的牢狱之灾,罗翔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属人管辖原则。

简单来说,只要是中国公民,无论跑到天涯海角,只要在国外犯了中国刑法规定之罪,中国司法机关原则上都有权追究刑事责任。

而且如果该网友在网上详细传授如何薅羊毛、如何规避银行风控等具体操作方法,情节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刑罚同样不轻。

这场由一名留学生引发的百万信用卡风波,如今看来影响已然显现。

它不仅给无数后来者在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活平添了许多无形的障碍和额外的成本,也为那位始作俑者自身的未来埋下了难以预料的巨大隐患。

当事人沾沾自喜的所谓第一桶金,是以牺牲个人最宝贵的诚信、玷污整个群体的声誉以及透支未来无限可能性为巨大代价换取的,真的值得吗?

信息来源:

罗翔评“刷百万信用卡后逃离美国”热帖:是真是假都涉嫌违法极目新闻 2024-05-23

炸锅!中国留学生刷爆100万信用卡后跑路回国!后续来了北美留学实验室 2025-03-27

来源:爱下棋的围棋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