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他忘恩负义的态度,毛主席以雷霆之势,给予朝方“重击”,这个举动不但让金日成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行为,还给了世界各国一个“下马威”。
参考资料:
《志愿军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张校瑛
1969年,金日成突然翻脸不认人!
在鸭绿江沿线,部署20个师修建防御工程,甚至挑衅中方制造战争威胁!
面对他忘恩负义的态度,毛主席以雷霆之势,给予朝方“重击”,这个举动不但让金日成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行为,还给了世界各国一个“下马威”。
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毛主席又是如何在72小时之内平息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的?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在国际上引发关注,作为“盟友”,朝鲜第一时间向我国发来贺电,在金日成看来,中朝的特殊关系应该延伸到核领域,他要求中国共享核技术以增强其军事安全及半岛统一能力。
但毛主席考虑到核不扩散原则和国际政治压力,随后拒绝了朝方的请求。
而这这件事也是让朝鲜“背信弃义”的导火索。
随着中苏关系恶化,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既反对美国霸权,又抵制苏联的控制,主张“两个拳头打人”。
在这期间,金日成访问苏联,勃列日涅夫为了制约中国,开始拉拢金日成,表示会加大朝鲜对朝鲜经济以及军事的援助力度。
朝鲜已经得罪了美国,而此时中国又斩钉截铁的拒绝了金日成共享核资源的要求,面对苏联抛出的橄榄枝,金日成果断选择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寻求苏联的庇护。
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爆发后,其他国家都在观察局势,只有朝鲜率先配合苏联,向中国发起遏制战略,向鸭绿江边境大量屯兵,一口气派出20个师直接威胁中国东北安全。
为了自己获益,不惜强化大国之间的矛盾,金日成这个举动,让全世界人都看傻了眼。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要知道,我国抗美援朝时期,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派出30万大军跨过鸭绿江,帮助朝鲜抗击美国。
现在反观我国处境,金日成非但没有任何表示,还站在中国对立面倒打一耙。
但眼下大战在即,毛主席当即下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并表示如果苏联使用核武器,那我们就采取“换家战术”,消息在国际上传开后,苏联,朝鲜,美国,等国家元首全都坐不住了。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换家战术”一旦实施,那可就不只是反击那么简单了,很有可能会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那么,毛主席口中的“换家战术”到底是什么?
1969年,中苏关系将至冰点,苏联军队不断在边境挑事,尤其是当年3月15日和16,但在这惊心动魄的72小时里,苏军被强力碾压,颜面尽失的苏方气急败坏,扬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面对朝鲜和苏联的联合威胁,我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东北边境地区部署下两个主力军队,启动三线建设,并公开报道边防部队演习,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的军事实力。
与此同时,毛主席也做好了实施“换家战术”的准备,如果苏联对中国核攻击,中国则军队全面进入苏联境内,建立根据地打持久战,将苏联领土变为主战场。另外,也要往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扔几颗原子弹。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苏联,朝鲜,美国,全都坐不住了,要是真打起来,就是两败俱伤。
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意外却突然发生!
1969年4月15日,朝鲜空军在日本海公海区域击落一架美国EC-121M预警机,机上31名美军人员全部丧生。
朝鲜宣称该机侵入朝方领空,这样原本缓和的朝美关系再度紧张,可让金日成没想到的是,原本答应给朝方提供军事援助的苏联却没有履行承诺。
此时金日成才意识到,自己的“黄粱一梦”有多可笑,也许苏联根本没打算为小小的朝鲜而大动干戈。
然而,毛主席却不计前嫌,主动帮助朝方平息美军越境事件,随后又邀请朝鲜代表团来中国参加国庆20周年庆典,为响应毛主席的友好邀约,金日成立刻积极回应,并停止对中国不友好的言论散播,就这样中朝关系再度冰释前嫌恢复友好。
来源:文史记叙录