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甸田野到苍穹之翼 一堂思政课点燃科技报国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8 11:12 1

摘要:吴光辉说完这句话,视频那头的孩子们齐刷刷低头比划,像发现了新大陆。

“飞机中间那个座位,居然比两边宽2厘米。

吴光辉说完这句话,视频那头的孩子们齐刷刷低头比划,像发现了新大陆。

2厘米听起来像笑话,可它背后藏着中国工程师的执拗:让坐中间的人少受点委屈。

蔡甸区的孩子第一次发现,原来“大国重器”也能讲人情味。

1977年,吴光辉在蔡甸中学临时抱佛脚,一周啃完三年课本。

四十年后,他把C919的图纸摊给家乡孩子看:

“我当年连飞机长啥样都没见过,现在咱们自己造。

底下有学生小声嘀咕:“那我现在连航模都没拼过,是不是晚了?

吴光辉听见了,补一句:“晚不晚,得看你想不想把板凳坐穿。

这句话后来被五班的李松桓写进日记,旁边画了一架歪歪扭扭的飞机。

C919的细节被拆成段子讲:

流线机头像“把空气掰弯的勺子”;

超临界机翼是“让风别发脾气”;

复合材料轻到“一只行李箱能拎走半扇机翼”。

孩子们听得直咧嘴,原来硬核科技也能这么“不正经”。

最炸场的是智能驾驶舱。

吴光辉把飞行员的第一视角视频放出来,仪表盘像科幻片。

四班的程景婷举手:“叔叔,那飞行员是不是快失业了?

全场哄笑,吴光辉也笑:“失业?

他们得先学会跟电脑吵架。

下课铃响,孩子们围着屏幕不走。

老师干脆把思政课改成“十万个为什么”。

有人问:“C919能飞多高?

有人操心:“万一发动机坏了咋办?

还有人惦记:“我能考上北航吗?

邱红丹在旁边记笔记,准备把这些问题贴到走廊,让下一堂课继续答。

走出教室,操场上的航模社团正在试飞。

一架小飞机摇摇晃晃升空,最后挂在树梢。

孩子们仰头喊:“吴爷爷,这算首飞成功吗?

视频那头的吴光辉竖起大拇指:“挂树也算,下次记得带梯子。

蔡甸区教育局的统计表上,这堂课又添了3万观看量。

但最值钱的数字,可能是李松桓日记本上的那行字:

“今天开始,板凳坐穿。

来源:伟宸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