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内存计算:标领如何让制造业的“仓储”变“智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18:43 2

摘要:某国内制造业企业(年营收超80亿元)在SAP HANA ERP系统中管理生产计划与库存,但仓储环节仍依赖传统WMS系统。由于缺乏统一数据接口,生产工单与实际库存数据存在3天延迟,导致:

一、从“信息割裂”到“数据融合”

某国内制造业企业(年营收超80亿元)在SAP HANA ERP系统中管理生产计划与库存,但仓储环节仍依赖传统WMS系统。由于缺乏统一数据接口,生产工单与实际库存数据存在3天延迟,导致:

生产计划与实际库存脱节:工单下达后,物料无法及时匹配,产线频繁停机;

库存账实不符:SAP系统显示库存为“可用”,但实际库存因未及时更新,导致“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差异达15%;

人工操作冗余:人工录入数据、核对信息,单次操作耗时40分钟/单。

二、标领WMS的“智能协同”解决方案

标领团队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系统融合:

数据接口标准化

采用 SAP HANA的内存计算能力,通过 RESTful API 实现实时数据同步,覆盖工单、库存、质检等关键字段;

通过 中间件 自动映射SAP物料编码与WMS库位编码,消除人工转换错误。

流程闭环设计

生产工单触发自动拣配:SAP下达工单后,WMS自动拆解BOM清单,生成拣配任务,通过PDA推送库位导航;

实时核销与质检:RFID标签绑定贵金属原料,扫码验证后自动更新库存,SAP实时同步库存状态。

智能决策支持

SAP HANA分析WMS库位热力图,动态优化备料区位置,拣配路径缩短40%;

基于历史数据预测物料需求,提前触发安全库存预警。

三、实施后的“质变”成效

数据延迟消除:工单与库存数据同步延迟从3天缩短至0延迟;

操作效率提升:单次拣配时长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62.5%;

成本节约:贵金属原料损耗成本年降低180万元,人工成本下降30%。

四、行业启示:从“技术集成”到“价值创造”

数据治理是基础:统一物料编码、库位编码规则是系统集成的前提;

流程穿透是关键:从“工单→拣配→核销”必须实现无断点闭环;

智能决策是核心:利用SAP HANA的内存计算能力,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

五、结语:从“系统集成”到“智能升级”

标领WMS与SAP HANA的深度融合,不仅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更实现了从“操作效率”到“智能决策”的跃迁。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深化,智能仓储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来源:爱喝芋泥奶茶的小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