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春风裁尽旧俗约 黑河涨满文明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18:25 1

摘要:四月的高台县,黑河两岸杨柳吐翠,田间地头机声隆隆。走进骆驼城镇红新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风积分兑换”活动正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村民侯爱芸用参与志愿服务攒下的积分换回了一件新床单,她笑着说:“现在村里办红白事比着简办,邻里互助成了习惯,积分还能换生活物品,

四月的高台县,黑河两岸杨柳吐翠,田间地头机声隆隆。走进骆驼城镇红新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风积分兑换”活动正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村民侯爱芸用参与志愿服务攒下的积分换回了一件新床单,她笑着说:“现在村里办红白事比着简办,邻里互助成了习惯,积分还能换生活物品,大家争当文明户的劲头更足了!”这一幕,正是高台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生动缩影。

破立并举:制度创新啃下“硬骨头”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这些让群众叫苦不迭的陈规陋习,如何破题?高台县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打出政策“组合拳”。全县136个行政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和规范红白事办事程序、就餐桌数、彩礼金额;对全县党员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实行分级报告制度;把抵制高额彩礼作为评选先进典型的重要条件。南华镇南岔村党总支书记林飞深有感触:“过去村民碍于面子攀比,现在有了统一标准,村干部带头执行,群众心里有了‘定盘星’。”

针对“高额彩礼”这一痛点,民政、妇联等部门积极搭建“义务红娘工作室”、新式结婚礼堂等服务平台,创新开展“幸福联线·聚爱暖家”“520集体颁证”等系列活动,组织未婚青年开展集体婚礼、婚恋观讲座。黑泉镇镇江村常秀红闺女出嫁,只要了1万元彩礼,并且又回赠给了女儿女婿,婚宴也只邀请了至亲。“省下的钱让小两口把日子过好,这才是父母给女儿最好的陪嫁!”常姐的话道出群众心声。

典型引路:文明新风有了“代言人”

在南华镇南岔村,全市“移风易俗最美家庭”杨秀琴家的庭院里,每月一次的“新风故事会”总是座无虚席。她把自家变成移风易俗宣传站,给村里的姐妹们讲述身边的新风故事。像这样的“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在全县已有1.3万户,他们既是新风尚的践行者,更成为传播者。

高台县各镇村创新载体,让新风浸润心田:巷道镇打造“孝德文化长廊”,城关镇开设“道德积分超市”,宣化镇设立“孝善基金”,合黎镇推行“红黑榜”公示……特别是针对升学宴、满月酒等名目繁多的宴请,各村红白理事会提前介入劝导。去年高考季,全县各镇提前安排,在村干部动员下,考生家长们不办“升学宴”“谢师宴”,改为励志会、座谈会,分享学习、教育心得,不仅节约了资金,引领了新风,还激发了学子们奋发努力为家乡做奉献的热情。

文化滋养:传统焕发“新活力”

在高台县红色文化非遗融合教育研学实践基地,“陇原巧手”、市级非遗传承人陈志正在指导年轻人制作麦秆画。将传统技艺与时代主题结合,她的《移风易俗新风尚》系列作品用艺术语言诠释文明理念。这种“老手艺+新内涵”的模式,正是高台县推动文化传承与移风易俗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高台建成一批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公共文化阵地,设计开发《红色家书》《信仰的力量》等特色课程,让红色基因传承更加深入人心。在红西路军纪念馆,前来参加“成人礼”的中学生们在先烈雕塑前庄严宣誓:“拒绝奢侈浪费,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长效治理:文明乡风不再“一阵风”

走进骆驼城镇梧桐村,电子屏上实时滚动着文明诚信积分:志愿服务2分、家庭和睦5分、移风易俗7分……这套在梧桐村率先推行的文明诚信积分档案管理机制,采取“村有台账、户有档案、线上积分、线下奖励”管理模式,将积分与物品兑换、合作社分红、政策享受相结合,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乡风建设的热情,推动形成了大事一起干、事事有人管的文明创建新格局和家家不甘落后、户户争做先进的文明新风尚。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治理末端。高台县司法部门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调解范围,民政、妇联等部门推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文旅部门严查婚丧低俗表演……多部门协同发力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文明新风吹散了“人情雾霾”,催生出发展新气象。

春日的午后,阳光正好,高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上,民歌小调《唱新风》正在上演。台上演员唱得投入,台下观众掌声不断。这掌声,是对陈规陋习的告别,更是对文明新生活的礼赞。从“面子”到“里子”,从“被动约束”到“主动追求”,高台县正用润物无声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乡风文明的精彩答卷。

县委宣传部:周淑云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